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9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3)

来源: 2019-04-24 13:55

   题目: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舌尖上的语言
  念白起:“冷冷雪蝶临梅岭,曲中弦断、香销劫后城。此日红阁、有谁个悼崇祯?”绰绰灯影,戏台上鼓声渐响。远远一声清丽缠绵的脆音“来——了——”,葹曳着裊袅余韵,仿佛醉了心一样悠长。青衣羞涩,徐徐而来,只水袖半遮,一颦笑,皆是百般柔媚。
  外婆痴戏。唇间咿咿呀呀唱出的,便成了戏中人与戏外人交流的语言。也许是一声婉转动人的“相公”,就叫她眼角流露出年轻的笑意。戏中有真意,词词句句中都蕴含了无数千回百转的柔肠。或质朴,或细腻,或直白,或隐晦,戏中之言无不承载着烂漫春光,把一种生活的情趣,送进了匆匆流逝却又永不枯竭的时光中。那些念、唱,那些对白、花腔,仿佛流淌出千百年前古典的唯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一个个人间冷暖却又荡气回肠的故事,在那美丽动人的语言中,层层铺散开来。一句戏言,沉淀了历史的沧桑,动情地讲述着无数鲜活的生命。那人世间最柔软,也最古老的语言,是否蕴寄着千姿自态的灵魂?清冷琴声中,叙说的又仿佛不是自己,应该是别人了。是曾经生活在这素瓦白砖下的女人,是在战场上叱咤豪情的将军,是待嫁的公主,是宁古塔上的流犯,还是悬崖石缝里逼岀的一粒生命之花?常说,戏言当不得真。戏子无情。他们演绎的虽不是自己,却也是生命,那些鲜动的,都是炽热的灵魂。
  一座戏台便是一场人生。然而如今,谁能停下脚步,去倾听岁岁年年永不消逝的、执着吟唱的清羽之音呢?戏痴,戏鬼,戏魔,大概是入了魔障吧,尽是风花雪月的琴瑟之音,不愿回归现实。其实是最纯粹的语言,只说儿女情长与豪情万丈,任世间喧扰,只守着内心的清寂之音。
  不灭的灵魂,永恒的等待,砌成了戏曲语言艺术与文化的魅力。不必粉墨登场,声仿佛穿越千年而来的叹息,便足以让不同时代的中国人凝聚在一起,为之心动。百年的声音早已被岁月研磨过,有粗粝的质感,有柔软的共鸣,承载着不同生命的期许以及永恒的文化,静静地等待,一直到永远。念白又起:“此日红阁、有谁个悼崇祯?我灯昏梦醒、哭祭茶亭。”只此一句,外婆便入了戏。
  名师点评:
  1.角度新颖,底蘊深厚。
  作者选择戏曲艺术为描写对象,通过对这一艺术形式独特魅力的深入解读,展示出语言的生命张力。念、唱、对白、花腔等戏曲中常见的术语顺手拈来,并能够对这一艺术形式进行合理演绎。鲜明的文化色彩在作者笔下流淌出来,充分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2.情境烘托,细腻挖掘。
  创设具体情境,营造典型氛围,能够将文章点缀得更具灵性。本文开头便以一个戏曲场面引出写作内容,充满诗意的念白,由青衣、水袖引申出的拟人手法,都为下文的分析奠定了美的基调。结尾同样以生动的戏曲演唱情境收束,手法纯熟。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