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逃税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内容 摘要:税收制度是政府调节公共物品的人际关系确定的一项准则,逃税 问题 是纳税主体在现行税收制度下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公共物品产权不清和税收制度不完善是逃税问题存在的根源。
关键词:逃税问题 税收制度 产权
逃税的界定
(一)地下 经济 与逃税问题
(二)逃税的特征
公共物品不同于私人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意味着增加一个消费者而增加消费而发生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在消费某一公共物品X时是互不干扰的,每个人都能享受整个X而不是一部分X所带来的服务。非排他性意味着如果一种物品被提供之后,没有一个家庭或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该物品的过程之外,或者,为排除某人消费该物品而需付出的代价是无穷大的。非排他性还意味着即使某种公共物品对于某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必要的,但他也别无选择,只能消费这类服务。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公共物品产权不清。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意味着,任何个人都会因为无法排除他人消费而获得公共物品的完整产权。形式上的政府占有使相关利益主体不清晰。所以,公共物品的产权难以进行清晰界定。
综上所述,公共物品本身所具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导致公共物品产权不清,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成为难题,这便是逃税问题存在的根源。
逃税问题的症结
逃税问题说明了政府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索取税收作为代价,有人逃避税收不愿意付费,公共物品的交易不能够顺利进行。这主要是因为公共物品交易存在高昂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主要是由公众和政府之间供求信息不对称引起的。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