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经济学论文:强化基本保障与促进消费和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来源: 2017-08-17 11:28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情况,系统总结了造成居民消费倾向低下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通过强化基本保障,从而有效提高居民消费支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对强化基本保障的重要性进行了系统论述。 

  关键词:消费支出 经济发展 基本保障 
   
  一、研究背景 
  自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江泽民(1998)同志指出"要把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大措施",中央决论文联盟Www.LWlm.com策性会议和文件首次鲜明提出扩大消费需求之后,"十五"计划(新华社200,1)、"十一五"规划均大张旗鼓提出"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对扩大消费作出部署,特别明确提出"使居民消费率提高到50%左右"(新华社,2006)。"十二五"规划开篇明义要求转变发展方式,要"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新华社,2011)。 
  这些措施和目标,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理想效果。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目前居民消费率全球平均为61.5%,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57.5%,中国大概是35%左右,是一个明显偏低的水平,距离国家规划设想的"50%"的目标相距甚远(吴敬琏,2006;林毅夫等,2008)。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调查报告(2011),虽然居民收入情况向好,但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14.2%倾向于"更多消费",这是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低值。与此同时,居民储蓄持续创下新高。"十二五"规划不惜笔墨对扩大消费需求重彩书写,开局之年却遭遇居民消费倾向创12年来新低,需要系统的加以思考和研究。 
  二、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消费启而不动,问题是否出在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所作的统计分析表明,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280 元增加到19109元,年均增速为11.8%;同期居民人均消费增速为10.4%,低于收入增幅。从支出占收入比重分析,2000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为79.6%,2010年为70.5%,当期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居民的收入和余钱都在不断增加,那为什么消费倾向还是下降呢?影响消费的核心问题不在于当期支出或收入,而在于未来支出和收入的预期,关键取决于支出预期的强烈程度。由于绝大多数普通人属于风险厌恶型,对于未来收入,预期通常趋于保守;对于未来支出则表现出强烈的规避风险的倾向,产生预防性储蓄行为。然而,不确定性风险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存在,有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严重经济危机。为什么在我们这样一个蓬勃增长经济体内的居民比发生经济危机的地方的居民更不愿意消费?是什么让我们每个身处其中之人倍感压力,面对日益增加的收入也无法扩大消费呢? 
  我国消费启而不动的根源在于,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四大基本保障不足,导致支出预期强烈,这是抑制消费扩大的主要因素。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老有所养,是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保障。近年来,各种有关社会压力的调查都反映,国民压力的矛头集中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四个方面。它们有三个共同特征: 
  (一)支出总额巨大 
  住房支出:通常用房价收入比衡量,负担适中的标准通常为3-6左右,而我国城镇普遍超过12甚至更高。在城镇购置住房的家庭通常模式为父辈支助+银行按揭+个人供贷,按国际惯例房贷月供超过月收入三分之一是警戒线,而2009年按揭住房借款人月供超过月收入的平均比重为34.2%。医疗支出:普通感冒要花费上千元,小手术上万元,大型手术数万到数十万,恶性疾病倾家荡产。教育支出:中小学择校费、补课费、兴趣班费,大学每年学费普遍超过万元。养老支出:目前更多地表现为医疗支出,因此可等同于医疗支出状况。 
  (二)支出呈强烈的硬性上升趋势 
  据统计,全国城市商品住房价格近十年来平均上涨四倍左右,医疗费用、教育学杂费上涨幅度更高,均远远超过居民人均收入增幅。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十二五"时期预计年均增长800万老年人,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接近20%,欧洲国家用100年时间、发展中国家用60年时间达到的老龄化程度,中国将只用20年,防老的支出显得尤为紧迫。 
  (三)支出主要由个人负担 
  我国保障性住房比例不到10%,意味着超过90%的居民要自己全部负担居住费用;政府预算内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改革之初40%左右,逐年大幅下滑到目前的16-18%,而个人卫生支出比重大幅上升到50-60%;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部教育经费比重由84%下降到目前的60%左右,而学杂费支出由5%上升到15-18%,在"十一五"规划中少数没有完成目标的指标中,"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赫然在列。从1990-2007年数据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倾向与居民医疗教育支出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73-0.66,财政性医疗教育支出的下滑,居民个人支出的上升,对消费倾向影响重大。从养老看情况更严重,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目前覆盖率仅50%左右,且只能在退休后维持个人当年工资20-40%的生活水准,农村养老保险刚刚起步,城乡居民主要还是采取家论文联盟Www.LWlm.com庭养老模式,养老支出将成为我国家庭越来越沉重的负担。 
  三、强化基本保障是促进消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基本保障并不是要求政府大包大揽,而是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多方面满足国民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这是一国政府应为国民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判断基本保障足与不足,一看是否满足国民基本要求,使社会不至于产生普遍的压力和不满;二看与类似发展阶段的国际平均水平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水平相比较。从以上两个方面的表现,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居民的基本保障不足。因此形成了一个这样的循环:政府民生保障性投入不足--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的基本公共保障不足--未来支出预期强烈--抑制消费、增加储蓄--政府继续加大投资,拉动经济。在这样的经济循环中,消费支出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跳出这一循环,需要强化我们基本保障力度和体系建设。 
  第一、弥补基本保障、降低支出预期、释放消费需求,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十二五"乃至长期经济社会政治成功的关键。由于历史经济体制和战略的原因,我们将主要的经济资源用于投资,而压低国民消费。时至今日,矫正这个问题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惯性很大,路径难寻。当前,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呼声很高,但实际难以操作。所谓调高、扩中、提低,现实中政府手中没有多少调控手段,而且必须与现有利益格局进行博弈,同时还要防止部分既得者因为担心"劫富济贫"而向国外转移财富,如果调整力度和方式过于猛烈,付出经济政治代价将极高。改革的路径选择,仍然应当借鉴前30年帕累托改进的思路,在多数人收益的基础上让普通国民更多收益,从而积累起最大的支持改革和发展的社会动力。弥补基本保障、降低支出预期、释放消费需求,就是这样一条路径。 
  全力加快基本保障建设进程,首先,可以实现基于消费释放的经济自主发展,真正走上依靠内需主要是居民消费需求的良性发展轨道。其次,可以减轻国民未来压力,敢于花钱享受当下生活,将大大提升国民幸福指数。三是可以改变国民先是因计划经济而不能创业,后是因保障不足而不敢创业的情况,释放压抑已久的创业热情,只要利用机制善加引导,大量储蓄就能转化为全民创新创富的浪潮。第四,可以极大化解社会性不满,改善党和政府执政形象,让以人为本、共享增长、和谐社会成为现实。那将是最好的发展途径。 
  如果在弥补基本保障上仍然迟疑停滞,没有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举措,而继续把多数资源注入投资,则可能掉入最糟糕的发展泥沼。特别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需求下降,而由于前期我国扩大投资、增发货币较多,目前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回旋空间有限,如果重启扩大公共建设、放宽货币政策,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极易出现滞涨、产能过剩、经济结构长期低级化,从而丧失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最佳机遇。更为严重的是,继续加剧社会普遍不满,导致出现社会动荡,演化为经济社会双重危机,甚至执政危机。 
  第二、弥补基本保障、降低支出预期、释放消费需求,不仅是转方式、保增长、促和谐的最佳选择,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唯一途径。但这样做,要经历重大的政治考验:一是将对依赖于庞大投资的发展模式和利益关系产生巨大冲击;二是将在执政内部特别是经济建设部门与社会建设部门之间进行资源支配权的剧烈调整;三是意味着对执政个体成就感的削弱--毕竟有投资易上工程、出政绩,各级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成就感会比较强烈,这要求价值观的改造重塑和基于科学发展观和群众诉求为导向的考评体系的重新构建。这些都将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是各种转型中最大的转型。 
  因此必须调动最大的政治智慧和经济智慧,在转型起始阶段就要以症结为导向,准确定位,直指要害,解决关键,而不在外围无关痛痒的问题上耗神折腾,以最短时间、最小成本取得政策效果,争取到最大改革支持和参与。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2006年:《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2]新华社,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3]新华社,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新华社,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吴敬琏,2006年:《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 
  [6]林毅夫、庄巨忠、汤敏等,2008年:《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中国计划出版社 
  [7]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全国50个城市进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 
  [8]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