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9年高考语文综合提升试题及答案(二)

来源: 2019-01-31 15:4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扬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挑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柳意象在《诗经》中就已出现。
  B、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虽误把柳称作杨柳,但这并未影响到诗意的准确表达。
  C、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了丰富的意蕴,如摹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
  D、古人常借柳表达对离人的相思和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
  B、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在增强说服力的同时,也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D、文中引用许浑“蒹葭杨柳似汀州”诗句,意在证明“柳”在古代具有乡思的意象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的不同特征可知,把杨柳作为两种树的合称确有不妥之处。
  B、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皆指柳的证据。
  C、无论是许浑、冯延已,还是刘禹锡等,都有写柳的诗句,可见柳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
  D、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不无关系。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语句是:“ , 。”
  (2)《论语》中讲“ ”,因为“士”要实现“以仁为己任”的胸怀抱负,任重道远。
  (3)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先贤,宁死不失正直。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连通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旅客发送量节节攀升,开通首月共发道旅客达93万人次,致使靠高铁车票洛阳纸贵。
  ②无论正史还是野史,甚至武侠小说,他都浏览涉猎,有的还进行精读。博学多闻让他的课堂自然而然地生动起来,说起历史故事如数家珍。
  ③学者宋恪震的《唐宋词名篇精赏》是近年新成果的结晶,与他的《唐诗名篇精赏》适巧成为配套,可谓珠联壁合的姊妹篇。
  ④他的笔下有历史,有中国哲学的智慧,他谈论的是历史上的人与事,但常常枝蔓开去,或联想,或抒情,或状物,天马行空。
  ⑤邵飘萍先生不畏国民党言论钳制,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了许多揭露黑幕、针砭时弊的新闻和社评,显示出国人的勇气和操守。
  ⑥这部抗战题材的电影表达了对抗日英雄的敬仰,充满了正能量,以喜剧的形式带领观众回忆抗战年代的蹉跎岁月,提醒观众不忘历史。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卫星激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保密性好,是建设空间信息高速公路不可替代的手段,也是当前国际信息领域的前沿科学技术。
  B、德国各方尽管对中国投资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但许多中国对德投资成功的案例,不仅扭转了德国企业原来的亏损状况,更赢得了德方的信任。
  C、临床试验的内涵很广,包括预防、诊断和治疗等诸多方面,而药物临床试验,就是一种评价某种药物的疗效或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的科学研究。
  D、大数据运用有助于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应该进一步扩大大数据在高等教育的应用研究,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回应中国经济运行热点问题,记者洗耳恭听。
  B、本店喜迎十周年店庆,凡光临本店消费满100元的顾客,本店将惠赠精美礼品一份。
  C、政府部门回复管辖单位:你校《关于增拨招生指标的请示》已经收到,内容完全晓得了。
  D、他对王编辑说:“感谢您对拙著不吝指正。我将遵照您的意见认真修改、再请您审阅。”
  8、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枸杞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养肝,滋肾,调肺。休质虚弱的人,遵照医嘱,长期坚持食用, ① 。这使很多人以为, ② ,实则不然,因为它毕竟有药性。而且, ③ ,比如,患有高血压、身体有炎症或正在感冒发烧、腹泻的人食用后病情会加重。
  ①
  ②
  ③
  9、参照示例中反驳方式,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作出两种恰当的反驳。(5分)
  【示例】问题语段:老张跟别人吵架了,想不到老张是这么一个讨人嫌弃的人,他人缘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反驳:老张跟别人吵架原因很多,不能因此就说明老张讨人嫌弃、人缘不好。你和朋友吵架了,就能说你讨人嫌弃、人缘不好吗?
  问题语段:这所大学的图书馆的藏书非常丰富,可以肯定,这所大学一定是一所一流大学。
  反驳:
 
  参考答案
  一、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与原文不符,文中是“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B、“虽误把柳称作杨柳”错误,从文中看“杨柳”就是柳树。D、借柳表达离人“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古代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柳是故乡的象征。
  2、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章是按照柳具有的小同意象类型来论述的,并非按照时间顺序展丌,其发展轨迹也不明显。
  3、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逻辑关系错误。文中有“即使此传说确凿……故此据不足为证”。
  二、4、(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士不可以不弘毅
  (3)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三、5、B 【解析】①洛阳纸贵: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使用对象不当。②如数家珍: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③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④天马行空:多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形容说话不着边际。⑤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感情色彩不当。⑥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不合句意。
  6、C 【解析】A项成分残缺。可在“保密性好”后面加“的优点”。B项语序不当。可把“尽管”移到句首。D项搭配不当。可把“扩大”改为“加强”。
  7、D 【解析】A项洗耳恭听,专心地听。指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B项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C项“内容完全晓得了”口语化表达不符合政府公函用语。
  8、示例:①可以增强体质 ②长期食用有益无害(或多吃有益健康)
  ③枸杞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每空2分,共6分,其它答案只要合理,酌情赋分)
  9、示例:评价大学有很多要素,藏书丰富并不能说明大学就一定是一流的。(2分)书店里的图书更多,你能说书店是一所一流大学吗?(3分)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