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基于中部崛起战略的湖南省发展研究
摘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国家区域 发展 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 经济 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人口和资源大省,湖南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具有独特的后发优势。随着长株潭城市群成为我国十大城市群之一,湖南省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湖南省在地理、 自然 、 交通 方面的优势与其在 工业 化水平、农业发展、对外开放方面的劣势,得出湖南省在中部崛起战略下的政策建议是:建设发达的交通网,着力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加大开发力度吸引资金进入。
关键词:中部崛起;区位优势;不利因素;政策建议
湖南省是我国中部的重要省份之一,其处在承北启南的重要地位。在中部崛起的战略下,湖南省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湖南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中小 企业 纷纷破产。因此,在严峻形势下,如何以当地现有的经济条件为蓝本,如何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依托,以中部崛起战略为基础,促进湖南成为中部增长的新动力成为突出问题。
1 湖南省的中部竞争优势
(1)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
湖南是中部省份之一,地处 中国 腹地,是中国沿海开放带与长江流域开放带两大经济地域的连接带,位于东南沿海与内陆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北枕长江,南临粤港,东接沿海,又是西进门户,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辐射周边的重要中枢功能,2007年,湖南铁路营业里程为2902.0公里,在全国排名第5位,中部第3位;公路里程为88220公里,位列全国第6位,中部第2位;内河航道里程为11495公里,居全国第3位,中部第1位;机场总数和开通航线在中部排第2,水、陆、空交通优势明显突出,逐渐成为东西部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与枢纽,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湖南的交通在中部崛起中将发挥衔接、辐射、带动三大作用,因此湖南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经济地理位置不仅为湖南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湖南不断地从周边省区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流提供了便利。
(2)良好的自然条件。
湖南气候资源优越,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高雨丰,光热水土基本同期,水土配合较好。加上湖南地形复杂,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综合作用下,丘陵山区气候垂直地带性显著,气候资源丰富多样,为湖南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湖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稻谷、棉花、猪肉、烟叶、柑橘等农副产品在全国享有盛名。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532.45万千瓦,年发电量1342.4亿千瓦时,在全国名列第9位,其中可供开发的5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1024处,年发电量488.9亿千瓦时。目前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35%,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
(3)丰富的自然资源。
湖南矿藏资源非常丰富,又享有"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产之乡"的美誉,在世界已知的160多种矿藏中,湖南就有141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0.18%,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01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1.63%,其中锑、钨、锰等41种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南山清水秀,全省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其中山地占51.2%,丘陵占15.4%,盆地占13.9%,平原占13.1%。水面占6.4%,形成了湖南"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土地利用结构。森林覆盖率达53.67%,居中部第一,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全省共有木本植物2000多种,经济植物1000多种,药用植物800多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60多种。
2 湖南省在中部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1)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进程滞后。
工业化水平不高,发展差距在扩大。湖南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业比重还是较低,上升的比较缓慢。中部地区长期偏重发展农业、能源、原材料产业,造成经济结构的严重不合理、层次偏低。表现为:第一次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重工业比重高,轻工业比重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比重大,深加工产品没得到应有发展。湖南目前还是农业大省,农业在生产总值中仍占有较大份额,农民在全部劳动力中占一半以上。据统计,湖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由1989年的36.6:37.2:26.2调整到2007年的19.4:40.2:40.4,和中部其他省份相比,湖南的第一产业比重最高,而第二产业比重最低,所以湖南省的产业结构不是非常理想,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工业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湖南经济发展的瓶颈。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