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加强基础研究投入,为经济注入“强心针”
无论从历史数据来看,还是以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情况来判断,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放缓周期。造成此轮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周期性因素,又有结构性因素,同时杂糅了诸如初次分配结构扭曲、各种"红利"正在消褪以及劳动生产率降速等各种因素。我国政府正在努力采取多种手段来对抗经济增速放缓周期,其中科技创新尤为重要。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正在加大科研投人,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以期把自身从危机的阴霾中拉出来,重振经济。各国之所以均重视以科技创新对抗经济周期性下行,是因为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各国经历了若干次经济波动,均在低谷时期伴随着新的企业家群体、企业群体乃至新型产业的诞生和发展,带动整个经济增长步入下一个繁荣周期,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笔者认为,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应该成为政府通过科技创新对抗经济下行的第一发力点。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基础研究中每一个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产生巨大而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人类历史上三次重大科技革命都强烈地依赖于基础研究的突破:第一次技术革命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这与近代力学、热力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电力的应用,这是电磁理论突破引发的成果。第三次技术革命是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这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基础理论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只有在基础研究方面拥有扎实功底和重大建树,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有所提升,在全球经济分工中才能拥有主动地位和话语权。
但基础研究前期投入成本高、周期长,这对以逐利为主要目标的企业而言是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去从事的,所以国家必须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投人力度,并将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性支持相结合,即在加强竞争性项目经费投入的同时,也加大对开展基础研究的基地和科研人才的稳定资助,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以及科学研究中心等基地的建设费、运行补贴以及设备更新费用的投入,使得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能够排除后顾之忧,自行开展研究周期长、探索性强的科研工作,促进拥有自创性的科技成果产生。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