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论文:经济学教学批判性思维训练分析
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大学教育中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须将其制度化和课程化。在经济学教学中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经济学曾被称作"沉闷无趣的学科",也被誉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它从哲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中吸收养分,其发展出来的研究方法以及分析问题的视角影响着许多学科,可以说经济学课程有很广的覆盖面和较大的影响力。目前,国内就经济学教学与批判性思维训练进行理论研究的文章不多,但有许多教师融合二者的尝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这说明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但具体如何将经济学教学与批判性思维相联系,并根据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的目标,有意识地充实备课内容并组织教学与讨论,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一、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多种多样。哈佛大学教授德雷克•博克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定义为:提出相关问题、认识并定义问题、分辨各方观点、寻找并使用相关证据和最终做出严谨合理判断的能力。他认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也与大学教育的另一重要目标"提高道德推理能力"密切相关[1]75。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罗伯特•恩尼斯给出的超级精简定义是:批判性思维是针对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决定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思维。他还概括出一个批判性思维者应具有的特质:具有开放性,关注其他可选择的替代方案;具有了解多方面信息的愿望,而且尽可能全面地掌握信息;对一个论证的质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包括对它的理由、假设、证据及它们对结论的支持程度做出判断;在言之有据的情况下,谨慎地得出结论等等[2]。如何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一直是20世纪以来西方教育改革的热点。教育发展过程中,西方的批判性思维运动逐渐实现制度化和课程化。许多发达国家的高中和大学都开设有批判性思维的课程[3]。国内高校也越来越重视批判性思维训练,并强调它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有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在信息社会具有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是大学生心理与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有利于提高和发展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4];也有学者指出,批判性思维是独立自主人格形成的基础,而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完善急需具有独立自主人格之人的支撑;批判性思维也是知识创新的前提,还是应对未来的定力[5]。我们认为,传统应试教育尤其是文科教育使得学生过分重视死记硬背与遵循标准答案,由此带来许多问题。例如,不少大学生相信所有或绝大多数问题都有一个简单的标准答案,从而把复杂问题的分析幼稚化。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年轻公民,如果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强,那么在讨论公共问题或影响公共决策时,就难以做到情感与理性的平衡,不能从多角度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做出严谨合理的判断。当今世界复杂多变,通过批判性思维训练,可使大学生既注重推理严谨,又能视野开阔,慎重评价各种观点或现象,对社会问题进行有深度的辨析和"同情的理解"。由此,大学生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用理性公民的参与方式,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更好地改善社会。
二、经济学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可行性与障碍
(一)经济学教学中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可行性
首先,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有着丰富的训练批判性思维的直接材料,如合成谬误、后此谬误、零和型谬误等。合成谬误(FallacyofComposition)是经济学界所熟悉的术语,即认为对局部成立的结论,对总体也必然成立。例如,体育馆的观众如果被前排观众挡住大部分视野,站起来可获得更好视觉效果,但是大家都站起来的时候,观看效果并无明显改善。又如"谷贱伤农":如果某一农户产量增加,收入就会增加,但如果所有或大部分农户产量都增加,就导致了产品价格大大下降,以至于单一农户的总收入减少。其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现实经济社会问题相结合,特别是一些热点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逻辑思维。例如,一道思辨题:人们应当优先保护动物与老建筑还是帮助失学儿童?有人致力于保护动物,而有人致力于保护有历史意义的老建筑。但有人认为,保护动物与老建筑的人有这个时间精力,为什么不去帮助山区失学儿童?难道人不比动物重要,人不比老建筑重要?哲学家陈嘉映对此问题分析指出,批评者逻辑荒谬,有些事情只可感召无可谴责[6]。笔者认为,结合微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知识,亦能对此问题进行略有不同但结论相通的分析。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上述问题涉及政府职能、政府的比较优势、公民的个人价值观与公共选择等问题。有些事情政府应该去做,并且有能力做好,如提供公共物品、帮助陷入困境的公民。
(二)经济学教学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面临的障碍
首先,经济学的数学门槛越来越高,经济学教学内容充斥大量术语、图表模型、数学模型与数学推导。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现代经济学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学和统计学是有好处的,能把前提假定描述得清楚,能保证逻辑推理严密精确。同时,以经济理论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可得出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计量经济模型[7]。但在现实教学中,如果学生陷于数学模型与公式推导细节之中,就难以去充分理解和反思经济学的学科思维方式。同时,学生为了通过考试,难免会死记硬背某些结论,把结论绝对化,从而背离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初衷。其次,经济学模型必然会对现实有所抽象,通过设定一些前提假设,忽略某些因素而聚焦于模型认为重要的因素,从而展开分析。在经济学界,一个著名的比喻是模型就像地图,和现实一模一样且事无巨细的地图是正确而无用的。因此,对现实进行抽象简化是必需的,但如果模型对现实简化得不合理,把重要的问题抽象掉,可能会误导思考,就谈不上培养批判性思维。例如,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在读大学时,注意到经济学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于是产生疑问:如果说价格机制可以调节生产,有效实现资源的协调配置,诸如企业这样的组织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1937年科斯发表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创造一个重要概念---"交易成本"(包括交易过程中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和执行合同的费用等)。他认为,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成本时,企业便产生了,企业存在正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该文是科斯199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重要原因[8]。最后,经济学发展历史中,一些经济学家为保证学科的客观性,提倡价值中立,重视做实证研究,而不涉及伦理评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重视经济伦理教育或价值观引导,加上学生对一些概念容易误解(如理性人或经济人假设),影响了大学生道德推理能力的提高。没有一定的道德推理能力,就谈不上真正的批判思维的养成。实际上,西方经济学本身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对经济道德的科学认知和对经济活动、经济行为的价值判断[9]。作为自由主义经济学重要来源地的美国,其高等院校较早地面对极端利己主义的德育问题,所以在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就注重将伦理内容渗透到会计学、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中[10]。
三、批判性思维训练与经济学教学的融合途径
在经济学教学中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就是借助经济学课程在众多院校的平台和影响力,促进大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活动,提升大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有政治现实感和一定道德感的理性公民。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努力克服现实中的一些障碍因素:第一,收集并深入分析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生动材料,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研读国内外优秀的经济学方面的教材、著作和财经报刊,寻找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结合的切入点,收集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直接与间接素材。优秀的教材与学术著作在讲授经济学的学科思维方式与分析方法时,会结合诸多广受关注的公共问题进行阐述,如环境污染、公共物品的供给、收入差距与收入分配不公平等热点问题。而优秀教材或学术著作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一般比较深入和明晰,进行经济学教学可以降低学生迷失在大量数学公式和数学推导中的概率,提醒学生关注模型假设与现实的关系,认清社会面临的权衡取舍,从而对某一问题展开有质量的分析论证。第二,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并适当将批判性思维训练与学科思维[11]相结合。这些有趣的问题可能来源于精彩的学术文献,出自学术笑话或生活事例[12],也可以来源于学生关心或感到困惑的问题。通过与学生平等的课堂互动以及与同事的沟通交流,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关心和困惑的事情。大学生关心的许多问题高度一致,且可以通过经济学的学科思维进行分析。例如,许多农民工的工资比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高,那么是否说明读书无用呢?劳动经济学分析就会提醒大学生,至少还需要考虑平均工作时间、工作环境、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社会保险待遇差别、未来工资增长率等因素。简单而不当的比较,既忽略了工人的辛苦付出,又轻视了高等教育的长期价值,影响我们去识别真正的问题或更加值得重视的问题。第三,在专业课期末考题中,增加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内容的比重。从题型来看,应适当减少名词解释、判断题、单项选择题等主要考察知识点记忆能力的题型的分量,而增加比较灵活的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内容;从考题内容来看,社会公众聚焦的热点议题可以成为很好的考题,侧重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与互动式讨论等方式,增加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时间。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需要教师花费大量心血,也需要大学生投入足够的时间,才能取得积极且持久的成效。研究表明,在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继续学习的动力等方面,"互动讨论式"的教学效果优于"填鸭式讲座"[1]79。通过小组学习与互动式讨论,大学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发言与老师的点评分析中发现,同一个问题原来可以有不同的分析角度和不同的分析逻辑,并学习如何查找多方面的信息,从信息中有效提炼观点,展开有逻辑的高质量的分析论证。第五,课堂之外的阅读和思考对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与道德推理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可推荐各个学科的好书,鼓励学生研读。心理学家、教育学专家和哲学家在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能力的研究与教育上有比较优势。例如,政治哲学的佳作对功利主义哲学有准确介绍,阅读此类书籍既有助于破解学生对于功利主义概念望文生义的误解,又有助于反思经济学模型的常见假设前提;心理学的一些前沿研究则有助于加深对"理性人"或"经济人"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推荐批判性思维训练的阅读材料方面,可以多关注这些领域学者撰写的文章和书籍,加深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了解与运用,并指导学生将阅读与批判性思维训练和道德反思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将大学生培养为理性且富有建设性的人才,高校才能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