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地震灾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研
地震灾害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直接或间接对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有研究发现,由于初中生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全,心理防御能力低,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高危人群[1-3]。目前,针对灾后初中生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灾难的中长期影响,但对灾后早期的急性应激反应研究较少。本研究作者以及其他队员利用开展心理应急救援的机会,在芦山地震 2 周后,对四川省芦山县地震灾区的284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调查,为制定及时、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 · 20 芦山地震 2 周后,选取芦山灾区 1 所简易板房中学的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295 份,回收有效问卷 284 份,其中初一100 人、初二 107 人、初三 77 人;男生 150人,女生 134 人;年龄 12 ~ 17 岁,平均(14.44±1.16)岁。
1.2、测评工具 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共20个条目,主要调查焦虑、抑郁和躯体不适等灾后容易出现的心理体验。每个条目 2 点计分,以"是"(1 分)或"否"(0 分)作答,最高分 20 分,得分越高表示精神失调症状越突出。
1.3 方法 由受过统一培训的心理救援队队员(精神科医生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担任调查员,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利用学校的班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并讲解问卷调查的目的和填写方法。学生根据统一指导语填写问卷,现场填好后当场回收,自愿参与,随时可以退出。本研究的评分标准是SRQ评分≥8分者提示心理问题突出需要进行干预。
1.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SRQ-20 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十个问题依次是你是否感觉不安、紧张或担忧(67.3%);你是否容易疲劳(66.9%);你是否感觉不快乐(65.1%);你是否易受惊吓(54.9%);你是否发现很难从日常活动中得到乐趣(53.2%);你是否发现自己很难 做决定(51.8%);你是 否睡 眠差(44%),你是否什么时候都感到累(41.9%);你是否食欲差(33.1%);你是否思维不清晰(32.7%)。
灾区初中生SRQ-20总分≥8分的阳性检出率为 48.2%。灾区初中女生的阳性检出率为 61.2%,明显大于男生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05,<0.01);灾区初中男生在 SRQ-20 得分([6.69±4.12)分]低于女生([8.39±3.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8, < 0.01)。
灾区初一学生的阳性检出率43.0%,初二学生的阳性检出率 49.5%,初三学生的阳性检出率 53.2%,阳性检出率随着年级依次递增,但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94, > 0.05)。灾区初一学生 SRQ-20 得分(6.78±3.62)分,初二学生 SRQ-20 得分(7.77±4.28)分,初三学生SRQ-20得分(8.04±4.21)分,SRQ-20得分随着年级依次递增( =3.05, <0.05),初三学生得分大于初一学生( =2.91,<0.05);初二学生得分大于初一学生,初三学生得分大于初二学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 0.05)。
3、讨论
急性应激障碍,又称急性应激反应,是指人们对突发的强烈应激的一种反应,一般在应激发生之后出现,但不超过4周,此项调查是在灾后 2 周进行,正处于急性应激反应期。国外研究表明急性应激障碍是早期 PTSD 最显着的预测因素[4],对后期的心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使用SRQ-20 作为急性应激反应的筛查工具,发现震后 2 周 48.2%的灾区初中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这与温圆圆等[5]报道汶川震后 1 个月灾区中学生 PTSD 发生率为 44.3%一致。本研究发现,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依次是感觉不安、紧张或担忧(67.3%),容易疲劳(66.9%),感觉不快乐(65.1%),易受惊吓(54.9%),很难从日常活动中得到乐趣53.2%)等,这些心理问题主要反映了焦虑、抑郁及恐惧等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地干预,则会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严重者可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障碍。SRQ -20 的阳性检出率表明了人群受到心理影响的范围,SRQ -20 得分的均数则说明受到影响的程度。本次调查显示,女生在心理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上均高于男生,这与汪向东等[6]的调查结果相似,可能是由于男女之间的生理特点、性格特征和情感体验等方面存在差异所致。提示在采取相应心理干预措施时,女生是重点关注的对象。
本研究表明,灾区初中生的SRQ-20得分和阳性检出率均随着年级升高而依次递增,其中初三学生 SRQ-20 得分大于初一学生( < 0.05),这说明初三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这可能与初三学生除了要承受地震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创伤,还要承受中考的压力有关。
综上所述,地震 2 周后芦山灾区初中生存在比较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制定科学的心理干预计划,在具体措施中应特别关注性别和年级间的差异。不足之处是限于主客观条件,未对灾区初中生今后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阳性率以及发展情况进行长期追踪研究。
参考文献:
[2] 向莹君,熊国玉,董玉强,等.汶川地震灾区1960名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17-20.
[4] Soldatos CR, Paparrigopoulos TJ, PappaDA, et al. Early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relation to acute stress reaction:an ICD-10 study among help seekers fol-lowing an earthquake[J]. PsychiatryRes,2006,143(2/3):245-253.
[6] 汪向东,赵丞智,新福尚隆,等.地震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J].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