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社会学论文:劫机犯罪预防中的民航内部危机防控

来源: 2017-06-30 16:33

   目前针对乘客劫机案件的反劫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对于民航内部人员,尤其是空勤人员亲自策划并参与的劫机犯罪的防控策略却少有涉及。而如何防控因劳资纠纷和心理疾病导致的民航安全隐患却是民航安保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发生在1998年10月28日的国航机长袁斌劫机案以及发生在2008年3月31日的东航云南分公司飞行员返航事件都是由于劳资纠纷,管理层和一线员工之间存在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处理而采取的一种不理智的、违法或者违规的行为。所幸的是这两起事件并未导致人员伤亡,但民航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内部矛盾如果得不到解决,势必会成为空防安全的潜在危险。一旦不可调和,类似于袁斌案和东航返航案这样的事故征候将演变为灾难性事故。
  目前,反劫机的防控对象往往仅限于乘客,而忽视对民航内部员工作案的预防和管控。问题恰恰就在于民航内部员工一旦实施或者参与劫机犯罪,其成功率将远远高于一般乘客。这些内部员工包括机场安检人员,飞行员、乘务员、安全员等空勤人员,机务人员等等。笔者了解到,空勤人员由于工作安排和薪酬问题,对所在公司产生对立情绪的不在少数。而公司管理部门针对内部矛盾,要么放任不理,要么采取简单甚至粗暴的压制手段。实为内部不稳定因素,对飞行安全和民航安保来说,是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它的不易察觉性和高成功率性,是对民航安全的极大挑战。
  民航管理部门和航空公司要关注一线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防止内部人员实施或参与劫机犯罪,做到内部危机的有效化解和防控。为此,笔者提出以下观点: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去行政化来达到去除公司内部官僚体制带来的问题。改革薪酬制度,合理完善企业一线员工的福利制度,保障员工的各项合法权利。对于管理层,要建立起一整套监察和考核的长效机制,避免因为权力过大导致决策失误引起的劳资纠纷。航空公司和机场内部需要畅通言路,完善沟通渠道,及时发现和解决矛盾。笔者了解到很多航空公司内网的总裁信箱如同虚设,不少基层员工通过与直管领导沟通后,问题仍得不到解决,转而希望通过直接向总裁报告的方式来寻求解决办法。但是总裁信箱的管理者往往是总裁办公室的助理或者秘书,员工发送的电子邮件根本无法转到总裁手里,沟通渠道就此中断。要解决这个问题,总裁可以设立一个特定时间亲自处理邮件,并设置专用热线手机号,倾听并适时地解决基层员工提出的问题。
  由于飞行员面临的信息加工要求和心理负荷越来越大,心理或精神问题也成为空勤人员在遇到突发矛盾时做出不理智行为,从事劫(炸)机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潜在威胁。因此,飞行员、乘务员和安全员等空勤人员的心理健康对于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目前针对现役空勤开展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规律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马文洁等研究表明:乘务员这一特殊群体与国内正常成人相比,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有的空乘人员表现有中度以上的心理症状,主要集中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恐惧、偏执等因子上。梁朝晖、阮福金等研究结果显示,民航飞行员与国内正常成人相比较,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强迫症状、躯体化、抑郁、敌对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上。
  民航空勤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承担着异乎寻常的压力,尤其是近几年恐怖主义等劫机事件频频发生,更使得飞行员和空保等空勤人员的压力感倍增。再加上社会支持、他们本身的个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空勤人员的心理状况日益堪忧。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空勤人员的工作环境空间相对狭小,空气不流通,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在1万米左右,高空缺氧,再加上他们还不同程度地承受着噪音污染,这些都严重影响着空勤人员的身心健康。高空作业及事故频发带来的"危险性"近年来,由于劫机事件的发生以及人为操作失误等因素导致的空难数量的上升,使得空勤工作被披上了"危险"甚至是"高危"的外衣。虽然空难不是天天发生,但是空难一旦发生其造成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就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就加剧了人们对这种危险性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一旦长期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作息时间不规律,精神紧张的状态,身体免疫力就会降低,反应会变得迟缓,人会变得情绪化,严重的会患上心理疾病。空勤人员,尤其是飞行员的高空失能与以上心理状态有直接的关系。
  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之间存在着联系,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个性特征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赵国秋等研究证实,外控性强的人更难应付紧张的生活环境,较少地投身社会活动,正性情感少,负性情感多,精神症状多,心理健康水平也就相对要差。还有研究表明,外控性强组工作冲突、工作前景、社会支持、躯体抱怨评分高于内控性强组,而提升机会、决策参与、工作责任、应付策略、自尊感、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卫生评分则低于内控性强组,说明外控性强者较内控性强者经历更多的紧张。
  马文洁等人曾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对空中乘务员的个性特征做了调查。结果显示:空中乘务员具有明显的外倾性人格特征,49.52%的空中乘务员表现为明显的外倾人格特征,其原因有可能是在招收空中乘务员时的一个无意之举,也可能是在工作中不断锻炼和培养的。他们的研究进一步指出空中乘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他们的个性特征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精神质和情绪性都对心理健康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对空中乘务员的个性特征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表明,个性特征确实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李静等人研究指出"内外控制倾向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内控倾向者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外控倾向者。心理控制倾向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它在心理健康中是很重要的一个调节因素,控制倾向会决定一个人的内心状态,会影响个体在应激过程中的认知评价,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n,M.)和罗森曼(Roseman,R.H.)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了A-B型人格的概念。他们发现许多冠心病人都表现出一些典型而共同的特点,如:雄心勃勃,争强好胜,醉心于工作但是缺乏耐心,容易产生敌意情绪,个性急躁,求成心切,善进取,好争胜,常有时间紧迫感等等。他们把这类人所表现特点的性格称之为A型人格,而与之相对应,有的人个性随和,生活较为悠闲,对工作要求较为宽松,对成败得失的看法较为淡薄,这类人所具有的性格特点被称之为B型人格。此种性格的养成,显然与个体的工作环境和性质有关。空勤人员常年面对的是行色匆匆的各地旅客,而且其工作性质需要他们快速及时地应对各类问题。长期的高压环境导致个体的精神做出无意识的被迫的适应――以改变自身人格特征从而适应高压环境来避免体会到压力过大带来的焦虑感。但是心理超速并不意味着身体同样可以接受这种状态,类似于计算机的超频,长期高负荷运转,即使表面看来一切正常,实际对于"硬件"损害极大。在心理学上,这成为了心理因素可以导致躯体患病的典型证据。在此后的时间里,"心身疾病"越来越为现代医学学者所关注。数字统计显示,城市医院中接近1/3就诊患者的健康问题可以归结为心理因素所致。
  黄希庭把社会支持界定为:情绪支持,如共鸣、情爱、信赖;手段支持,如援助;情报支持,提供应对情报;评价支持,提供关于自我评价的情报。Wellman和Wortley则认为社会支持包括:情感支持、小宗服务、大宗服务、经济支持和陪伴支持。Cutrona和Russell(1990)将社会支持区分为情感性支持、社会整合或网络支持、满足自尊的支持、物质性支持和信息支持。从社会资源来看,它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这种分类强调个体对来自各种社会支持来源的理解和领悟。以社会支持维度为出发点的分类,可以分为认知支持、情感支持、行为支持,认知支持指提供各种信息、意见与知识等;情感支持指安慰、倾听、理解及交流等;行为支持指实际的帮助行动。
  夫妻的性格相容性(charatercompatibility,CC)是社会支持的一个重要体现。娄振山等的研究表明,飞行员的夫妻性格相容性和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相关。他们指出,飞行员的夫妻性格相容性越低,则夫妻双方的心理越不健康。"表现为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越明显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麻烦,同时飞行员也易出现躯体不适症状。"同时,该研究者结合长期开展飞行员心理咨询工作的相关经历,发现婚姻家庭问题是困扰飞行员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占整个来访者的一半还要多。
  Brown和Biricy指出生活事件是"在一般意义上容易引起许多人的情绪失调,并经常涉及危险、或健康状况与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或涉及到重大的成功和失败的事件"。Holmes和Rahe研究指出,生活事件是指"它们的出现或是预示、或是实际需要个体的生活方式作重大改变"。也有人认为,"生活危机是涉及到遭受痛苦或需要转变角色的体验"。我们不难发现,在上述生活事件的概念表述中凸显了"变化",也就是说,这些客观的事件对于经历者来说意味着生活事业等方面的重大改变。因此,笔者认为,生活事件是指个体生存环境重大的、有特殊意义的变化。
  孙娜,张阳阳通过研究得出,在生活事件的五个维度中生活条件等三个维度对空勤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极为显著的相关。生活事件还对社会支持系统等存在显著影响。娄振山等认为"当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构成了生活事件生活事件是家庭不幸的导火索。即使妻子在学习、工作经济方面都很好,但也可能因为丈夫对其行为方式的不满而带来精神压力。"王大妹等研究得出生活事件对飞行人员的身心健康有显著影响。对于空勤人员这一特殊职业来说,会面临更多的生活事件。而工作上的风吹草动极易引起空勤人员内心的波动。梁朝晖,阮福金等通过在待遇改革前后对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的研究得出待遇改革这样的生活事件对飞行员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影响。东航返航事件发生后,国内某航空公司的法律事务部负责人表示:"飞行员因为薪酬跳槽的是少部分,更多的是由于感情因素,例如子女读书、配偶两地分居、或与上司不合、不满工作环境,所以他们会转投能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航空公司。"
  民航空勤人员心理压力过大,心理问题突出,直接导致身体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的下降,甚至会导致飞行中的各种失误。因此,各级领导要切实将民航空勤人员的心理问题纳入议事日程,切实把关心和爱护民航空勤人员摆在突出位置。民航空勤人员的心理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对民航员工的心理问题放任不管或者存在侥幸心理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各级民航机关和民航企业需要提高心理咨询机构的效率和完善心理咨询机制,培养一批有能力的,民航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如此方能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来解决空勤人员的心理问题,将民航空勤人员因心理问题参与或实施劫机犯罪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此外,民航部门的心理学专业人员缺口较大,而从人员管理到心理疏导,从危险评估到发现内心问题,都需要懂心理学知识的专业人员。所以,有必要借构建心理咨询机构的同时,组建一支心理学专业人员组成的队伍。对民航心理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培训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二是了解并能使用心理测量的方法;三是学习并掌握心理咨询的方法。职业的性质要求民航空勤人员,尤其是飞行员要具备相应的心理素质,比如在个性特征上要突出稳定性和内控型等,所以加强招飞心理选拔,根据要求选拔具有情绪稳定、适应性强、乐群等适合飞行职业要求人格特征的人员加入到飞行学员队伍。同时,空勤人员的很多专业素质还需要通过专业训练来得到提高。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