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综合提升试题及答案(十)
1.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
A.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
C.以“陶片放逐法”对付别有企图的野心家 D.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2.“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他为平民提供在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材料中的“他”是
A.梭伦 B.克里斯梯尼 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
3.梭伦改革的解负令、罗马万民法和隋唐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都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 B.都保护了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C.都促进了民主政治发展 D.都扩大了统治基础
4.亚里斯多德这样评价某次改革:“采取曾是最优秀的立法,拯救国家”。因为这次改革
A.初步改变了雅典贵族统治的局面 B.在雅典实现了以法治国
C.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 D.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5.当梭伦改革实行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但这两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权利,到后来却证明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的争执最后都要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包括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平民成为城邦的最高统治者 B.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C.贵族在政权中已无足轻重 D.雅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公民民主制度
6.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
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 C.维护井田制 D.保护私有财产
7.(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制度的实行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②制度没有触动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③调整了国家和地主、国家和农民、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④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其表现是
A.北方荒地开垦、人口增加 B.平城成为著名商业中心
C.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 D.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9.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此社会现象是
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
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
10.北魏的统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分配北方无主土地恢复小农经济 B.刊印《齐民要术》推广生产经验
C.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兴修水利工程 D.创制翻车以提高农业灌溉的效率
11.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
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
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
12.王安石:“昔日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司马光:“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谨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据此可知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
A.是否有助于限制兼并之家 B.是否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
C.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 D.是否真正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
13.“举灭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王安石这一变法措施的作用不包括
A.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给予了农民人身自由 D.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
14.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历史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
结论 |
A |
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政府赋税中农业税与非农业税的比例是28:72 |
北宋农业生产比较落后 |
B |
1980年12月,我国颁布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营业执照 |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C |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
D |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纪市场初步形成 |
世纪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 |
15.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是清朝统治者在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实行的三次自救运动。这三次运动的共同点是①都是学习西方的活动 ②都加剧了社会矛盾③都推动了政治制度变革④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6.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有一节“没有出场的角色”,他指出:在演出维新到政变的这一出历史剧的时候,还有一个没有出场的角色,他虽然还没有出场,但已经使一切登场人物感觉到他就在舞台的帷幕后面……他发出来的使一切大地主、大买办、大官僚和他们的皇太后、皇帝、帝国主义听了发抖的声音已经迫在眼前了。”没有出场的角色是
A.广大人民群众 B.资产阶级革命派 C.资产阶级激进派 D.无产阶级
17.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当时会试举人集辇彀下者将及万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梁启超等人所请的是
A.裁汰冗员 B.裁撤旧军队 C.废除八股取士 D.设立京师大学堂
18.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目的是)
A.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明确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19.“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20.1894年和1895年,孙中山和康有为分别成立了兴中会和强学会。两会的相同之处有①基于民族危机②为中国寻求出路③变革社会的方式④所要建立的政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近代史上,洋务派和维新派都曾为中国的近代化而积极努力,但进程充满曲折,最终走向失败。他们最终均不能成功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A.活动只局限于上层,没有获得全民族的支持 B.始终缺少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C.领导者们缺乏务实精神和冷静态度 D.帝国主义极力阻挠和破坏
22.科举制自隋朝实行至清末(1905年)废除,历经一千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B.北宋时期大规模科举取士是重文轻武政策的重要体现
C.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D.清末废科举得到当时知识分子的一致拥护
23.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康有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其“改易服饰”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社会思想近代化 B.增强民族自我意识
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24.1906年外务部提出用人原则:“嗣后需用人员,应先就兼习各国语言、文字,曾出洋或在各省办理洋务者,择优调取至卒业学生,亦宜先尽曾经留学欧美各国及日本者,而专在本国学堂肄业者次之。”因此说明晚清
A.外交制度在转型中试图逐渐与世界接轨 B.“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彻底剔除
C.学习欧美重用留学人才 D.主动而积极的融人世界近代化
25.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准备实行废银两改银元的金融改革。据资耀华回忆:当时银号、钱庄坚决要求慎重处理,新式银行则一直要求早日实行,而外资银行则明确表示赞成。1933年4月1日,废两改元的法令正式实施。这一政策最终能得以出台,究其根源在于
A.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客观要求 B.中国民族工业迅猛发展的迫切需要
C.西方列强统一中国金融市场的努力 D.民国政府控制金融、巧取豪夺的图谋
26.某学者认为《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成功地将政治现代化即民主化遏制在最小限度的产物”,下列宪法内容中体现这一认识的有①日本臣民在不妨碍安宁秩序,不违背臣民义务下,有信教之自由②议会作为立法辅助机关,在制定法律时需要天皇的许可和国务大臣的署名③天皇为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力
④拥有相当财产的25岁以上男子有选举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有①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②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③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④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学者认为:日本学习西方的“征兵制”从一开始就转向为天皇制服务——建立的“皇军”成为一台极端忠诚于天皇的战争机器。这说明日本
A.社会结构极不稳定 B.具有军国主义传统
C.继承对外扩张政策 D.士兵享有崇高地位
1-10BADAB DDACA 11-20DCCDA ACBCA 21-28DDAAB BA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