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珠澳经济合作模式的选择
【摘要】本文在客观评价珠澳 经济 合作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珠澳经济合作的互补优势与制约因素,探讨了珠澳经济合作的领域、模式与措施,对于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 发展 的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珠澳经济 合作途径 合作模式
珠海经济特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两个在 政治 体制、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及经济发展空间上、存在巨大差异的行政区域。两个差异巨大又唇齿相依的两个区域,是否有经济合作的基础?其经济合作的领域、途径与模式如何选择?如何构建珠澳经济新的合作机制?正确地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构建珠澳经济合作新格局,实现珠澳两地互助互动、互惠互利,推动珠澳经济合作的发展,不仅是珠海和澳门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珠三角地区乃至于泛珠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深入探讨珠澳经济合作的领域、途径与模式,并予以创新,对于丰富和充实珠澳经济合作的内涵,促进珠澳经济整体合作的深入发展,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珠澳经济合作的评析
由于地理、 历史 和文化的原因,澳门与珠海的经济合作一直十分密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海经济特区的建立,澳门与内地在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和 金融 服务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澳门是个高度开放的自由港,也是典型的微型经济体,澳门与珠海的经贸合作保持着发展的态势。但从整体上分析,珠澳经济合作起点低、层次低,发展迟缓。
(一)珠澳经济合作起点低
澳门回归祖国后,珠澳两地的合作始于民间经济交往合作。珠海主要提供澳门民众日常生活品为主,主要贸易商品有:服装及衣着附件、机电产品、电能、水产品、活猪、蔬菜和天然水。珠海澳门第三产业领域的合作是分散、自发的。这种合作,不适用当前珠澳经济的发展。这种以民间为主的合作,带有较大的自发性和分散性,产业分工和协作的层次较低,合作范围狭窄,技术档次较低。
(二)珠澳经济合作层次低
珠澳两地的经济合作,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只是处于一种低层次的互补性合作,远未达到结构性合作和经济整合的高级合作阶段。其主要表现为基本停留在资源互补、政策互补的层面,并且这种互补性还发挥的不够充分,而在功能互补、产业互补等结构性合作方面,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三)珠澳经济合作领域窄
珠海原本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较高的产业结构,更没有区域合作的经验,而20世纪80年代实行市县财政包干及自主发展的政策,助长了诸侯割据的风气,不可能形成区域内合理分工。澳门作为一个自由经济城市, 企业 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大型的企业,长期形成的投资短期行为,也很难使这些企业在投资珠海时去考虑区域分工和区域经济整合的优势。
(四)珠澳经济合作规模小
澳门是外向型经济,出口贸易系数一直比较高。1998年,澳门的出口依存度高达72.28%,近几年虽有所下降,但仍然较高。由于产业调整和升级缓慢,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提高不快,澳门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
二、珠澳经济合作的互补优势与制约因素
(一)互补优势--珠澳经济合作的基点
1.区位互补优势
珠海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南端,与澳门陆路相连,其海域和横琴岛更将澳门包围其中。同时,珠海亦与香港隔海相望,如果港珠澳大桥建成,珠海至香港的车程不过几十分钟。这种地缘优势,使珠海和港澳 自然 形成了较为密切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也为珠海和港澳经济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JP
2.体制互补优势
珠海作为全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建立了适应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经济运行机制逐步向国际惯例接轨。澳门回归后,其"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法律 基本不变",市场体系比较完善,机制比较灵活。在坚持"一国两制"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经济合作,借鉴澳门市场经济的管理经验,可以实现两种机制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推进珠海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对珠海迎接加入WTO后挑战意义重大。
3.功能互补优势
珠海已形成了兼容性较强的经济功能区。珠海有3平方公里的保税区、9.8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拥有76个海岛省级海洋开发实验区、规划64平方公里的高栏港经济区,4平方公里的跨境 工业 区,还有适应种养业的广阔的浅海滩涂和农田山地,这些经济功能区为加强与澳门的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成为珠海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澳门有两大功能优势可为珠海发展外向型经济起到窗口和桥梁作用:一个是与 台湾 地区关系密切。另一个是澳门与欧盟的特殊伙伴关系,这使澳门可以在沟通祖国内地与台湾地区、国际市场之间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也为珠海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机会。
4.产业互补优势
珠海拥有发展 现代 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同澳门相比,珠海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比较突出。澳门经济实行的是以 旅游 博彩业为支柱产业的经济模式。澳门回归后,旅游业发展步伐更为迅速。澳门的旅游产业特色和优势有利于加强与珠海旅游合作,形成集休闲、娱乐、度假、会议、会展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区域,可间接地增强珠澳投资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因素制约--珠澳经济合作的障碍
1.制度因素--导致两地合作缺乏总体规划和衔接
制度上的现实差距和管辖分属,导致两地合作缺乏总体规划和衔接。回归祖国后的澳门是在"一国两制"原则下实行"澳人治澳"的特别行政区,制度差异使珠澳经济在总体思路上的衔接存在现实障碍。
2.政策因素--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受到限制
澳门是世界为数有限的高度开放的自由经济体, 中国 内地是高度垄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仍以公有制为主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作为高度开放的自由体从理论上不能与他人结盟,仅以税收来讲,澳门进出口自由,除少数商品外,几乎没有关税,而中国内地关税虽几经下调,仍然在发展中国家居较高水平,并且有各种非关税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是不现实的,制度、法规差异不仅会加大实施成本,降低效益,甚至可能给其他地区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市场因素--建立珠澳统一大市场困难重重
珠澳合作乃至于珠三角与澳门的合作开发不是一个自由贸易区概念也不时CEPA的概念,它只是一个没有很强约束力的框架性平台,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加上行政割裂、政绩考核制度不 科学 以及财税体制弊端,建立珠澳统一大市场困难重重,珠澳经济合作的不确定因素将会很多。
4.资源因素--经济合作与发展基础先天不足
澳门资源稀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先天不足。特区内生产、生活和营商的成本高于周边地区,导致居民北上内地消费,本地需求不足;工厂大量内移,制造业不断萎缩。而人力资源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是澳门目前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三、多元化--珠澳经济合作模式
(一)跨境经营模式
珠澳合作建设的跨境工业区,是在"一国"前提下,"两制"合作及跨境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在不同制度下区域经济合作的有益尝试。珠澳跨境工业区,顾名思义是"跨境",即跨跃两地。跨境工业区连接珠海、澳门,它就像一座桥梁,前面连着欧盟及拉丁语系大市场,背后连接珠江三角洲、广东乃至整个中国大市场。要建起这座桥梁,我们必须把欧盟和拉丁语国的资金和项目引进来,把珠海园区的出口产品向欧盟和拉丁语系市场推出去。
【关键词】珠澳经济 合作途径 合作模式
珠海经济特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两个在 政治 体制、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及经济发展空间上、存在巨大差异的行政区域。两个差异巨大又唇齿相依的两个区域,是否有经济合作的基础?其经济合作的领域、途径与模式如何选择?如何构建珠澳经济新的合作机制?正确地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构建珠澳经济合作新格局,实现珠澳两地互助互动、互惠互利,推动珠澳经济合作的发展,不仅是珠海和澳门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珠三角地区乃至于泛珠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深入探讨珠澳经济合作的领域、途径与模式,并予以创新,对于丰富和充实珠澳经济合作的内涵,促进珠澳经济整体合作的深入发展,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珠澳经济合作的评析
由于地理、 历史 和文化的原因,澳门与珠海的经济合作一直十分密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海经济特区的建立,澳门与内地在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和 金融 服务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澳门是个高度开放的自由港,也是典型的微型经济体,澳门与珠海的经贸合作保持着发展的态势。但从整体上分析,珠澳经济合作起点低、层次低,发展迟缓。
(一)珠澳经济合作起点低
澳门回归祖国后,珠澳两地的合作始于民间经济交往合作。珠海主要提供澳门民众日常生活品为主,主要贸易商品有:服装及衣着附件、机电产品、电能、水产品、活猪、蔬菜和天然水。珠海澳门第三产业领域的合作是分散、自发的。这种合作,不适用当前珠澳经济的发展。这种以民间为主的合作,带有较大的自发性和分散性,产业分工和协作的层次较低,合作范围狭窄,技术档次较低。
(二)珠澳经济合作层次低
珠澳两地的经济合作,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只是处于一种低层次的互补性合作,远未达到结构性合作和经济整合的高级合作阶段。其主要表现为基本停留在资源互补、政策互补的层面,并且这种互补性还发挥的不够充分,而在功能互补、产业互补等结构性合作方面,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三)珠澳经济合作领域窄
珠海原本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较高的产业结构,更没有区域合作的经验,而20世纪80年代实行市县财政包干及自主发展的政策,助长了诸侯割据的风气,不可能形成区域内合理分工。澳门作为一个自由经济城市, 企业 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大型的企业,长期形成的投资短期行为,也很难使这些企业在投资珠海时去考虑区域分工和区域经济整合的优势。
(四)珠澳经济合作规模小
澳门是外向型经济,出口贸易系数一直比较高。1998年,澳门的出口依存度高达72.28%,近几年虽有所下降,但仍然较高。由于产业调整和升级缓慢,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提高不快,澳门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
二、珠澳经济合作的互补优势与制约因素
(一)互补优势--珠澳经济合作的基点
1.区位互补优势
珠海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南端,与澳门陆路相连,其海域和横琴岛更将澳门包围其中。同时,珠海亦与香港隔海相望,如果港珠澳大桥建成,珠海至香港的车程不过几十分钟。这种地缘优势,使珠海和港澳 自然 形成了较为密切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也为珠海和港澳经济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JP
2.体制互补优势
珠海作为全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建立了适应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经济运行机制逐步向国际惯例接轨。澳门回归后,其"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法律 基本不变",市场体系比较完善,机制比较灵活。在坚持"一国两制"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经济合作,借鉴澳门市场经济的管理经验,可以实现两种机制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推进珠海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对珠海迎接加入WTO后挑战意义重大。
3.功能互补优势
珠海已形成了兼容性较强的经济功能区。珠海有3平方公里的保税区、9.8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拥有76个海岛省级海洋开发实验区、规划64平方公里的高栏港经济区,4平方公里的跨境 工业 区,还有适应种养业的广阔的浅海滩涂和农田山地,这些经济功能区为加强与澳门的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成为珠海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澳门有两大功能优势可为珠海发展外向型经济起到窗口和桥梁作用:一个是与 台湾 地区关系密切。另一个是澳门与欧盟的特殊伙伴关系,这使澳门可以在沟通祖国内地与台湾地区、国际市场之间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也为珠海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机会。
4.产业互补优势
珠海拥有发展 现代 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同澳门相比,珠海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比较突出。澳门经济实行的是以 旅游 博彩业为支柱产业的经济模式。澳门回归后,旅游业发展步伐更为迅速。澳门的旅游产业特色和优势有利于加强与珠海旅游合作,形成集休闲、娱乐、度假、会议、会展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区域,可间接地增强珠澳投资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因素制约--珠澳经济合作的障碍
1.制度因素--导致两地合作缺乏总体规划和衔接
制度上的现实差距和管辖分属,导致两地合作缺乏总体规划和衔接。回归祖国后的澳门是在"一国两制"原则下实行"澳人治澳"的特别行政区,制度差异使珠澳经济在总体思路上的衔接存在现实障碍。
2.政策因素--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受到限制
澳门是世界为数有限的高度开放的自由经济体, 中国 内地是高度垄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仍以公有制为主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作为高度开放的自由体从理论上不能与他人结盟,仅以税收来讲,澳门进出口自由,除少数商品外,几乎没有关税,而中国内地关税虽几经下调,仍然在发展中国家居较高水平,并且有各种非关税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是不现实的,制度、法规差异不仅会加大实施成本,降低效益,甚至可能给其他地区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市场因素--建立珠澳统一大市场困难重重
珠澳合作乃至于珠三角与澳门的合作开发不是一个自由贸易区概念也不时CEPA的概念,它只是一个没有很强约束力的框架性平台,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加上行政割裂、政绩考核制度不 科学 以及财税体制弊端,建立珠澳统一大市场困难重重,珠澳经济合作的不确定因素将会很多。
4.资源因素--经济合作与发展基础先天不足
澳门资源稀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先天不足。特区内生产、生活和营商的成本高于周边地区,导致居民北上内地消费,本地需求不足;工厂大量内移,制造业不断萎缩。而人力资源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是澳门目前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三、多元化--珠澳经济合作模式
(一)跨境经营模式
珠澳合作建设的跨境工业区,是在"一国"前提下,"两制"合作及跨境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在不同制度下区域经济合作的有益尝试。珠澳跨境工业区,顾名思义是"跨境",即跨跃两地。跨境工业区连接珠海、澳门,它就像一座桥梁,前面连着欧盟及拉丁语系大市场,背后连接珠江三角洲、广东乃至整个中国大市场。要建起这座桥梁,我们必须把欧盟和拉丁语国的资金和项目引进来,把珠海园区的出口产品向欧盟和拉丁语系市场推出去。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