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全球经济持续恶化中国外贸保持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口对 中国 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已经相当显著,出口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进入新世纪,这一特点越发明显。正因为对外经贸在中国经济增长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对外贸易的涨落总能在市场上引发波澜。
2009年,中国对外经贸、特别是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外部经济环境,对外经贸成为国际经济危机传染国内的主渠道,但仍可保持增长,如能充分利用危机创造的机遇,中国对外经贸甚至可以借此显著提升效益,从而加快 发展 模式转型。
当前,中国外贸、特别是出口面临的压力有目共睹。主要出口市场美、欧、日经济全部步入衰退,新兴市场在遭遇发达国家危机传染之后有青出于蓝之势,外需萎缩;国际市场价格普遍急剧下跌,外经贸 企业 不仅在采用此前库存原材料生产时可能亏损,而且面临库存成品、原料资产减值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尽管劳动成本上升势头在危机中受到阻遏,但环境、土地等项成本的上升已经不可逆转,劳动力成本的长期上升趋势也不会改变: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中国出口商品可能在更多的市场遭到更严厉的市场准入限制……
价格破坏
与此同时,在外部危机时期,外经贸企业还将面临"价格破坏"即大面积价格下跌的压力。
近年,中国玩具、纺织服装、制鞋,塑胶等传统大宗出口产业已经深切感受到了成本上升而订单价格不变甚至下降的压力。就总体而言,持续数年的全球性通货膨胀在2008年发生了逆转,直到2008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价格仍然呈同比上涨趋势,到下半年就已经转为同比下降了。
外部市场的价格变动对中国国内产业产生了多重冲击。首先,是价格下行冲击生产者和销售者,因为价格下跌不仅直接减少了生产者的销售收入,而且下游买家的买涨不买跌心态还将导致生产商及其原料行业陷入流动性危机。其次,这种价格变动导致不少生产者和销售者库存资产(原料和成品)减值,在钢铁等原料消耗较大的行业,这种冲击已经相当明显。第三,大规模的资产减值不仅冲击 金融 市场,而且损害这些实质经济部门企业的融资能力。
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加大
中国是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中国连续10多年名列世界反倾销最大对象国就是典型的例证。而经济萧条通常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温床。大萧条期间,美国通过《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引起各国竞相报复,把全世界拖进了贸易保护与贸易萎缩的恶性循环之中。不错,正是为了避免重蹈《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之覆辙,当次贷危机因雷曼倒台而陡然升级之后,从世贸组织管理层,到亚太经合组织(APEC)首脑会议,无不强调不可诉诸贸易保护主义。但这种强调从反面理解,正恰恰表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风险不可忽视。在此次危机中,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纷纷加大出口激励措施的力度,本身就提高了贸易摩擦的几率,2008年岁末之际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一系列举措也预示着中国将面临更大的贸易保护压力。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