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旅游产业发展展望
一、运城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1.旅游接待人数和经济效益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276.2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87.12亿元,接待人数和综合效益位居全省第一。
2.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拓宽。运城机场开通前,旅游客源以周边市场为主,晋陕豫三省游客占到来运游客的80%。2007年运城机场开通后,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宣传促销力度,出台了对旅行社组团来运的奖励政策,先后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促销活动,使二级客源市场的游客占到来运游客的40%。
3.旅游产品结构得到优化。2000年以前,运城市的旅游产品比较单调,仅有关帝庙、普救寺、永乐宫等几个景点。“十五”期间,相继开发了中国死海、历山、五老峰、圣天湖、泗交避暑山庄、孤峰山等一大批自然休闲景区,形成了以人文景点和自然景区相结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新格局。
4.旅游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全市对外开放的景区由2000年的10个发展到60个,国际、国内旅行社由11家发展到74家,星级酒店由5家发展到40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5家),旅游汽车公司发展了3家,新建了两所旅游职业学校,旅游业从业人员由原来的5000人增加到3万人。其中,旅行社、酒店的数量和规模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太原。
5.旅游业贡献率明显提升。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创造了一大批就业岗位。目前,全市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员达3万人,从事旅游相关产业的人员达12万人。旅游业在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结构调整、增加劳动就业、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运城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运城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思路不活。运城市的旅游开发主要是以景点旅游为主,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得到进一步提炼和有效整合,特别是针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体制不顺、责任不明、协调不够等问题,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体制创新。旅游资源垄断、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相互扯皮等现象仍严重影响着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没能充分发挥,缺乏全局性、战略性、科学性的规划和部署。
2.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策划,宣传推介不够,知名度低。旅游是知名度经济,人气的高低决定旅游业的好坏,而人气的高低取决于一个城市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3.深度开发不足,综合效益不高。近年来,运城市的旅游大交通有了明显改观,机场、高速公路方便快捷,但景点小交通,尤其是部分主要景区的连接专线路况太差,整个城市的休闲娱乐业滞后,旅游产品缺乏地方特色,致使来运旅游的绝对人数增长很快,但旅游综合消费却相对较低,旅游业仍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不能满足游客的多方需求,也就带不来较高的旅游综合效益。
三、运城旅游产业的发展举措
1.改革管理体制,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旅游业是关联度高、综合性强的产业,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各部门分工协作、同心合力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应进一步发挥运城市旅游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行使旅游事业发展的规划、管理、协调、监督、服务职能。
2.加大营销力度,走品牌发展之路。旅游业的竞争说白了就是品牌的竞争,要通过打造特色龙头产品来提升整个行业的知名度,继而抢占市场份额。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度挖掘景点的文化优势,提炼其文化内涵,用鲜明的特色文化来提升景点档次,使其真正理解和感悟到这一景点的独特文化内涵,从而留下深刻印象。就我市目前现有的景点特点而言,要打响以“山西运城――中华民族寻根问祖之旅”为龙头的旅游品牌,重点打造代表盐文化的“中国死海”和代表关公文化的关帝庙,以这两个品牌为龙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大景区的高品位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旅游区的多种服务功能,从而形成进军旅游市场的重量级拳头产品集群。
3.重视品位提升,延伸产业链。要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就要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上做文章。尽快实现由初级的观光旅游向以观光旅游为基础的休闲度假旅游转型,由大规模抓基础设施建设向大力度抓市场营销转型,由各自封闭做景区、景点向共同开发、整合资源做品牌转型,努力做到配套“行”、整合“吃”、完善“购”、提升“游”、改进“住”、发展“娱”,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娱乐业和涉及面宽、带动性强的旅游商品销售业,让游客玩得尽兴、消费得痛快。同时,要加强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行业自律等配套化的工作,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素质和水平。
4.加快区域合作,走快速发展之路。运城地区景点众多,各个景点应加强景点之间的联系,相互合作,促进相互间的发展,由点形成面的效应,加大运城旅游业的影响力。目前,运城市已经与太原、石家庄、临汾、阳泉、渭南、咸阳、三门峡八市联合搞“一票通”,凡八市辖区常住居民和在当地就读的大中学生,凭有效证件就可以在八市的134个旅游景点享受半价门票的优惠。加强了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了八市的共同合作,谋求共赢的目的,形成跨区域性共同发展大旅游发展之路。
5.与文化联姻,扩大运城旅游景点的知名度。文化的认同是旅游营销成功的基础。从乔家大院与皇城相府旅游景点的成功经验来看,此两处景点知名度的提升与电视剧《乔家大院》、《康熙王朝》在央视的播放有必然联系。
6.抓住我省加快将运城建成向东向西发展的大通道和桥头堡这个契机,将运城旅游产业的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按照新的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的发展思路,我们要将运城旅游产业的发展放在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框架内去思考、设计,不能把发展的眼光仍停留在运城市这个区域范围,要将整个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作为发展的依托和舞台,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将运城建成向东向西发展的桥头堡和大通道做出应有贡献。
综上所述,只要举措得当,实现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做大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大市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
参考文献:
[1]林婉如.中国旅游地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庞规荃.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