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抑郁、心理弹性在应激和自杀倾向间的作用机制
自杀是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杀倾向(Suicide Inclination)的定义为:个体有体验自杀行为的动机及趋势,个体由于某种原因打算自杀或准备实施自杀行为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持久性、隐蔽性、广泛性和偶然性,它是自杀已遂之外的其他一切与自杀有关的现象,包括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1]。据美国大学健康协会(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在过去 60 年里,青少年的自杀率增长了3倍,已经成为导致15-24岁人口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成为导致大学生死亡的第三大原因[2,3]。另有数据显示,多达50%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自杀意念,他们中的8-15%采用不同的方式实施了自杀行为[4]。因此,大学生是自杀倾向的易感人群,探讨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或称作"精神压力",即一个人在觉察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各式各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5]。它是一个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最为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6]。应激生活事件同抑郁症和抑郁症状显着相关[7],大约有20%-25%的个体由于经历了强烈的应激事件发展成抑郁[8]。而以往的研究也证明,抑郁又能显着预测自杀倾向[4]。此外,有研究显示,应激同自杀意念显着相关[9,10],应激强度大是自杀的危险因素[11]。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抑郁情绪在心理应激和自杀倾向间起中介作用。
然而,众所周知,并不是全部抑郁的个体都自杀了,这说明有保护因素调节了抑郁和自杀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心理弹性),但在以前的研究中,心理弹性却被忽视了[12]。心理弹性(Resilience)是个体在经历重大应激事件后,能够帮助个体从这些应激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创伤中恢复到应激前功能状态的人格特质[13]。积极情绪、认知灵活性、意义建构、积极应对都是心理弹性的一些方面,心理弹性对保护个体、减少抑郁的负面影响有重要的作用[14]。但是,当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低时,却无法保护个体、减少抑郁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心理弹性在抑郁情绪和自杀倾向间起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探索抑郁情绪、心理弹性在心理应激和自杀倾向间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得出以下的假设:在心理应激对于自杀倾向的影响中,抑郁情绪起中介作用,即心理应激通过抑郁情绪影响大学生的自杀倾向,心理弹性并在其中起调节作用,四者之间是有调节的中介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北方和南方各取一所高校,随机选取全校选修课堂,发放问卷85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713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3.88%。其中,男生342人,占总人数的47.97%,女生362人,占总人数的50.77%,缺省9人,占总人数的1.26%。被试年龄在17-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25(SD=2.89)岁。
1.2 工具
1.2.1、心理应激量表 采用梁宝勇和郝志红[6]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该量表包含85个项目,每个项目从"极小"到"极大"7级评分。所有的项目又分为学业分量表、生活分量表、发展量表、社交分量表、家庭分量表、生活事件分量表以及日常琐事分量表,项目的总分表示个体所承受的总的心理压力,总分越高,表明个体所承受的总的心理压力越大。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9。
1.2.2、抑郁自评问卷 采用Zung[15]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该量表包含20个项目,每一条目相当于一个有关症状,按照从"偶尔或从无"到"经常"4级评分。项目的总分越高,表明个体抑郁情绪越严重。
1.2.3、心理弹性量表 采用梁宝勇和程诚[13]等编制的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该量表包含30个项目,每个项目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4级评分。项目的总分越高,表明帮助个体从逆境、灾难、丧失或威胁等重大应激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创伤中恢复过来的心理特质的水平越高。
1.2.4、自杀倾向问卷 采用郑爱明、陈图农和朱婷婷[1]等编制的大学生自杀倾向问卷,来衡量个体是否有自杀倾向。该量表包含34个项目,每个项目从"从无"到"经常"4级评分。项目的总分越高,表明个体的自杀倾向越严重。
1.2.5、控制变量 研究中控制了可能对研究变量产生影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如被试的性别、年级、父母婚姻状况和是否是独生子女。人口统计学变量的量化方法为:"性别"变量定义为:1为男,2为女;"年级"变量定义为:1为一年级,2为二年级,3为三年级,4为四年级;"父母婚姻状况"变量定义为:1为良好,2为一般,3为较差,4为离异;"是否独生子女"变量定义为:1为是,2为否。
1.3 数据整理与分析
问卷回收后,删除不认真作答的问卷,对有效问卷依次进行编码,在SPSS16.0中录入和分析问卷,在AMOS17.0中验证模型的拟合度。
2、结 果
2.1、大学生自杀倾向的现状特点
根据郑爱明[1]等人设计的自杀倾向问卷,总分≥76分为高分组,判定自杀倾向明显;52分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