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2018“法考”元年 法考大纲新变化解读
2018法考大纲解读以及备考策略
2018年是法考元年,大纲考点总量比去年有所减少,稳中有降,而2018年大纲附录法规总量则相对稳定在358件,考点和法规的变动相对不大。
根据新颁布的大纲,学科有调整,原来的15个部门法调整为18个部门法,看点都在这:
该留的还是留
与之前预料中的一样,法制史保留,外国法制史部分被整体移除,进而对中国法律史进行了更系统、更细致的划分,在大纲整体考点稳中有降的趋势中,法制史的考点数量上升到45个。
三个学科单飞,考试地位稳中有升
新增加的环境资源法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是从原本的经济法当中单列出来的两个学科,知识产权法则是从民法中单列出来,此3门学科的考查力度相较往年将会有所加大。
新增必考
备受关注的《监察法》被列入宪法部分考查,虽然未被列入刑事诉讼法单独考查,但是刑事诉讼法的个别考点会因此而有所改变。
据此,在备考策略上,建议考生:
考查学科虽然增加了3门,但是考查的内容并未因此急剧增加,不必惊慌,法考遵循重者恒重,往年各学科的重点内容仍然应当理解、吃透;
新法必考,对于上述变动较大的学科,应当结合我们总结的法律法规变动情况,重点关注、集中突破;
对于新增加的难度不大、偏记忆性的考点,建议放在考前集中复习。
各个部门法单个大纲评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018年大纲和教材局部完善和调整,新增党的十九大报告,考生需特别重视。
宪 法
从法典整体结构来看,宪法条文的可考性很强,主要集中在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第三章“国家机构”部分。此外,历年宪法修改的内容也列为考生复习的重点。
法理学
对于法理学,考生应当在掌握重点的同时,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法理学的重点章节为第一章“法的本体”与第二章“法的运行”。
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近几年来加大了对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的考查力度,要求理解司法改革、审判独立与检察独立、司法公正、司法效率等考点;熟悉并能够运用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并明确在主观题试卷中增加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科目的考查内容,着重考查应试人员利用宪法法律知识、法学理论和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二、刑法
在过去五年的司法考试中,刑法在试卷二选择题的平均分值超过58分,在试卷四的案例分析题的平均分值为22分(2008年多一道25分的论述题),总计分值约为81分。这两年,考题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对于刑法部分的案例考查也更为综合,融合了民法、刑事诉讼法、法理学等学科。从近年试题来看,对刑法总则部分的考查占了近一半的分值,而客观题部分的难度明显增加。因此,考生在复习刑法时,要特别注意对刑法分则条文与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并结合分则中重点法条,融会贯通。
刑事诉讼法
2018年刑事诉讼法大纲总体上变动较小,只增加了一个考点,删除了六个考点。备受关注的《监察法》并未列入刑事诉讼法的法律法规目录,但是个别考点会因此而有所改变,例如,关于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的范围和侦查程序等。从删除的考点可以看出,2018年法考对法律文书的掌握要求聚焦在起诉书、自诉状、判决书和裁定书的格式与内容上。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相比2017年大纲,2018年大纲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有6处修改的地方,新增一部司法解释,删除一部司法解释。今年是《行政诉讼法》新修改的第一年,对这些修改内容的考查力度将会继续加大,不仅仅会涉及基础理论内容,还会深化考查内容,因此考生应务必掌握。
三、民法
与2017年大纲相比,2018 年大纲民法部分并未发生变化,因为2017年已针对《民法总则》相关规定,在其内容和考点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调整和增改,故2018年大纲对民法部分并未作出大的修改和调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原民法大纲“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章”关于“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的内容从民法中划分了出去,将作为“知识产权法”独立的学科进行考察。在法律法规方面,相较去年,仅在婚姻法领域中,新增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