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浙江沿海港口城市六十年发展探析
新 中国 成立以来,以宁波、温州、台州、舟山为代表的浙江港口城市崛起为浙江 经济 乃至长三角经济的 发展 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打破了近代以来宁波与上海两个港口城市此长彼消的怪圈。本文试在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浙江港城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沿海港口城市六十年的发展轨迹,揭示其对当代的重要启示。
一、港城关系的理论思考
早在上个世纪30-60年代西方理论界就开始探讨港口与城市的关系,经历70年代对滨水区研究探讨,再到海岸带研究,研究领域逐步开阔。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理论界对港城关系经历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研究的过程,现已取得系列成果。陈航等(2007年)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率先提出港城关系的产业链和空间链概念,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港城关系的理论空白,为深刻地揭示港城互动的内在机理提供了重要方法。
本文认为,产业链、空间链是港城关系的基本形式,也是实现港城互动的实现途径。港口与城市之间的互动,首先落实到产业链形成发展之中。产业链是连接港口、城市的纽带,是港口、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港口城市产业链的形成,既可以采取生长型模式,也可以采取嵌入型模式。前者是在内部因素作用下 自然 成长的结果,后者则是在外来因素作用下跨越式发展的结果。一般而言,先后的国家或城市,较多采取前者模式;而后发的国家或城市,为了更好地实现赶超目标,较多采取后者模式。在产业链形成过程中,港口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市场状况、技术条件、 交通 条件以及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它是在一定时期主导产业的前向、后向和侧向作用下自然形成的结果。与一般城市产业链所不同的是,港口城市产业链更多体现着开放性、规模性、技术性等特点。
港口与城市互动,还落实到空间链拓展之中,落实到城市空间结构的运动变化中。港口在城市的发展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先导性带动作用,通过港口开发,能够促进资源、人口、产业的集聚,在此基础上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功能。由于各个港口城市积聚能量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城市空间扩张的方式也不同。有的采取连续式扩张方式,而有些则采取非连续式的扩张方式。连续式扩张是指港口城市沿着江河的走向、从上游向下游进行城市开发从而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的方式;而非连续式扩张是指港口城市在港口开发的推动下,在老城区之外,通过建设新城从而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的方式。
世界各国经验显示,产业链、空间链形成与完善需要一定的交通、技术、人才条件作为支撑,没有这些条件作为支撑,产业链、空间链的作用难以发挥与实现。
二、建国以来浙江港城互动的发展历程
港城关系发展阶段,可以根据不同标准或角度进行多种划分。应当说,各种划分有其优点与缺点。第一种,按照港城发展动因,将港城关系划分为港城初始联系、港城相互关联、港城集聚效应和城市自增长效应等四个阶段。第二种,按港口自然成长过程,划分为河岸港、河口港以及海港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港口功能不同,港口与城市的关系也不相同。本文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将建国以来浙江沿海港口城市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949-1972年,港城互动的初始阶段
(1)港口长期处于河岸港阶段。建国以后,浙江港口,尤其是宁波、温州两港口受到交通部的重视,在1960年广州会议上宁波、温州被交通部列为一等港,而台州(海门)、定海被列为三、四等港。在工农业发展的支撑下,上述四个港口总体上有了较大的发展,货物吞吐量从建国初的几万吨分别提高到1972年138、140、82、40万吨;但另一方面,受航道淤浅、码头设施陈旧、备战以及"文革"动乱等影响,上述四个港口发展十分曲折与缓慢,港口货物吞吐量长期没有达到 历史 最高记录。
(2)产业链始终处于初始阶段。建国以后,宁波依托港口,在甬江两岸分别建立起与港口有一定联系的地方性机械、电力、纺织等 工业 ;温州重点在杨府山一带依托港口,建立起地方性化学、陶瓷、造纸等工业。其结果是港口城市工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经济面貌逐步发生变化,实现由消费城市到生产城市的转变。与此同时,台州、舟山尚处于农业经济、渔业经济发展阶段,产业层次较低。产业链局促、产业规模小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3)空间链也处于初始阶段。由于当时宁波、温州、台州、舟山等港口长期处于城市之中,与城市合为一体,固然可以享有交通便捷的优势,但也造成与城市发展争夺空间的矛盾,带来城市框架不易拉开、城市功能混乱等弊端。
河岸港阶段时间跨度长,港城关系较多体现着工业化初期的特点,港口、产业、城市互动的范围小,往往只局限于市区,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尽管如此,河岸港阶段还是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973-1979年,港城互动的转变阶段
(1)港口外移,开始建设河口港。在港口发展的内在冲动与外在压力下,宁波港率先实现从河岸港向河口港的转变。197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宁波开始大规模建设镇海新港,以解决沿海港口严重积压问题,分摊上海港的压力。经过几年的建设,宁波港建设万吨级码头,开始接纳万吨轮。宁波港货物吞吐量从1973年100多万吨,增至1979年236万吨。在浙江省支持下,温州龙湾煤炭码头于1977年建成投入使用,呈现出向河口港发展的雏型,港口货物吞吐量从1973年129.97万吨,增至1979年204.04万吨。但其他港口由于缺乏必要条件的支持,仍然滞留在河岸港或小规模港口开发的阶段,至1979年台州(椒江)港、舟山港吞吐量分别只有130、52万吨。
(2)产业链延伸,开始依托港口开始建设 现代 临港产业。针对当时电力缺乏的状况,在国家与浙江省的支持下,宁波依托港口开工建设镇海发电厂和浙江炼油厂,使临港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在港口外迁的影响下,宁波市内工业布局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化工 企业 从江东化工区沿甬江方向发展,机械企业从江北向庄桥、慈城方向发展。在这一阶段,其他港口城市虽然没有建立起现代临港工业,但工业布局上也作了一些调整。以温州为例,龙湾逐步成为工业投资的重要地区之一。台州、舟山经济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仍停留在农业经济和渔业经济阶段,产业链仍然十分有限。
(3)空间链拓展,开始依托港口建设港口城市框架。在港口外迁和经济基础逐渐增强的条件下,非连续式扩张逐步成为主旋律。在港口开发的带动下,宁波开始跳出三江片、跳出老城区,重视镇海片建设,逐步形成一城一镇(老市区、镇海) 的不连续带状群组发展格局。至1978年宁波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8.3平方公里。温州在港口外迁的影响下,也开始跳出老城区范围重点建设龙湾片,逐步形成沿江、呈带状发展态势。1978年温州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台州由于行政中心与港口(椒江港)距离较远,港口与城市互动不很明显,空间链继续处于断裂状态。舟山由于港口开发缺乏足够的动力与条件,港口与城市互动效果不明显,港口城市空间链仍然十分局促。
在河口港阶段,时间跨度缩短,港城关系较多体现着工业化由初期向中期迈进的特点,港口、产业、城市互动的范围已经开始跳出市区,扩大至滨海地带。在这一阶段,无论是产业链延伸,还是空间链拓展,都具有了新的特点。从产业链角度分析,嵌入型模式已经逐步成为港口城市发展临港产业的重要选择。从空间链角度分析,非连续式扩张方式逐步成为主旋律。
一、港城关系的理论思考
早在上个世纪30-60年代西方理论界就开始探讨港口与城市的关系,经历70年代对滨水区研究探讨,再到海岸带研究,研究领域逐步开阔。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理论界对港城关系经历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研究的过程,现已取得系列成果。陈航等(2007年)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率先提出港城关系的产业链和空间链概念,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港城关系的理论空白,为深刻地揭示港城互动的内在机理提供了重要方法。
本文认为,产业链、空间链是港城关系的基本形式,也是实现港城互动的实现途径。港口与城市之间的互动,首先落实到产业链形成发展之中。产业链是连接港口、城市的纽带,是港口、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港口城市产业链的形成,既可以采取生长型模式,也可以采取嵌入型模式。前者是在内部因素作用下 自然 成长的结果,后者则是在外来因素作用下跨越式发展的结果。一般而言,先后的国家或城市,较多采取前者模式;而后发的国家或城市,为了更好地实现赶超目标,较多采取后者模式。在产业链形成过程中,港口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市场状况、技术条件、 交通 条件以及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它是在一定时期主导产业的前向、后向和侧向作用下自然形成的结果。与一般城市产业链所不同的是,港口城市产业链更多体现着开放性、规模性、技术性等特点。
港口与城市互动,还落实到空间链拓展之中,落实到城市空间结构的运动变化中。港口在城市的发展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先导性带动作用,通过港口开发,能够促进资源、人口、产业的集聚,在此基础上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功能。由于各个港口城市积聚能量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城市空间扩张的方式也不同。有的采取连续式扩张方式,而有些则采取非连续式的扩张方式。连续式扩张是指港口城市沿着江河的走向、从上游向下游进行城市开发从而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的方式;而非连续式扩张是指港口城市在港口开发的推动下,在老城区之外,通过建设新城从而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的方式。
世界各国经验显示,产业链、空间链形成与完善需要一定的交通、技术、人才条件作为支撑,没有这些条件作为支撑,产业链、空间链的作用难以发挥与实现。
二、建国以来浙江港城互动的发展历程
港城关系发展阶段,可以根据不同标准或角度进行多种划分。应当说,各种划分有其优点与缺点。第一种,按照港城发展动因,将港城关系划分为港城初始联系、港城相互关联、港城集聚效应和城市自增长效应等四个阶段。第二种,按港口自然成长过程,划分为河岸港、河口港以及海港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港口功能不同,港口与城市的关系也不相同。本文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将建国以来浙江沿海港口城市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949-1972年,港城互动的初始阶段
(1)港口长期处于河岸港阶段。建国以后,浙江港口,尤其是宁波、温州两港口受到交通部的重视,在1960年广州会议上宁波、温州被交通部列为一等港,而台州(海门)、定海被列为三、四等港。在工农业发展的支撑下,上述四个港口总体上有了较大的发展,货物吞吐量从建国初的几万吨分别提高到1972年138、140、82、40万吨;但另一方面,受航道淤浅、码头设施陈旧、备战以及"文革"动乱等影响,上述四个港口发展十分曲折与缓慢,港口货物吞吐量长期没有达到 历史 最高记录。
(2)产业链始终处于初始阶段。建国以后,宁波依托港口,在甬江两岸分别建立起与港口有一定联系的地方性机械、电力、纺织等 工业 ;温州重点在杨府山一带依托港口,建立起地方性化学、陶瓷、造纸等工业。其结果是港口城市工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经济面貌逐步发生变化,实现由消费城市到生产城市的转变。与此同时,台州、舟山尚处于农业经济、渔业经济发展阶段,产业层次较低。产业链局促、产业规模小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3)空间链也处于初始阶段。由于当时宁波、温州、台州、舟山等港口长期处于城市之中,与城市合为一体,固然可以享有交通便捷的优势,但也造成与城市发展争夺空间的矛盾,带来城市框架不易拉开、城市功能混乱等弊端。
河岸港阶段时间跨度长,港城关系较多体现着工业化初期的特点,港口、产业、城市互动的范围小,往往只局限于市区,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尽管如此,河岸港阶段还是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973-1979年,港城互动的转变阶段
(1)港口外移,开始建设河口港。在港口发展的内在冲动与外在压力下,宁波港率先实现从河岸港向河口港的转变。197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宁波开始大规模建设镇海新港,以解决沿海港口严重积压问题,分摊上海港的压力。经过几年的建设,宁波港建设万吨级码头,开始接纳万吨轮。宁波港货物吞吐量从1973年100多万吨,增至1979年236万吨。在浙江省支持下,温州龙湾煤炭码头于1977年建成投入使用,呈现出向河口港发展的雏型,港口货物吞吐量从1973年129.97万吨,增至1979年204.04万吨。但其他港口由于缺乏必要条件的支持,仍然滞留在河岸港或小规模港口开发的阶段,至1979年台州(椒江)港、舟山港吞吐量分别只有130、52万吨。
(2)产业链延伸,开始依托港口开始建设 现代 临港产业。针对当时电力缺乏的状况,在国家与浙江省的支持下,宁波依托港口开工建设镇海发电厂和浙江炼油厂,使临港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在港口外迁的影响下,宁波市内工业布局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化工 企业 从江东化工区沿甬江方向发展,机械企业从江北向庄桥、慈城方向发展。在这一阶段,其他港口城市虽然没有建立起现代临港工业,但工业布局上也作了一些调整。以温州为例,龙湾逐步成为工业投资的重要地区之一。台州、舟山经济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仍停留在农业经济和渔业经济阶段,产业链仍然十分有限。
(3)空间链拓展,开始依托港口建设港口城市框架。在港口外迁和经济基础逐渐增强的条件下,非连续式扩张逐步成为主旋律。在港口开发的带动下,宁波开始跳出三江片、跳出老城区,重视镇海片建设,逐步形成一城一镇(老市区、镇海) 的不连续带状群组发展格局。至1978年宁波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8.3平方公里。温州在港口外迁的影响下,也开始跳出老城区范围重点建设龙湾片,逐步形成沿江、呈带状发展态势。1978年温州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台州由于行政中心与港口(椒江港)距离较远,港口与城市互动不很明显,空间链继续处于断裂状态。舟山由于港口开发缺乏足够的动力与条件,港口与城市互动效果不明显,港口城市空间链仍然十分局促。
在河口港阶段,时间跨度缩短,港城关系较多体现着工业化由初期向中期迈进的特点,港口、产业、城市互动的范围已经开始跳出市区,扩大至滨海地带。在这一阶段,无论是产业链延伸,还是空间链拓展,都具有了新的特点。从产业链角度分析,嵌入型模式已经逐步成为港口城市发展临港产业的重要选择。从空间链角度分析,非连续式扩张方式逐步成为主旋律。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