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经济学论文:论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来源: 2017-09-26 20:24

     古典 政治 经济 学派主要奠基人亚当.斯密曾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第一篇第一章《论分工》中举过一个经典的例子,即一个粗工每天最多只能制造20枚针,甚至连一个针也制造不出来,而经过分工后,10个人每天可以制造48000枚针。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财富,只要能以一种适当的方式参与分工,就可以获得利益。在国际贸易迅猛 发展 的今天,斯密的论断在一个国家如何参与国际分工以提升自身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方面依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比较优势依然是世界范围内国际分工的基本原则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 社会 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了比较优势的概念,H-O 理论 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地位。似乎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该学说提出了挑战,但事实证明比较优势学说依然是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例如战后的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一国应寻求差异性产品的规模扩张以参与国际分工,但产品差异性的最终形成归根结底要以比较优势作为基础。再例如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学说中提出,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离不开基本要素的拥有和可获得性要素的形成,但无论是先天基本要素的优势,还是后天获得的要素优势,依然是以比较优势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依然是一国的比较优势。

  二、加工贸易是国际分工的产物

  加工贸易,即指一国 企业 开展对外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的加工贸易业务的总称,是指企业全部或部分进口境外原材料、零部件(包括深加工结转上游企业的成品或半成品)经加工增值后再出口境外的一种贸易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世界相对来说处在和平与发展的环境之中,这为大多数国家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各国生产力不断发展, 科学 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国际分工加剧,加工贸易正是在这一国际背景下得到了迅速发展。 

  三、中国 目前 的加工贸易现状

  20多年来,我国通过开展加工贸易,扩大了出口,加快了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1995年,加工贸易在全国的外贸比重已急剧上升至47%,特别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半壁江山,1999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1844.6亿美元,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3606.5亿美元的51.1%,2001年和2002年,这一比值分别为47%和48.7%,2003年上半年为46.2%。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