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恶性淋巴瘤5例的临床分析
【关键词】 甲状腺炎;甲状腺恶性淋巴瘤
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甲状腺内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与桥本甲状腺炎密切相关,临床很少见。1993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恶性淋巴瘤5例,现报告并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例患者中,女4例,男1例;年龄35~65岁;首发症状均以颈前区肿块首诊,均有在原有甲状腺弥漫性肿块的基础上肿块突然增大的临床表现。颈部超声检查均提示甲状腺实质性占位;同位素测定2例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减退,5例患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均明显增高。临床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5例患者均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治疗,肿块触诊均质地较硬,边界欠清,活动度稍差,4例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1.2 诊断 5例患者均行穿刺细胞学检查;3例行甲状腺手术者术前穿刺细胞学检查仅提示找到异型的淋巴细胞,最后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诊断;2例行颈部肿大淋巴结切取活检术。3例行甲状腺手术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行淋巴结切取活检者1例为霍奇金病、1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1.3 手术及术后治疗 3例行甲状腺手术者中1例行单侧甲状腺全切除术;2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其中1例同时行改良式颈部淋巴结清扫术。2例通过颈部肿大淋巴结切取活检获得诊断。1例术后放弃化、放疗,其余4例术后均行CHOP方案化疗6个疗程,3例化疗完成后完成1疗程放疗。
1.4 术后并发症及随访 1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及一过性手足抽搐,经相应治疗后症状缓解,其余2例未出现手术并发症。5例病人随访时间分别为6个月~10年,1例术后放弃化、放疗者于术后1年内死亡,另4例患者中3例术后5年余出现全身广泛转移而死亡,但1例霍奇金病患者健康生存已达10年,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
2 讨论
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占结外淋巴瘤的2.2%~6.5%,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2%左右,多见于中年以上女性病人[1]。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属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常发生于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基础上[2],文献报告桥本病中有5%发生恶性淋巴瘤。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绝大多数来源于B细胞系,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少数来源于T细胞系,为霍奇金病。
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桥本病患者出现甲状腺结节性肿块或双测弥漫性肿块并迅速增大者应高度重视,晚期可出现周围组织压迫症状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和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等,颈部淋巴结多有明显肿大。本组5例病人均于3个月内甲状腺肿块迅速增大,4例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或低于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多明显增高。术前诊断困难,甲状腺B超、CT及核素检查均无法作出定性诊断;穿刺细胞学检查对发现"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并发淋巴瘤没有较大价值,因为二者在穿刺小组织中鉴别非常困难,容易造成漏诊,确诊多依赖于甲状腺或淋巴结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桥本病并发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应采用以手术为主并辅以术后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手术应完全切除肿瘤,单侧者应行患侧及峡部切除加对侧大部切除,双侧肿瘤需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应一并切除,有淋巴结转移者需行淋巴结清扫术。在桥本病的基础上行根治性手术,术后患者均不可避免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并予以口服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各种类型的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对放化疗均高度敏感,尤以霍奇金病放化疗疗效最好,本组病例中1例霍奇金病患者通过淋巴结切取活检获得诊断后未行甲状腺手术,单纯化疗+放疗即已存活超过10年。有研究报道,明确诊断后行放、化疗即可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3],手术治疗并不能延长生存期,但笔者认为术后辅以放、化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早期彻底的手术治疗配以有效的放、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