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招生简章告诉你上小学真的要拼爹妈!
前不久,清华附小微信公众号推送名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展示该校六年级学生所做有关苏轼的课题报告。
学生利用假期时间以苏轼为主题进行了小课题研究,共做出了23份报告。其中包括《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及苏轼的影响力》、《人杰地灵—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分析》等。
大家身为局外人看完这些报告有什么感想?
但据说这其实已经不是这些学生第一次做此类研究报告了,从三年级开始,这些学生就先后做了十几次课题。
这些报告在引起大众吃惊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北大一位教授认为孩子这样太辛苦,而且报告炫技、老气横秋,甚至有“拼爹”嫌疑。
随后,清华附小对于这些批评的声音做了回应:别忘了,这是清华附小。
清华附小的学生都是什么样的孩子?附上一张清华附小2017招生简章截图:
额。。。这招生简章我等平凡大众还是只看看就飘过吧。
不过,不论外界如何评级这些学生以及这些报告。家长们大都希望自家的孩子也能如此优秀,可普通学校的同龄孩子估计连接触这些都无法实现。
拼命给孩子报补习班、才艺班不就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够进入一流高校,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总说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现在估计连真正的起跑线是什么都已经不知道了。前进的目标更是越来越远。
一个清华大学学霸在参加某节目时说了这样的一段话:
北京大学他们的新生生源里边大多数家庭家长都是技术人员、国家机关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 …
还记得2017年北京市的高考状元说过的那句话吗?“现在的状元都是家里好而自己又很厉害的。”
想想清华附小的研究报告,我们就知道环境(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学校环境)对孩子未来的影响有多大。
然而,想让孩子进入这样的一流学校有多难,相必有孩子的家长大多都深有体会。(没有了解过的请自行参考上文清华附小招生简章)
毕竟这样的学校并不仅仅是有钱就能够进的,父母的职业、学区房、户口等都是孩子能否入学的一道坚实的门槛。孩子开始上学的时候就知道什么叫还没有跑就已经输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教育选择移民的原因,因为未来孩子上升的路径已经越来越窄,爹妈拼不过,学区房拼不过,户口更拼不过。
而移民国外不仅能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良性的读书环境,像欧洲很多国家一家三代的移民政策更是不用担心孩子一个人留学海外出现的家人分离场景。而且孩子拥有当地身份,更是可以和很多本国学生一样拥有宽松的入学条件,而不会因为国际学生身份申请学校受限。
没有学区房,也不用拼户口,给孩子铺就一条通往世界名校之路或许就是如此简单。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