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经济新闻采写基本方法初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掌握现代经济知识、了解经济活动规律,以此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中,经济新闻开始不断发展壮大。所谓经济新闻,是传递人类社会最新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趋势的信息,反映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进行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的报道。具有专业性较强、非事件性新闻占主流地位、更多地运用主观解读方法报道新闻等特点。
经济新闻采访与写作,除了必须遵从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规律外,作为具有鲜明的经济特色的专业性新闻报道,经济新闻的采写还要坚持以下六条基本原则:①准确把握经济新闻的价值,扩大报道领域;②注重经济新闻的现实性;③强化经济新闻的服务性;④注重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统一;⑤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统一;⑥采写要"以人为本"。对于一名经济新闻报道者,除了要具备普通新闻记者所需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修养之外,还要熟悉与正确把握相关经济、政治政策,并具有完备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新闻业务技能。那么,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又有哪些基本方法呢?
一、新颖、独特的新闻视角
同一新闻事件,因为所站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当各种干涩数据,专业术语、名词,春种秋收等循环往复的经济活动使读者的阅读兴趣骤降时,如何变枯燥的经济活动为生动的经济新闻,新颖、独特的新闻视角就显得不可或缺了。
1.另选角度、避免重复
对于同样一个事实,我们可以从接触、观察、解剖事实等角度对其进行挖掘,另选角度,避免重复性,力挖独家新闻。例如,反映邮电建设成就的通讯《你我他相距好近》,将"取景框"对准了电话号簿,从号薄的由薄变厚、个人电话增多等方面反映了邮电的发展步伐,这个精彩的事实把全文支撑了起来,使抽象的说明具体、生动而且形象。
2.显现新意、避免一般
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习以为常的经济事件、经济生活和经济现象,当按照寻常角度报道时,难免显得一般化。例如,苏州东吴丝织厂严把质量关、产品畅销国内外。英国查尔斯王子结婚特地选用东吴丝织厂的塔芙绸。从严把质量关人手报道也行,从畅销角度报道也行,但《人民日报》选用查尔斯结婚为角度,其他作背景。这样报道这家企业产品质量好、畅销国内外就十分形象。
二、发掘新鲜题材
春种秋收、产品从原料到成品、各经济政策出台……经济新闻,年年采写、月月采写、日日采写,许多题材都反反复复写过了,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如何发掘经济新闻的新鲜题材呢?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多从没有或较少报道的领域捕捉题材。例如,90年代时我们报道市场经济,多从商品经营方面进行采写,资产经营领域却较少涉及,1996年1月8目《文汇报》的一篇报道《卖掉一家百万利润厂换得三家现代化企业》就捕捉到了资产经营这一新鲜题材。②多从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角度寻找题材。③多从市场切入搜寻题材。④多从群众关心的事物中发现题材。⑤多从平常的不起眼的事物中寻觅题材。
三、强化平民化的报道取向
平民化就是大众化。也就是要把专业性较强的经济新闻写得能让普通大众读懂。无论是关注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着重进行重要政策解读,同时关注产业发展、国际经济以及市场变化和经济界知名人士的财经专业报刊,还是面向所在城市的市民,从百姓视角来透视经济事件,以此来反映、服务市民生活的都市报的相关经济报道,都应当走平民化道路,融入读者之中。
经济新闻要想做到平民化,首先,就要学会视角下移,从普通百姓的角度来看待经济现象、经济动态和经济事件。如果国家出台了某项经济政策,我们不应当只想到这是一条新闻信息,而要想一想普通百姓对这项政策会怎么看,它会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此外,在选题内容上尽量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要知道,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而经济收入、日常生活和消费这些柴米油盐是老百姓普通生活中的最重要的内容,这些,应当是我们报道的重点。
《上海经济报》的记者在参加市环保会议时,听到了综合整治苏州河的规划,提炼出苏州河有朝一日变清的信息,就利用这个为群众所关心的信息写出报道《2010年观光旅游:去苏州河!》,把环保会议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使读者愿意读下去。再如,针对国家调整消费税,提高大排量轿车、实木地板等的税收,《成都商报》在对该调整信息进行报道介绍的同时,并没有大肆宣传,而是视线下移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如《地板价格可能大幅上扬》等,从老百姓的视角人手,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取得的效果也比枯燥的政策信息要好得多。
四、讲好故事、写好新闻
在英语中,"新闻"就是"故事"(story)。从某种意义上说,讲好故事,就能写好新闻。在这方面,《华尔街日报》最有发言权。作为全球最有影响的财经日报,《华尔街日报》"讲故事"的方法在财经新闻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并广受模仿。
《华尔街日报》式的文章。在结构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①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②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新闻推到读者面前;③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④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
此外,记者在"讲故事"的时候,也要"会讲",即在写作的时候做到清晰、简洁、生动,为此,记者在写作的语法、文字、引语、数字等的使用方面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少一点数字、多一点直接引语、充分利用新闻背景等。
要想充分、合理地利用新闻背景,我们要学会运用新闻背景深化和烘托新闻主题;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作用影响,充分展示新闻的内涵;同时,借助背景材料表达记者的观点;此外,也可以运用新闻背景来解释党的政策,诠释专业术语、概念,传播知识,帮助读者完整地理解新闻的内容和意义。但在运用新闻背景的时候,新闻记者也要注意避免以下四类问题:①从久远写到现在,把过去当主体;②过于格式化,导语之后便是背景;③过于繁杂,形成"背景山";④可有可无。
当然,经济新闻报道的采写并非千篇一律,其写作方法也各种各样,在此不能够一一列出。以上所示的一些关于经济新闻采写的基本方法,希望能对记者在实际的采写过程中有所帮助、启发。参考文献:
吴玉兰:《经济新闻报道》;张柏兴、汪宗保、龙长征:《专业新闻报道》;肖曜:《角度独特呼之即出--写活经济新闻浅探》,《新闻前哨》;张柏兴、汪宗保、龙长征:《专业新闻报道》;吴培恭:《多发掘经济新闻的新鲜题材》,《新闻爱好者》;方琦:《经济新闻实务》;胡润峰等:《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谷伊宁:《红花还须绿叶扶--浅谈经济新闻的背景写作》,《新闻前哨》。开心一刻
1.一客户拿了一张现金支票来柜台取现,一同事对他说:"先生,请您在小写金额前挂个羊头,谢谢!"(指写个人民币符号)那客户在支票上写?足足五分多钟,然后一脸严肃并慎重地将支票从柜台外递过来,那客户居然在金额前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羊头!顿时整个柜台乐翻了。
2."你这车开得太可怕了。"我对妻子说。"你也太夸张!"她不满地说,"也没有差到那种程度响!"我摇了摇头,深吸了一口气,打开车门,游了上去。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