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轻松备考】高考文言文复习全攻略

来源: 2018-02-28 13:13

  高考文言文复习全攻略
  
  一、文言文复习方案
  
  二、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
  
  三、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文言文复习方案
  
  1、夯实基础,课本复习三遍
  
  分析历年高考试题,我们就会发现,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默写名篇,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几乎历年的考点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这里,我就不再举例了),尤其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以及名篇默写,其中例句和考查内容,全部都是课文原句。可见,学好课本,巩固基础知识,是关键。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那么为什么要复习三遍呢?这是遵循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而确定的,为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三遍复习法,采取由浅入深、由零散到集中、由个体到群体的方式。
  
  第一步,从高一开始,每学完一册书,利用寒暑假,要求学生将所有要求背诵的篇目(这里也有老师要求的),在假日里,复习背诵并且默写在作业本上,三年一贯,"学而时习之"。这是疏通重点的一步,旨在熟记要点,形成口笔交互效果,增强记忆。
  
  第二步,在高三上半年,利用晨读,将1---6册课本所有文言篇目(这时,最好不包括古诗与戏剧,这两部分单独复习,效果会更好),采取5、4、3、2、1、6的先后顺序,每周三节晨读,一周一个单元,十一周可以复习完。要求学生每篇必读两遍,第一遍连注释一起读,重点读注释,解义;第二遍,通读全篇,如有背诵,复习背诵。之所以照前面顺序安排,是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一般高三先讲第五册,大约两个月后能讲到第六册,如此安排这两册就可以及时复习)。这一步,是以学生个体的活动为主,教师仅指导而已,目的在于熟悉课文内容,在浅表意义上,力图增强语感和熟悉程度。
  
  第三步,在高三上学期末,利用一个月的课上时间,师生共同逐篇复习课文。这一步,是最关键的一步,尤其是对于第二步的深化与提高。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形式上,好象是在串讲文言文,而实质上,教师一定要对全套教材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烂熟于胸,在课上复习时,要拎出要领,触类旁通,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总结规律,授之以渔。所以,这一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做到每课有得,充分体现知识体系的连续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只有如此,才能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才能从浅表的熟识达到深层的理解进而从容的运用。
  
  2、加强针对训练,复习稳扎稳打
  
  前面的三步复习,如果缺乏有力的督导措施,极容易半途而废或者事倍功半。
  
  第一步,检查作业即可。而对于二、三两步,则必须加强针对训练。以考核来促进复习,以成绩来检验效果。
  
  第二步,一单元一测,命题侧重课本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以及词类活用和文学文化常识,加上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名句名篇的默写。测试时间以一课时为宜。
  
  第三步,一册一测,时间以两课时为宜。除了以上内容以外,再加入课外考查,翻译和阅读一律选自课外(最好选用最近六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翻译也从中命题,这样可以一举两得,节约复习时间),考查要点要与本册知识点衔接,体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转化。
  
  这种检测题,必须教师自己命题,针对课本,针对学生,针对自己的教学。备课组里,几个老师最好分工合作,根据具体情况,各分一部分命题任务,便于集体备课脑力资源共享,也避免重复考查无效劳作。
  
  3、演练高考,学以致用
  
  复习课本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得心应手迁移知识的运用能力。这种能力具备与否,或者说,能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最终体现在对试题的解答上。所以,面对高考,夯实基础之后,就需要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
  
  高三下学期前两周,在这方面做一下集中训练,以便使学生能够有效的把课本知识运用起来,游刃有余的去解决问题。历年的高考题已经通过复习课本时的检测训练全部练过了,这时还不要急于做文言文大阅读与翻译的模拟题,先用四课时,将实词、虚词、活用与句式分别集中汇总一下,联系课文与高考,总结特点,抓住规律,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达到透彻理解。然后,采取集中强化训练的方式,选择优秀的模拟试题,做十个文言文大阅读。最后,在高考前一个月里,应当要求学生每天做一个文言文阅读(包括翻译),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良好的语感,最好选择附有答案的习题,如果需要讲解,教师只需在课前用八到十分钟就足够了。
  
  二、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
  
  纵观近十几年的文言文试题,除了在选材方面注重史传类,文质兼美,命题点多,适合高中生阅读外,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从考试内容看,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近三年(1999年)以来的文言文试题,题量一般是6道,6道题的测试内容分工明确,基本上是前三题注重测试"言",后三题注重测试"文",分数"平分秋色",各占9分。文言文测试"言文"并重的特点,改变了过去重"言"不重文,实质上仅仅是古汉语测试的不良倾向,对中学文言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受到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好评。故这一命题特点一直在文言文命题中保留着。2002年虽然有调整,但阅读部分的命题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2.从测试能力看,文言文测试着重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可能考虑到考生答卷的总书写量和阅卷等多种因素,在题型方面,文言文测试一直采用选择题,命题的指导思想一直定位在"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而这必须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这是阅读的"阶梯"。因此,从测试能力看,对"言"的重视,实质上是考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即利用有关文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文"的重视,主要是考文意的理解能力,只有个别题目(一般是最后一道题)考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分别是B级或C级。这就使考生在掌握较扎实的文言文知识的前提下,感到文言文试题相对简单,心中有"底"。因而,文言文整体得分情况相对稳定,区分度较好。文言文测试能力的相对稳定,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改革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从答案的编制看,文言文测试是题目出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这里"课外"的含义一般指"选材"是学生没学过的,题目是没做过的;"课内"的含义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测试的知识是学生"课内"学过的,二是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近几年的文言文选材多出自封建社会官修的所谓"正史",如2001年选自《史记·田单列传》,2000年选自《三国志·胡质传》"裴松之注",1999年苏琼选自《北齐书·苏琼传》,1998年李若水选自《宋史·忠义一·李若水》等,以上史书都列在"二十四史"中。选文内容或忠孝,或法制,或处事高明,或英勇有智谋,或清正廉洁……这些都是教材没有出现过的,其包含着的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积极因素,有一定的教益作用,适合中学生阅读。高考把学生没学过的内容和课内学过的内容结合起来,非常巧妙地测试出学生课内文言文学习的水平。例如2001年《田单列传》11题中的实词"拔、附、乘、龙"和12题中的古今词,"反间、南面、鼓噪、扰乱"等都是课内学过或涉及的,只不过换了一下语境而已。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推断的题目,如1991年第18题"顽鲁者亦当矜怜"中"顽鲁"的意思,如果注意到上文的"贤俊者自可赏爱",二者是对举比较,则不难据"贤俊"一词推断出"顽鲁"的意思是"愚昧而蠢笨"。
  
  4.文言句子翻译由辨析改为笔译,即由选择题改为语言操作题。如前所述,这是2002年将增加的新要求,说其"新",只是与近十几年的高考相对而言,在1990年以前的高考中,文言文笔译的题目并不少见。增加文言文笔译的好处,一方面体现命题"稳中有变"的原则,另一方面,从测试的目的看,既考了理解文意,又考了语言表达,可以说一举多得,导向良好。三、解题方法与技巧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词语含义必须结合语境。
  
  A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
  
  如1998年高考试题第16题B项"金人曳出,击之败面"的"曳"字,题面释为"蜂拥"。如果仅就这个句子看,"金人蜂拥而出",似乎也可通,但是联系上下文来看就不行了。"(金人)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可知"曳"击"的对象都是李若水。又"曳"后跟着"出"字,可知"曳"应是"拖、拉"的意思。
  
  ②词汇、成语联想法。文言文中有些字的意思今天见得少,但在某些词语或成语里保留着,我们可以联想有关的词汇、成语,推测其在文中的意思。
  
  如1997年第12题A项"善才绳之",题面解释为"捆绑",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联想"绳之以法"这个成语,"绳"是"制裁"的意思,可以推断出"善才绳之"也应该是制裁的意思,这里作"捆绑"讲是不正确的。B项"先涕泣不自胜",题面注为"控制",是否正确?可以联想"胜任愉快"喜不自胜","胜"都作"承受"讲,可知作"控制"讲是不准确的。
  
  ③分析语法结构,确定词性。
  
  如1986年全国试题第9题2小题"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解释:A.chen陈列B、zhen阵地C.zhen阵容D.zhen列阵。为了正确把握"陈"字的读音和意义,我们对其进行语法分析。"陈"字前有"而"字与"对渭"连接,说明"陈"是个动词,所以B项、C项都不对。再联系上下文来看,他们是在打仗,故不是"陈列"而是"列阵",应选D。
  
  ④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处在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进行推断。
  
  如1991年全国试题18题"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顽鲁"的正确意义是:A.愚笨而鲁莽B.固执而粗鲁C.顽皮而愚蠢D.愚昧而蠢笨。
  
  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就可以根据"顽鲁"与上面"贤俊"相对的特点来加以推断。"贤俊"是"贤能而俊俏",那么,能与之相对的只能是"愚昧而蠢笨"了,其他几项中有些东西如"鲁莽""固执而粗鲁""顽皮"等都是人品,而非天生
  
  B  "常见文言实词"是指考查范围,包括通假字、异读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新大纲中列出了120个重点实词,原语文课本中共列了340个,根据十年的高考统计,在所考查的50多个实词中,有40多个是上述词语表中所列,特别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更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复习时应注意两点:一是结合教材和查阅古汉语词典,弄清所列每个实词的基本含义,并对多义词进行归纳整理,要特别留心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避免形成思维定势,望文生义,如"爱",古代多指"吝惜","坐"古代有两个含义与今不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作"因为"解;"何坐?坐盗"中的"坐"当"犯……罪"解,也可以引申为"治……罪"、"触犯"等。二是根据上下文,即词的语言环境和语言结构确定词义,要掌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C推断文言实词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联想推断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例如:
  
  不以外夷见忽。
  
  [简析]要理解此句,关键是"见"。我们可以联想到《孔雀东南飞》中学过的"兰芝初来时,府吏见叮咛"来推断。"见"是第一人称代词"我"之意,且"见"作宾语,宾语前置。"不以外夷见忽"中的"见"据此可推断为第一人称代词,此句句意为:不因为我是外夷而轻视我。
  
  也可以联想成语推断。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例如:
  
  ①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③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简析]①句中的"薄"字,可借助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那么①句中的薄字也可用"接近"试解。②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断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③句中的"疾"字可用"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字推断出是"强"的意思。④句中的"责"字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寻求,寻找"之意。
  
  二、语言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例如: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简析]①句从句式结构来看,属于对仗,"忠"和"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忠"和"贤"同义,那么"用"和"以"同义,故"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②句从句式结构来看,也属于对仗句,"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
  
  三、辨析词性推断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例如:
  
  ①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②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简析]①句也为对仗句,"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②句也为对仗句,"帽"与"环"相对,"带"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腰佩"之意。
  
  四、语法分析推断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如:
  
  辨析下列一组"信"字的用法
  
  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③信义著于四海                                                     ④怀信亻宅        傺
  
  [简析]①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动词,为"相信"之意。③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信誉"之意。④句"怀"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为"忠诚"之意。
  
  五、语境分析推断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例如:
  
  辨析下面一组加点字的实词义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简析]①的"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②句中的"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例如:
  
  辨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
  
  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简析]两句话同出苏轼的《石钟山记》,大多数同学把两个"言",都理解为"说"。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表述上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推知此"言"为"叙述"之意。②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渔工水师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不是不能说,而是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此处的"言"应理解为"记载"较为准确。
  
  D文言实词常用的推断方法
  
  ①利用现代汉语的组词方式推断词义。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可先把这个多义词素组成若干个双音词,然后用"代入法"把这些词放在具体语境中去体会,可以推断一些词语的意义。如1994年14题中"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中"亲"可以组成"亲人"、"亲戚"、"母亲"、"亲自"等,根据上下文就可确定其意义。
  
  ②根据词法结构推断词义。汉语的构词规律是有法可循的,循其构词法就可推断词义。如上面所举的"亲故所知","亲故"是并列短语,学生不难明白"故"的含义是"故友"之意,那么"亲"与之是近义,是"亲戚"之意。1995年第13题中的"如汝先群忠勤之士也"中"勤"的意思可由"忠"推之。
  
  ③利用互文、对偶、排比、对文等修辞推断词义。古人作文,讲究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中"囊括"、可根据"席卷"、"并吞"来推断;"八荒"可根据"天下"来推断。又如"岭峤微草,凌冬而凋;并汾乔木,望秋先损"中的"凌"和"望"是反义对文,由"凌"的意思"越过"就可以推知"望"的意思是"未到"。
  
  ④凭上下文推断词义。结合上下文的语意来推断出要解释的词语的含义。例1993年的13题要求选择"子访得之"中"访"的词义,四个选项为"咨询"、"探望"、"寻求"、"访问",联系上下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他身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其余三词都不合文义。
  
  ⑤随文引申推断词义。词有本义和引申义,如果我们按词的本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词的引申义考虑。如1996年12题中解释"或遂寝而不行"中的"寝"字的意义,可联想到《周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暮寝而思之"中的"寝",但此"寝"的意义为"睡下"、"躺下"之意,但试题中的"寝"用此法解释不通,引申为"停止"就合文意了。
  
  ⑥用析句法推断词义。在文言翻译和理解中,可以利用对句法的分析来确定词类,再根据词类去推求词义。和种方法,对解释跨类别的多义词、活用词、通假字、虚词的作用较大。如1996年17题"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中的"械"在句中要作动词用。再结合"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左忠毅公逸事》)中"械"为"刑具"之意。可推知试题中的"械"应作"戴上刑具"之意。
  
  ⑦根据题意推断原因或根据。1993年第18题"李衡奔魏的原因是"可以用顺推法和逆推法来找答案。"奔魏"是结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条件)有哪些,可以根据这一逆推,在"奔魏"前面去找。"寻而帝立衡忧惧"是产生"奔魏"这一想法的直接原因,"衡数绳之以法"是害怕的("忧惧")原因,它和"不用卿言"而得罪新帝,又不听妻子的话,以至惶惶不安,是产生"奔魏"这一想法的间接原因。只有这样一步步推断,才能准确地找出答案。
  
  上面谈的几种推断方法,在解题中可以根据题干和题肢的要求采取其中的一种,也可综合运用,从不同的几个侧面加以反复推断,使解题的准确率大大提高。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所谓"用法",包括弄清(1)虚词的词性,(2)语法作用,(3)与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考纲中列出了18个虚词,一定要个个落实,结合教材,认真归纳其各种义项和用法,从常用义和非常用义方面进行比较区别,掌握常用义,照顾特殊义。例如"之"字,作代词、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用于主谓之间,表前置宾语)是通常用法,而作动词"到"、"用"(如"之其所短"中的"之")讲则是特殊义用法。
  
  3 筛选文中的信息。
  
  近三年来,主要考查的是以写人为主的史传文,且题目一般是用6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的形式,要求考生选择全部表现人物某一方面品质的一组。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是,将6个句子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作出判断。如果是写事的文章,则要求从记述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关系、事件的发展及其走向、故事的梗概等要素把握阅读对象。
  
  4、正确把握文意
  
  A根据所选文章的体例特点,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阅读:
  
  ①初读文章,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把握选段的内容梗概。
  
  ②利用题目选项,再读文章。在高考试题中,有很多题目都是三个正确的,一个错误的,其正确的选项实际起到了疏通字句的作用。对文意的叙述这类题(第15题),也可以这样利用,如1999年第16题ABC三项对文意的叙述,就起到了疏通文意的作用。
  
  ③核对文章。根据设置的题目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核对,判明选项的正误。
  
  B这是在信息筛选的基础上对文章材料和思想的进一步把握,要求考生读懂全文,不要出现理解与概括分析上的错误。设计这类题,一般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几个方面,选取其中的四个作为切入点进行概括分析。如2002年第15题,就李广的品格业绩设计了四个切入点:卓越功勋;足智多谋;廉洁自律;承认过错。试题中拟设了四个选项对相关文章内容概括分析,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这类题目中的错误选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因此必须从细微处仔细核对原文,将选项中的每句话认真与原文对号,看是否对文意有所改动,切不可粗心大意。
  
  C怎样整体把握文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提取主要信息法。即拿来一篇文言文,通过整读,应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如下的信息:写的是什么人,其生活在什么时代(朝代),干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什么人,他与主要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
  
  把握了上述信息,可以说基本上解决了文章的"大意"。在这个前提下再读题、做题,也许仍会有小的偏差,但一般不会有大的失误。如果不能整体把握文意,有时不仅会搞错了主要人物,搞错了人物之间的关系,还会混淆是非,如2001年第16题,如果不把握文意,就极易作出错误选择。
  
  二是倒啖甘蔗法。这是根据试题的测试特点,利用试题题面快捷地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方法。考生速读了一篇文章,有时受理解能力限制,可能不会迅速获取文中的主要信息,便可试用此法:当考生速读了一段文字,也已提取文中的主要信息,但不能判断自己提取的信息是否正确,也可使用此法印证。
  
  把读过原文获取的信息与此相对应,便可印证自己的阅读结果,有时自己想说而说不出的话,一读最后一题的题面便可豁然开朗。
  
  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与前一条不同的是,它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出作者在记述某一人物事件时所体现出的自己的看法或爱憎感情,而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明显,有时表现得含蓄而曲折,这就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首先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然后再准确地进行分析或概括。
  
  6、文言文翻译
  
  A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三、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留、换、删、补、调等。
  
  1.保留法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例: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记(下此文)。
  
  2.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译文: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来拜访我)。
  
  3.删削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4.增补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
  
  ①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
  
  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译文: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②数词后面增加量词
  
  例: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向脊轩志》
  
  译文:向脊轩总共四次遭到火灾,能够不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吧。
  
  ③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例: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庄暴见孟子》
  
  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回答说:"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④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
  
  例: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译文:然而体力足以达到(却没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悔恨的。
  
  .移位法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
  
  6.意译,既是一种翻译的方式,也是一种翻译的方法。意译的情况:
  
  ①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宜用意译。
  
  例: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促织》
  
  译文: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仍然)直挺挺地躺着,长时间地愁苦不堪。
  
  ②紧缩复句或言简意丰的句子,需分开翻译或补充。
  
  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译文: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③为了增强语势而用繁笔、渲染、铺陈手法的句子,译时要凝缩。
  
  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译文:(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7.补充要点
  
  掌握并使用这些方法,不一定就能达到"信达雅"的标准,还要贯彻"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阅读精神,联系大小语境进行考察,使句意与文意贴切。
  
  四、文言翻译歌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五、如何达到"信""达""雅"的要求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②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5、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译:一个厨师丁替文惠君分解牛。(应改为"一个叫丁的厨师")
  
  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译文:牺牲最惨重的,要算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的那次战斗。
  
  牺牲的惨重,首推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的那次战斗。
  
  6、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介词结构后置)
  
  译:对于遭到风雨霜饥寒而倒毙的人到处都是(这种现象),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省略)
  
  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
  
  ⑤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无标志的被动句)
  
  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拾。
  
  六、 文言中常见词语举例
  
  1、常见的职官变动词语有这样一些: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  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 领:兼任; 署: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第五类:其它。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 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96年) 行:迁左丞,行徐州事(2000年) 主:掌管。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兵。"(勃:人名。)
  
  2、常见词语:
  
  数奇(命运坎坷曲折),驵侩(马匹交易的经纪人,后泛指经纪人),县官(指朝廷),坟策(泛指古书典籍),自居(自以为有某种身份),非礼(不合礼节),卑鄙(指地位低下,见识短浅),秩满(指官员任期期满),服阕(为父母服丧三年期满),委输(输送积聚的货物;转运),委吏(管理粮食的小官吏),自许(期望自己干什么),黔首(指百姓),耄耋(指八九十岁的老人,泛指老年人),按部(指在自己的辖区内巡视),藉田(古时帝王在春耕前亲自耕作农田以鼓励百姓的活动),下车(指官员上任),视事(官员在任内处理政事),望门投止(投靠有名望的家族),畋渔(打猎捕鱼),墨者(有贪赃行为的人),锐意(决心),属辞(撰写文辞),累官(屡次升迁),左迁(贬官),通货(通商),女弟(妹妹),反复(改变以往局面;书信往来),突出(奔突而出),具体(形体具备),三尺(指剑;法律条文),烈士(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舅姑(公公与婆婆),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流风余韵),无赖(无所依靠;无聊),影响(影子和声音),身体(亲自实行),处分(处置安排),结束(整装,装束),放心(丧失了意志),闾左(平民),豪右(权贵),苍头(奴仆) 等第。熟练掌握这些习惯用语,就会扫除文言文阅读中的许多障碍,提高阅读效率。
  
  七、练习巩固 (高中六册教材重要句子翻译)
  
  第一册文言文翻译训练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7、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9、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0、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第二册文言文翻译训练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3、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后事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6、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7、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8、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9、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
  
  10、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第三册文言文翻译训练
  
  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4、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5、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6、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7、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也。
  
  8、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0、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第四册文言文翻译训练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
  
  5、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6、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7、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
  
  8、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9、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10、 子何苦而自辱如是?
  
  第五册文言文翻译训练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5、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6、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7、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9、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10、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1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12、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3、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14、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15、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第六册文言文翻译训练
  
  1、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2、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也?积威约之势也。
  
  3、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5、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6、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7、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现。
  
  8、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9、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现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八、文言文翻译实战训练
  
  (一)、名句类
  
  1.所谓修身在正其者,身有所忿愤。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2。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亦。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亦。君子依孚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3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1)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2)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4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5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6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7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8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9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1)"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2)"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0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1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2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参考答案
  
  1、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虽然看见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端正自己的心思。
  
  2、真正的君主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3、(1)是归服齐国呢好,还是归服楚国呢好?
  
  (2)把护城河挖深,把城墙筑坚固,与老百姓一起坚守它,宁可献出生命,老百姓也不退去。
  
  4、孟子说:"本来很近的路,却偏偏要跑老远去求;本来很容易的事,却偏偏要往难处去做;其实只要人人亲近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5、 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6、(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7、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        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8、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9(1)"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2)"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10、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11、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二、科技短文翻译:
  
  星隊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黨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参考译文:
  
  流星坠落地上,树木作响,国都里的人都很恐慌。说:这是什么?说:没什么。这是天地、自然界发生的变化,是自然界出现的特殊现象。国都的人认为它奇怪,以为灾难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害怕就不对了。太阳、月亮出现亏缺,刮风下雨不合时节,偶然出现流星坠落,这种现象没有哪个时代不曾经出现过。(
  
  三、记叙文段翻译: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另,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注]朋党: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
  
  (1)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译文: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都都门(为范仲俺)饯行(语序正确1分;扶病,带病、抱病1分)
  
  (2)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
  
  译文:范公是天下有才有德的人,只是我怎么敢奢望与他结为朋党。(3分)(句式正确1分。顾,只是,不过;望,希望,奢望;之,与他结为朋党。错1处扣1分)
  
  四、议论文段翻译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①乌在其为明也?
  
  译文: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2分)
  
  ○2泰然谓美莫己若。
  
  译文:他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或:他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像自己漂亮的了)。
  
  五、经典著作片段翻译: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
  
  译文:太史公说:《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他。我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到了鲁地,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辆、衣服、礼器,目睹了读书的学生们按时到孔子旧宅中演习礼仪的情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恋不愿离去。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直到贤人也够多的了,当活着的时候都显贵荣耀,可是一死什么也就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传了十几,读书的人仍然崇他为宗师。从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国谈六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来做为判断衡的最高准则,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具体注释可参见《语文读本(第六册)》)
  
  B保留法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器具等,可保留不变。例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是时间,"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全句可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季,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补充法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省略现象,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份。例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
  
  --动词"告"的后边省略了代词"之" ,全句可译为"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奔驰到刘邦的军营,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删除法
  
  删去不译的词。例如: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
  
  --"之"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应删去
  
  句可译为"鹏鸟飞往南海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
  
  C文言文翻译九法:
  
  一.留。就是文言语句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代、人名、地名、物名、职称、器具等,照原文实录,不作翻译。
  
  二.补。文言文行文简洁,句子中省略成份很多,翻译中要补出某些内容。
  
  三.删。删去一些可有可无和不用翻译的词。比如说:发语词"夫"、语气词"其"、"之"。
  
  四.换。某些古汉语词语,尤其是古今意义差异明显的词,翻译时要换成现代汉语。
  
  五.调。翻译有些句子,如倒装句,要先调整语序后再译。
  
  六.选。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尤其是一词多义的情况,要先根据语境选择,再进行翻译。
  
  七.译。准确翻译具体语境中的实词、虚词,包括活用字、通假字。
  
  八.固。文言文中有些固定词句,要用固定译法。
  
  九.意译。文言中运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方法的词语或个别词句,如果直译就会表意不确切,这时应用意译法。比如说"秋毫""伛偻"。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