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经济学论文:包头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来源: 2017-09-22 01:59

 前言  
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的 发展 ,包头市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 经济 强市:到2004年底,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 工业 产品销售收入、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发展指标均在内蒙古自治区位居前列,在全国地级城市中的位次大幅度前移。2001年在全国26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我市生产总值排122位,财政收入排98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144位。预计2004年在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我市生产总值前移至65位,财政收入前移至56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移至34位。在我国西部地区82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主要经济指标均进入前10强。在2004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测评中,我市排77位。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 问题 ,这需要我们集中一切精力,下大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要适时 研究 和制定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此提高包头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包头的地理区位向西纳入到陇海--兰新沿线和黄河中游经济带,向东与环渤海经济区相接,按优势互补原则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共同建设和发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或规模经济要求高的加工工业拓展合作空间,提高规模效益,促进大区域市场的发育和全国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我国东部经济的发展实践表明,突出重点区域经济优势产业集聚的战略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发展动力,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包头市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现状及其评价  
   (一)包头市宏观生产力布局框架及其演变  
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北依阴山,南临黄河,西连河套平原,东接土默特川。全市现辖10个旗、县、区,其中:4个市区(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和稀土高新区),2个矿区(白云鄂博铁矿区和石拐煤矿区),4个农业旗县区(土默特右旗、固阳县、九原区和达茂旗)。总面积27768平方公里。人口209.33万人。 历史 上包头以"水旱码头"、皮毛重镇而著称。解放初期,国家规划了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在包头建设有6个:包钢、内蒙古一机厂、内蒙古二机厂、核工业202厂(光华化学工业公司)、包头铝厂、热电厂。与之配套、扩建的有矿务局、长征砖瓦厂、化工厂、糖厂、电机厂、棉纺厂、矿山机械厂、皮革厂等20个中型厂矿。1959年包钢一号高炉铁水奔流,为包头工业发展史上挥写了神采的一笔。建国多年来,包头以丰富的煤炭、稀土、铁矿和水资源为基础已经建设成为以冶金、机械工业为主的综合性重工业城市。80年代中期针对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包头曾经提出实行"轻型双翼"总体战略。这个战略设想是以优化产业结构的导向为出发点,由偏重发展工业,转变为一、二、三次产业综合发展。以"轻型"为导向、靠"内改"和"外引"为双翼,加速潜在优势的转化。进入90年代,包头又 总结 提出了"整体优化战略"构想。这是继"轻型双翼"之后的深化和发展。"整体优化战略"是以优化产业结构的导向为出发点,以系统辩证论为 理论 依据,强调城市的整体发展。90年代末期至今,包头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从2002年到2004年的三年间,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建设经济强市进程快速推进,生产力布局在探索中逐步演变,创造出了以"一个机制"和"五个同步"为特征的"包头模式"。三年时间,累计创造了1400多亿元的经济总量。钢铁、装备制造、铝业、电力、稀土、乳业、建材七大支柱和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开始凸显产业集群的态势。  
(二)包头市现行生产力布局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及其评价  
建国初期,包头市宏观生产力布局依据国家计划统一安排和国防安全需要,实施战略西移,在 自然 资源禀赋与地理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批大型 企业 。进入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形成的宏观生产力布局侧重于这种自然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尽管在特定时期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 目前 形势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已显现出一定的不协调性。经过近50年的积累,我市生产力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界限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在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包头市一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具体表现在:  
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90年代以来,我市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数据参见表一)  
表一:包头市三大产业结构近年的变动表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数量(万元) 比重(%) 数量(万元) 比重(%) 数量(万元) 比重(%) 数量(万元) 比重(%) 数量(万元) 比重(%)  
第一产业 183291 8.6 191448 8.4 186803 7.5 224840 6.7 237250 5.2  
第二产业 1292049 60.4 1369561 60.0 1483927 59.7 1803465 54.2 2533830 56.3  
第三产业 664672 31.0 722649 31.6 814998 32.8 1301955 39.1 1730830 38.5  
通过表一中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首先,近几年来包头市三大产业的比重变化不大,第一产业略有降低,第三产业略有抬升,三大产业按比例依次行程二、三、一的态势。这说明包头市的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得到较为充分的贯彻实施。其次,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三大产业总量都有明显上升的良好态势的同时,第三产业上升的边际增量较缓。这说明第三产业在未来包头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第三产业所承载的负荷会越来越重。如若继续推动经济朝着良好的方向前进,那么就必须不断挖掘第三产业的剩余潜能,提升第三产业的服务水平,促进产业间交换的"血脉畅通"。 
2、各旗县区发展速度较快,但联动机制较弱。 
近年来,为我市目前已经形成几个旗县区经济各领风骚的态势,即昆区、青山区、东河区、高新区和的核心工业经济区,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和九原区的农牧业经济区,石拐区和达茂旗的矿产能源经济区。但从整体来看,这种格局的最大特点即在资源和市场上相互封锁、争夺,利益性矛盾和问题较多,区域间的功能协调性较弱。区域内有些产业还没有形成适度的经济规模,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较为 科学 的辐射带动机制以及各地区特色产业的相互促动能力不强。也正是由于缺乏这样的支撑,致使区域内各旗县区形成了经济发展成果的明显差异,区内的经济实力差异较为悬殊。比如2003年稀土高新区的人均GDP为23672万元,土右旗、达茂旗分别为7962万元、16743万元;高新区的财政收入为50446万元、土右旗、达茂旗分别为12145万元、10098万元。 
表二:2003年包头市各旗县区人均经济指标比较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稀土高新区 2748 23672 9300 3601 
昆都仑区 5297   33869   9570   -- 
东河区 5219 14782 8334   4619 
青山区   6582   22736   9558   -- 
石拐区   79 11412   5831   2391 
白云矿区   80   18944   8824   -- 
九原区   169   16953   9141   4205 
土默特右旗   134   7962   4895 3369 
固阳县   35   8387   4727   2581 
达茂旗   6   16743   6415   3183 
3、各旗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自建国以来,拥有资源优势的昆区、青山区和东河区以包钢、北方股份集团、北方重型集团、包铝等特大型企业,凭借政策、资源优势多年来在全市经济建设中拔得头筹,除个别旗县区在个别指标方面近来有较强冲击态势外,、近临鄂尔多斯和沿黄河的九原区部分与临近呼和浩特市的土默特右旗完全有潜力发展成为市级经济发展中心区域,但目前从总体上看至今还尚无明显突破迹象。(具体数据参见表三)。 
表三:2003年包头市各旗县区经济发展指标(单位:万元) 
国民生产总值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财政总收入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稀土高新区 337579 670428 50446 1969 430616 26236 
昆都仑区 1542375   355227   760616 362 2260375 440000 
东河区 654703 352852   50404 7953   721793   380100 
青山区   796660   328531   70189   1905   998395   375000 
石拐区   55460   92531   6022   3223   56544   18547 
白云矿区   46603   12350   2801   241   24876   9922 
九原区   501649   168797   30585   105409   135225   70081 
土默特右旗   254934   96733 12145   131888   18183   66002 
固阳县   146765   70571   7994   60553   42680   30865 
达茂旗   169771   88435   10098   54466 63004   20047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比较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宏观生产力布局决策在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难度依然较大,各旗县区之间协调性发展能力需进一步增强。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