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微”斯人,吾谁与归?

来源: 2018-03-21 14:31

 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微"斯人,吾谁与归?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高中举行"微时代的利与弊"辩论会。
   
正方:微时代滚滚而来,微博、微信在我们生活中已不可或缺。寥寥数十字或短短1分钟,便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也可表明观点、启迪思想。微,让表达门槛变低;人人都可走上前台、展示自我、分享生活,很多平凡的人生在微时代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反方:微时代繁荣背后,便是隐忧。网络上擅长"微新闻"的标题党,每每断章取义;沉迷"微媒体"的低头族,看的不是知识而是花边新闻……往往缺乏整体思考,懒于深刻认识。当只言片语的吐槽变成众生喧哗的狂欢,价值观被"微"成肤浅化!   
你作为正方或反方(任选)的主辩手,做总结性发言,写一篇辩论稿。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范文:"微"斯人,吾谁与归? 
  
各位评委:
   
大家好,作为反方代表,我认为微时代繁荣背后,充满着隐忧。微博、微信等"微新闻""微媒体"虽然方便快捷,内容丰富,门槛很低。但却快而不久,广而不深,有量无质。我从这三方面来分别阐述。   微文化虽然方便快捷,但却快而不久。须知经典都是历史淘炼出来的,不管是《论语》《离骚》,还是《史记》《通鉴》,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明清小说,都是历史的结晶。而微博,微信虽说短短1分钟,便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但传递的是什么信息?沉迷"微媒体"的低头族,看的不是知识而是花边新闻。而所谓热点,都是过眼云烟。几天不看,也不至于"乃不知有汉"!倒是被海量信息淹没,真真不堪其扰。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智者又有几个?所以谣言不乏横行,更有甚者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交流的是什么感情?整天晒图,你真幸福?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你妈知道吗?   微文化虽然内容丰富,但却广而不深。虽说能表明观点、启迪思想,但往往缺乏整体思考,懒于深刻认识。网络上擅长"微新闻"的标题党,每每断章取义,甚至篡改曲解,散布歪理邪说。《荷塘月色》是篇多美的文章!幸好当年朱自清没有微信,否则拍张照片朋友圈一发,来一句"今晚的荷塘月色多美啊!"就拉倒,我们也无缘得见了。读图时代?读图,读图,一塌糊涂!   微文化虽然门槛很低,但却有量无质。是的,人人都可走上前台、展示自我、分享生活,但往往流于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众声喧哗中却往往遮蔽了真理的声音。须知孔子的智慧可不是弟子捧出来的,屈原的才情可不是自己吹出来的。但博主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水军汹涌,兴风作浪。往往滥竽充数者多,阳春白雪者少。结果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金被黄沙所掩埋,英雄被小丑所取代。呜呼哀哉!   或许微时代已真的到来,或许微博、微信在我们生活中已真的离不开。但它们只是很小的社交平台,更不是人生的全部精彩。作为学生,真的希望你们能放下手机,捧起书本,感受一下文化的温馨。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