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经济学论文:民国后期“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设立始末及其历史意义

来源: 2017-09-24 10:53

 --四川藏区 农业 近代化起源研究之一

 

  摘 要:在民国时期的边疆开发史上,对西康地区的开发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西康地区农业技术的改良及推广过程中,民国初年普遍建立的"西康农事试验场"和民国二十九年(1940)成立的"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等相关机构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四川省 档案 馆所藏相关档案及近代相关史料为主,在论述这一 历史 时期"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农业改进活动后,提出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西康省农业改进所"较之"西康农事试验场"又前进了一大步,取得了更多的农业改进的实际成效,它预示了西部 民族 地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康藏民族地区农业近代化的开始,在中国近代边疆开发史上无疑是不应忽视的。  
一、对相关学术史研究的回顾

  西康地区包括今四川省甘孜州全部、凉山州部分以及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在民国时期的边疆开拓与 经济 发展史上,对西康地区的农业改进与发展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关于民国时期西康地区的农业改进与发展问题,1949年前后出版的论文(著)均有所涉及。如1948年3月,南京政府 农林 部根据 行政 院训令,致电西康省,要求"编送农业史料",为此西康省建设厅安排有关人员编写了七千字的《西康省农业改进所农业史料》(全宗号249,案卷号147,本文记为"川档 249-147",下同),对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由来及发展简史进行了小结。在1949年之前出版的论文中,吴谧赓(西康省《边政导报》总编辑)于1947年夏在《西康地政概论》所术最为全面[1] :"西康农事改进始自清季赵氏",建省委员会时曾设泰宁试验场经营垦牧,渐有起色;及至西康建省,"农事改进逐渐推动",设立农业改进所,下属多个单位,"从事农林、畜牧、农艺、兽医、园艺、蚕丝、农业经济、农业化学等之改进",其"绩效"主要有:进行高寒地区作物栽培试验,在康区引种麦作,进行麦作冬播与两熟试验、肥料试验;检定水稻、小麦、青稞等品种,对马铃薯、玉蜀黍等进行选种,小麦、美棉等地方试验,并推广稻、麦、玉蜀黍、马铃薯及棉种;推行利用冬夏休闲地,垦荒、种植杂粮、增施肥料、兴修 水利 等办法;举办诸种大小型水利工程等。新版《康定县志》等史志则仅有"民国时期对(蔬菜)品种培育引进做了些科研工作,推广的品种有扁豆、南瓜、韭菜、芹菜、莴笋等10多种"等语焉不详之论述[2]。不仅史实不够准确,而且多集中于1940年春"西康省农业改进所"成立后。如四川省甘孜州政协委员会主编的《甘孜州文史资料》在记述民国时期康区 社会时,有多篇文章言及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工作。如西康省建设厅第一科(即农林科)科员王德安等人的回忆,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撰述。称"解放前,全州只有原西康省农业改进所及其所属的康定驷马桥农场和乾宁垦牧场,三个单位仅几名技术人员"、"农业事业机构或建或撤,时有时无,经费不足,人员少,实际效果甚微"[3],虽然史实不够准确,但亦在一定程度上评价了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工作。1994年2月版《四川通史》第七册谈到西康省的经济建设时仅有一 语言 及:"筹设省农业改进所,统筹全省农林畜牧的改进工作"[4];1995年版《康定县志》将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成立年代系于1944年,评价仅有寥寥数语:说该所引进乾宁117号青稞种、法国豌豆、燕麦、黑麦,以及就地培养的康定四号马铃薯,试种成功并推广;"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虽有法定'植树节',但有名无实,康定县从未开展过植树造林活动";"解放前,除官僚资本办有 林业 公司外,实他没有林业经营 管理 机构";对蔬菜品种"培育引进做了些科研工作,推广品种有扁豆、南瓜、韭菜、芹菜、莴笋等10多种"等语[5],既语焉不详,又史实有误。还有近版专著评价西康省农业改进所,有"推广水稻、小麦良种,从内地运进新式农具"等数语[6]。

  事实上,在民国西康地区的农业技术的改良及新技术推广中,初期建立的"西康农事试验场"及后期成立的"西康省农业改进所"不容忽视。关于前者,笔者己进行了初步论述[7];而后者可谓是康藏民族地区农业近代化的开始。四川省档案馆收藏有关于后者的大量档案:1、目录编号为"民(国)249"号,标题为"西康省农(业)改(进)所"(川档249-147),共130号档案;2、目录编号即全宗号"民(国)234"号,标题为"西康省建设厅"(川档234-334)。本文以上述相关档案、民国时期西康出版的报刊(川康边防总指挥部编印的《边政》月刊、《川边季刊》、《西康省政府公报》、《边政公论》等)和资料(如稿本《西康通志》的《农牧志》及相关《物产志》、《职官志》等)为主,参证相关其它史料(这样的做法是历史学上所谓"史事重构"的唯一途径),对民国后期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设立及活动作一论述。

  二、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建立、机构设工及人员组成

  (一)"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前身--西康"农事试验场"

  晚清时期,随着"振兴实业"口号的提出,各省普遍设立"农事试验场",四川省至1911年建有农事试验场74处,可以说是中国由政府办理农业科技改良的开始[8]。晚清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下令西康各县试办"农事试验场",从内地引进水稻、小麦、土豆、马铃薯、养麦、高粱以及豆类和蔬菜,进行试种并推广,"提倡改良农业"。于是,西康悉有蔬菜,"可供汉夷官民采食,则试验场之效果,已有萌芽"[9]。但不久民国建立、川藏纠纷,战火不止,农事试验场名存实亡。1928年5月,"西康农事试验场"在康定正式设立,使西康农业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进入一个新阶段。

  从档案 材料 看,1931年泸定、丹巴、道孚、瞻化、巴安、白玉、甘孜、石渠、九龙等县遵照政令均成立了"农事试验场"、如瞻化县农事试验场场长陈焕章"征求各种优良籽种,以资试验";炉霍县"开办一农事试验场。已收效果"[10];道孚县农事试验场农场"划城东宫地约十亩为场地,仅种马铃薯,年可获三万余勄"[11]。归纳西康农事试验场及各县农事试验场开办后所做的实事,大致可分为引进蔬菜品种并改进本地蔬菜种植技术、提高常见农作物的产量、试验播种新的农作物及花卉品种等三类。从总体而言,当时西康地区农业改进取得的成绩,基本上停留于农场实验阶段,少数推广者亦仅限于康定等县城附近。如使莲花白、马铃薯、红萝卜、白萝卜等从那时起就成为康定县菜农的当家蔬菜品种[12]。所以,当时西康农业改进所取得的成绩更多集中于农作物改良的科学试验,推广工作不足,社会影响有限。

  晚清时期在西康各地开办的农事试验场,成为西康农事试验场及各县试验场的前身;而西康农事试验场则是日后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前身。

  (二)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建立

  1934年12月,国民政府批准成立"西康建省委员会",以刘文辉为委员长;1938年5月,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明令"修正《西康建省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七、八条",命令西康建省委员会筹设"农务局","改进推广并经营全省各种农务事业"[13];1939年1月1日,西康省在康定成立,领33个县和3个设治局。春季,行政院命令西康省政府成立西康省农业改进所,之后行政院、农林部多次致电"催询";夏季,西康省政府将民国二十九年(1940)预算"呈送中央","拟恳准予本年内先行建立简单机构,仍照前经核定办法"11月,建设厅(原"建设科"升格而成)在厅长叶秀峰(国民党中央委员,西康经济建设组组长)的领导下,着手成立西康省农业改进所。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