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全球经济失衡的宏观调节机制研究
摘要: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世界 经济 陷入持续失衡。全球经济失衡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也引起了各国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宏观调节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均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财政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调节机制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陷入持续失衡。全球经济失衡一方面表现为美国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另一方面表现为 中国 等亚洲国家经常项目的大量顺差。随着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进一步扩大,全球经济虽然在整体上仍然能够保持动态均衡,但是其静态失衡状况却趋于严重,全球经济失衡的调节已经是势在必行。然而,如何对当前的这种全球经济失衡状况进行调节呢?对于这一问题,各界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将从财政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三个方面对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宏观调节机制进行研究。
1 全球经济失衡的财政调节机制
财政政策对经常账户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微观机制来实现的:第一,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有CA=x-M=S-I,这表明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储蓄和投资,进而影响经常项目收支,我们将其称之为财政政策的储蓄--投资效应;第二,从吸收分析法来看,一国的国际收支等于总产出与总吸收之差,即CA=Y-A,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改变总产出和总吸收,进而影响经常项目收支,我们将其称之为财政政策的产出--吸收效应。下面我们分别对财政政策的这两大效应进行分析,以说明全球经济失衡的财政调节机制。
1.1 财政政策的储蓄-投资效应
如果政府支出是持久性增加,在跨时预算约束条件下,政府持久性支出增加同样必定以增加税收为前提。假设第一期政府支出G1和第二期政府支出G2等量增加,第一期税收收入T1和第二期税收收入T2也增加相同的量,而政府储蓄则保持不变。从跨时消费模型可知,由于税收增加将导致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持久减少,因此家庭将对其消费习惯作出调整,并减少支出,而且幅度比在税收暂时增加时要大。因此,在政府持久性增加税收的情况下,私人储蓄不会下降太多,甚至根本不会下降。对于资本自由流动的小国而言,国内储蓄将小幅下降,经常账户顺差亦将小幅减少;对于实行资本控制的国家而言,国内储蓄将小幅下降,但对经常账户无影响,同时国内利率上升;对于资本可自由流动的大国而言,国内储蓄将小幅下降,对经常账户造成的影响也较小,利率则将有小幅的上升。
财政政策影响经常账户的第二个微观机制是产出-吸收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仅会刺激投资与公共消费,使进口增加,同时也提高了产出。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增加对国内产品的公共支出以及提高税收将会导致国内产出相应增加,但经常账户收支将保持不变;由于产出和税收都有所增加,因此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将保持不变。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扩张将导致对国内产品的需求增加,并最终导致经常账户出现赤字;由于经常账户赤字将会被初始总需求的增加抵消,因此国内总产出将保持不变。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