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论文:软件工程管理方法探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软件开发的速度和质量要求都有了很大提高。遵循软件开发的规律,严格按照有关软件工程的国家规范进行开发,改变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形成流水作业,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有效方法之一。为尽可能在各方面力量有限的情况下,缩短与发达国家软件开发管理上的差距,探索一套较为可行的软件工程管理方法是十分有意义和必要工作。
1987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应美国联邦政府的要求,研究出了一种用于评价软件承包商能力并帮助其改善软件质量的方法,称为CMM(Capability Maturigy Model)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目前,CMM认证是国际上软件企业成熟度等级认证的重要标准,它分为五个级别。一级初始级:工作无序,项目过程常放弃原来规划,进度、预算、功能、质量不可预测。二级可重复级:过程制度化,初步实现标准化,可重复以前成功项目的环境与条件;三级已定义级:开发过程,均实现标准化,文档化;四级已管理级:过程定量化,可预测过程和产品质量趋势和实现项目产品和过程的控制;五级优化级:过程可自发不断改进,可取得过程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佳方法。
目前,全球软件组织CMM成熟度情况(统计限于申请CMM认证的企业)51.1%一级,28.9%二级,15.7%三级,3.7%四级,0.6%五级。而在今年国内才有第一家通过CMM二级认证的企业,表明了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软件开发部门的差距是很大的。
通常软件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维护。现以目录方式在计算机上建立软件生命周期树结构。在问题定义目标下,书写"问题定义文档",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即关于问题性质、系统目标和规模等。在可行性分析目录下,书写"可行性分析报告",明确"对于问题定义阶段所确定的问题有没有可行的解决方法",进行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主要明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标系统必须做什么"在该目录下,为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子目录,每个目录下有相关的各种图表,以备修改和审查。在概要设计目录下,分为结构框图,模块设计说明,数据库和数据文件三个子目录。在详细设计目录下,包括四个子目录:程序流程图、源程序、程序说明、帮助文件。在测试目录下,分为三个子目录,包括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集成测试和接收测试。各测试目录中保存作相应的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
经过近30年的软件工程实践表明一种好的软件工程管理方法可以为软件开发过程从头到尾提供一整套提高效率的途径。它为随后的整个软件工程带来好的结构,好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我们的软件开发实践也表明,按上述方法系统管理人员和程序设计人员的分工明确,一个系统完成后,软件文档也相应建立起来。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