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自学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章节练习(6)
第六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
A 社会主义社会 B 封建社会
C 新民主主义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2.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 )
A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 没收官僚资本
C 没收民族资本 D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3.为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的是建立了:( )
A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B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 个体经济 D 国营经济
4.1951-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
A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 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C 反贪污、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 D 反****、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政策:( )
A 加工订货 B 统购统销
C 和平赎买 D 公私合营
6.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公私合营阶段和平赎买的形式是:( )
A “四马分肥” B 定息
C 核价收购 D 无偿没收
7.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
A 不要四面出击 B 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C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 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9.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 )
A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
B 综合平衡
C 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D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
10.1963年周恩来在一次科技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 )
A 工业现代化 B 农业现代化
C 国防现代化 D 科学技术现代化
二、多项选择题
1.建国头三年,我国建立了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主要有:( )
A 国营经济 B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 个体经济 D 合作社经济
E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A 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 实现对资本家和地主的改造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
A 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建设 B 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稳步增长
E 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4.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 )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
C 《论十大关系》 D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E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5.毛泽东晚年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最主要错误是:( )
A 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B 阶级斗争扩大化
C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D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上存在某种缺陷
E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6.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要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残余势力的消灭
C 现存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D 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E “三反”“五反”运动的顺利完成
7.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条件是:( )
A 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历史 B 任务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C 恢复了国民经济 D 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E 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 自愿互利 B 典型示范
C 国家帮助 D 公私兼顾
E 积极领导
9.1956年,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 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的矛盾 B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C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E 人民对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10.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正确处理的关系有:( )
A 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关系 B 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
C 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D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E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三、辨析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农业就是工业。因此,中国的工业化必须以农业为主导。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仍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属于敌我矛盾的范畴。
4.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就其革命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的。
5.建国初期,我国的国营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建立的。
四、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并回答每段文字了什么内容或主题。
1.“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
2.“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我们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2.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变?
3.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独创性,是毛泽东思想善于创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划时代纲领和历史性宣言?
参考答案(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5.C 6.A 7.D 8.C 9.A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 3.ADE 4.CD 5.AB
6.ACD 7.ABC 8.ABC 9.AB 10.ABCDE
三、辨析题
1.错误。中国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中共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1952年,中共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确立,才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2.错误。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农业和工业关系极为密切,农业对工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农产品是重要出口物资,农业是积累的主要来源。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就是工业。
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必须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在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发展重工业。但并不否认重工业优先增长。必须走一条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3.错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在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这是因为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4.错误。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官僚资本的产生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的产物。中国近代的官僚资本最主要特征就是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同时,官僚资本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这就使没收官僚资本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但是另一方面,官僚资本又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使这部分控制辚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所以,没收官僚资本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5.错误。建国初期,我国的国营经济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建立的。当时,国家运用政权的威力使旧中国依附于帝国主义,占全国工业资本总额三分之二左右,占工业、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总额80%左右的官僚资本成为国营资本。这些企业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国营经济,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对民族资本,国家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而没有采取无偿没收的政策。这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我国经济落后,工商业不发达,需要利用私营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民族资产阶级的大多数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实行和平改造,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四、材料分析题
1.引文反映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要把国内外一切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可以争取,反动势力也要争取化消极为积极因素,为一个共同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2.引文说明中国人民面前只有两条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是侧向帝国主义,就是侧向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我们要时刻警惕,对反动派不能发善心,心软是不行的,那么它会侵略你。
五、论述题
1.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善于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具体表现为:①和平赎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运用政权的力量,废除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②逐步过渡。③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④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首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来看: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变,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经过国民经济恢复和三大改造,中国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以上充分说明,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变。
3.1953年,中共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条总路线的基本思想是: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是革命性质转变的标志。②总路线在国家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方面提出了反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思路,即把建设与改造并举,要求把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的同步发展。③在我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④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从1953年起,用1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它的提出,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独创性,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创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划时代纲领和历史性宣言。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