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经济学论文:国际油价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

来源: 2017-09-28 23:44

 摘要:国际能源问题的背后是国与国之间 政治 、 经济 互动的博弈过程。而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之一,自20世纪初,就已经渗入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经济中。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进一步使石油被纳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近年来,随着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运行,对供需国家双方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和冲击。 
  关键词:相互依存;石油 金融 化;美元贬值;危机转嫁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起,国际油价的走势开始成为各国能源战略关注的焦点。油价的背后除了世界原油的供需市场,还有各个国家主体之间的力量较量。由于国际市场上的石油贸易主要以美元标价和买卖,因而美国在油价市场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纵观 历史 上的数次油价高企,美国出于能源安全战略的利益需求往往成为推高油价的重要因素。 
   
  一、石油冲击的现实与相互依存理论 
   
  1973年末,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联合采取了一项措施,将石油的价格由每桶2.59美元上涨到11.65美元。这原本属于经济领域的事件,但对世界经济以及政治格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次石油提价实际上是产油国对长期处于经济利益受损的一种反抗式行动。长期控制中东石油的西方七家大石油公司(所谓"石油七姐妹")一直掌控石油定价权,OPEC国家从石油中所得的收人非常有限。这种低廉的油价使西方垄断集团获得超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使产油国的经济 发展 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最终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之际,OPEC成员国对一些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然后又在战争爆发后的第十天,OPEC成员国在西方石油消费国当时没有石油储备可作补救的情况下,自行将油价提升。油价的上涨对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对那些从中东进口石油的西方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更深层的意义上,这是发展 中国 家第一次用经济或资源的力量对发达国家采取有力的行动,因而它反映了经济上的依存是如何转化为政治力量的现实。(王正毅,2003)应当说,石油危机是本属于经济领域的事件,但是无论是传统的政治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都难以全面解释这种新问题,而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就是在这些新问题出现的同时,逐渐形成其理论体系的。 
  1.石油冲击背后的相互依存理论 
  一般地说,依存是指受到外部力量支配或者极大影响的一种状态。石油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地理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它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东石油有很高的进口依存度,所以一旦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经济领域采取行动,就会对西方石油进口国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经济上的影响又会作用到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中,他改变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长期形成的政治依附关系。同时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非军事因素,即利用能源因素等非传统力量与发达国家展开谈判。因此石油冲击的背后实际上体现了,世界经济中在能源领域愈来愈重要的依存关系。 
  2.现实主义理论解释油价波动的局限性 
  如果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国际油价的波动,可能更多的是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出发。资源是战争的起源之一,而战争也是解决国与国家之间因获取资源而引起的政治和经济冲突的途径之一。如果考察自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的几次重要油价波动中可以看出,战争的因素往往不容忽视。 
  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世界石油主产区局势的动荡不安影响着世界石油的价格。但是战争并不是国际油价波动的唯一因素,同时国际制度的协调也力图使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降低。OPEC的目的是如何通过集体行动维护成员国在石油贸易价格变化中的利益。"增产抑价"和"减产保价"交替使用是OPEC的惯用策略。而成立于1974年的国际能源机构(IEA) 的目的则是如何保障其成员国在石油贸易中避免再遭受类似1973年所造成的伤害。IEA已经演变成一个最具权威的能源消费政策咨询机构。 
  虽然国际制度在维系油价稳定的过程中力量有限,但是它提供了分析国际能源议题的一种思路。这种思路强调相互依存与国际机制的重要性,而这些是现实主义理论所忽视的。进一步分析,在解释当前国际油价高位运行的原因时,若完全基于现实主义理论的角度,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当前油价高企的政治经济因素 
   
  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体系风险,波及全球的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三者相互影响且几乎同时发生,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世界经济领域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新划分,使得国际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油价的上涨除了带给石油输出国丰厚的利润之外,同时也使得俄罗斯、伊朗等国从中获利,这些国家利用能源外交的途径,在处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不断扩大其影响力。而此轮油价上涨的进程中,美国作为一个原油进口大国,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关于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学者普遍认为,自美国发起伊拉克战争之后,油价就进入了一个明显的上升通道。 
  高油价带来了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针对油价飙升的原因,各方意见不一。以美国为首的经合组织国家,认为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通过价格管制等政策,进一步刺激了原油需求,从而是推高油价的主因。而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指出国际石油期货的投机行为以及美元贬值才是推高油价的真正原因。学者对油价上涨的解释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一是新兴国家石油需求增长太快;二是供应不足;三是美元贬值;四是资本投机炒作;五是地缘政治因素(邵乐韵,2008)。 
  (一)石油金融化 
  在新一轮石油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与前几次石油供应骤然减少相比,这次石油危机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在供需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这次油价飙升的投机炒作成分更多些。在各国重视能源、争夺能源的大背景下,国际油价显得非常"敏感",从而更易于被各种市场与政治力量无限"放大"。在跨国能源巨头BP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8》中显示,2007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1.1%,略低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但石油价格却上涨了11%,从中可以看到投机行为对推高油价的重要影响力。 
  事实上,回顾2007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过程,可以看到2007年8月是一个转折点。主要的大宗商品价格2007年下半年进入了加速上涨期。代表大宗资源价格走势的CRB指数从2007年8月15日的395,升至2008年7月初的600以上,一年涨幅高达50%(刘涛,2008)。从时间上分析,大宗商品价格的走高与美次贷危机的演变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事实上,自2007年7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在美元不断贬值、全球通胀压力上升、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动荡不定的背景下,国际对冲基金等投机资本为了规避风险,开始把大批资金投向商品期货市场,借助石油、农产品和金属期货等赚取利润和保值。因此,实体经济中具有供求瓶颈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成为了投机资金的青睐对象。 
  从金融学的理论中可以得知,现货市场的价格与期货市场的价格会产生联动效应。而石油期货价格不断抬高的背后,实际上是投机者大量购买石油期货合约,造成巨大的虚拟石油需求的结果。至于那些本身会影响油价的因素,诸如石油消费量增加、美元贬值、地缘政治局势变化等,都被投机者无限地放大,以进一步推高油价。 
  从监管的角度来说,由于 现代 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投机资本可以在共同追逐超额利润的目标下展开默契一致的行动。这种监管上的疏漏客观上造成了对投机者的放任。比如美国对常规交易所的石油期货交易采取严格监管,但对于柜台交易市场的 电子 盘交易并不负责,这些漏洞都有可能助长投机行为的产生。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