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司法考试高频考点:指定管辖
指定管辖,指上级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其下级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依据民事诉讼法第36、37条的规定,指定管辖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形:
1.受移送的法院认为自己对移送来的案件无管辖权,报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2.有管辖权的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报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特殊原因从理论上说可能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法院的全体法官均须回避;二是有管辖权法院所在地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3.通过协商未能解决管辖争议,报共同的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管辖权争议可分为积极争议和消极争议两种情况:前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法院均认为自己对某一案件有管辖权,争着受理这一案件;后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法院均认为自己对某一案件无管辖权,而又都不愿受理这一案件。
发生管辖权争议后,应尽可能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应报其共同上级法院指定管辖。如双方为同属一地、市的基层法院,由该地、市的中级法院指定管辖;同属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两个法院,由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法院指定管辖;如双方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法院,先由双方的高级法院协商,协商不成的,由最高法院指定。
在经济审判中,法院之间如果对案件的地域管辖发生争议,有关法院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若干规定》的要求,立即停止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在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法院均不得对案件作出判决。违反此要求抢先作出判决的,上级法院应以违反程序为由撤销其判决,并将案件移送或指定其他法院审理,或由自己提审。
上级法院指定管辖后,应通知报送的法院和被指定行使管辖权的法院,后者应及时告知当事人。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