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制造企业非标准化产品成本管控
【关键词】非标准化产品;成本管控;制造企业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信息化的影响,我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生存发展,我国制造企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简单制造转型升级为由设计引领的高端定制制造。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在定制产品模式下,制造企业非标准化产品品种及生产流程呈现多样化,传统简单的成本管控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为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加强非标准化产品成本管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制造企业非标准化产品的成本管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制造企业非标准化产品的生产特点为:产品规格不一、产量规模不一致导致各产品的工序流程不同。由于这些生产特点,产品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较多、难度较大,而企业往往只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没有根据企业实际运营流程,对产品从设计开始到实现销售各阶段进行详细分析,进行全流程成本管控,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成本管理培训不及时,成本管理流程及绩效指标没有更新
非标准化产品更新较快,生产工艺不一致,因此每个产品都是独立的,不同产品成本管控的流程及要点都不相同。而企业往往急于生产,仍旧按照统一的成本模式进行成本管理及考核,并未在产品生产之前对全员进行成本管理培训,也未对不同产品的成本管理流程及激励考核指标进行更新,员工收入未按照不同产品的成本指标进行有效联挂,造成员工不清楚各项产品的成本管理流程差异,不能掌握各项产品成本管控的有效方法。
2.研发设计时间仓促,BOM清单不准确
非标准化产品的销售生产模式为按照客户的订单要求进行设计生产销售。销售人员往往为接到订单,没有争取足够的交货期,使得技术工艺人员没有足够时间,造成产品的设计和图纸分解不准确,进而BOM清单也不够完整准确。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BOM清单不准确,领料无详细准确依据,生产人员根据经验进行领料,最终导致物料浪费,成本无法准确核算管控。设计人员也可能由于没有直接与客户接触,未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标准,设计高于客户需求的方案,而设计完成时,70%的成本基本已经完成,因此直接造成整体成本浪费。
3.没有合理制定采购预算及采购方案,采购管控不到位
采购人员没有合理区分�俗技�和非标准件,没有合理制定各类物料的库存量及合理估计采购周期,导致缺料成本和库存维持成本增加;没有进行供应商评级,选择优质供应商,导致采购资金成本增加;没有进行市场价格分析及跟踪,财务人员没有参与价格审批,导致采购预算成本超支,目标成本无法完成。
4.生产过程不稳定,统计数据不完整,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
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客户紧急下单,生产临时变更计划,生产节奏打乱,没有优化生产组织,造成各项技经指标较差,成本提高。非标准化产品的特点为生产工序多,产品品种多,各环节在制品数量多,基础数据包括机时工时统计工作量较大,统计困难;制造费用较多,产品规格大小差别较大,机时工时数据采集困难,分摊系数难以准确确定,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成本管控不到位。
5.未采取智能化改造及制定有效制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非标准产品制造企业由于产品更新快,周期短,对技术生产人员的要求较高,企业经常不及时进行人员培训,没有提高员工技能,或者企业没有制定合理的员工成长通道,导致骨干员工、熟练工等流失缺失,造成企业产品生产损失成本增加和临时招聘付出更多的成本进行人员更替。另外,企业没有进行自动化改造,所有工序继续使用人工方式,而低成本人工时代已经结束,用工成本必然越来越高。
6.忽略质量控制方式变更
由于企业没有及时制定不同产品的质量预防及控制制度,生产过程出现大量不合格品,没有进行质量检测或者质量检测时采取人工方式等落后检测手段,造成销售后出现大量退货和售后维护成本。
三、加强制造业企业非标准化产品的成本管控的对策措施
由于非标准化产品制造企业的产品品种较多,工序流程不统一,因此,产品成本管控难度较大。企业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成本全面预算管理。根据设计人员设计的目标成本,利用ERP手段在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管理过程进行数据对标管理,消除管控环节缺失点,进行各阶段详细差异分析,实现全流程成本管控,形成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情况分析反馈机制。通过原因分析,及时发现并消除从研发采购到生产销售的无效成本隐患,具体措施主要在以下方面:
1.及时加强员工培训,并制定不同产品成本绩效考核指标
由于非标准化产品各不相同,生产工艺流程不同,不同产品的成本及管控都不相同,因此在新产品生产之前应该建立对应产品的成本管理流程,更新相应产品的激励考核指标。每个员工的收入都应该联挂本岗位相应成本管控指标,对成本管控较好、对企业经济效益有贡献的员工应采取有效积极的激励机制。同时企业需要及时加强对各岗位不同产品的成本管理培训,不断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水平,使所有员工能够清晰认识到本岗位的成本管控职责,清晰认识不同产品的成本管理差异,能够积极主动并且有能力承担本岗位成本管控工作。
2.充分了解客户需求标准,制定完整准确的方案及BOM清单
首先,销售人员应该争取足够多的研发设计时间,便于设计人员提高设计方案的全面准确性以及制定完整准确的BOM清单。其次,企业安排设计人员直接参与客户的销售业务洽谈,充分了解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标准,有利于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进行最低成本方案的工艺设计制图及BOM清单制定,同时有利于准确进行成本测算及与客户进行价格洽谈。合同签订后,企业可按照不同产品的设计方案,制定产品目标成本,包括技术经济指标的产品全面预算并进行全流程成本管控。设计人员制定BOM清单时首先需尽量采用已成功生产的产品生产方案,使非标准化产品的标准化环节及标准化物料比例更大,降低成本;其次,尽量使用采购周期短、价格较低的标准化原材料备件等;再次,需尽量完整准确,避免实际生产时领料无依据或者变更清单的情况出现,降低因生产后方案及BOM清单变更造成的成本增加;最后,合理估计相关工艺技术指标,学习并通过技术改造等达到行业先进生产技术水平,确保低于客户报价的目标成本实现。 3.准确制定采购预算及方案,全方位管控采购成本
采购人员根据设计人员制定的BOM清单及销售生产计划,制定采购预算。第一,区分标准件和非标准件,标准件可以进行集中采购,也可以采用零库存模式,与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按需送货,定期结算,保证采购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降低库存维持成本和缺货成本;非标准件做好制作周期和价格测算,挑选制作方需重点关注其制作能力,确保技术和质量。第二,根据采购周期以及生产重要性对采购物资进行等级划分,根据重要性等级确定采购时点和采购量,设置物资库存最低量和最高量,其中采购周期长的以及生产重要的需要做好提前采购及备货准备,对于库存较高物资减少采购,降低库存维持成本。第三,采取公开公正透明的方式选择供应商,做好供应商评估,根据供应商等级,确定相应价格政策和付款政策;关注分析与供应商锁定原材料市场价格,同时与客户签订产品价格与原材料价格联挂定价机制;合同审批时财务人员参与价格审批进行控制。第四,关注价格敏感物资市场价格,做好市场分析,采用波段采购,防范价格风险,降低采购成本。
4.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准确核算成本,对标控制分析
非标准化产品的生产,第一,应该及时了解客户实际需求情况,根据客户长期订单,合理制定生产计划,适当稳定生产过程,优化生产组织安排,使各项技经指标优良、成本可控。第二,校准计量工具,做好原辅材料的计量工作。第三,各机台及工序都装备独立的能源计量表。第四,利用便捷的信息化工具做好生产各阶段不同品种、不同工序的成本数据统计工作,包括不同产品设备工时以及劳动用工数量。第五,财务人员根据准确的工时,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制造费用进行不同产品的分摊,根据准确的统计数据进行非标准化产品分品种、分工序的精细化核算及对标控制、差异分析,同时财务人员应该深入现场,充分了解不同产品的工艺特性及生产工序数量,及时发现实际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前端预防控制及事后对标差异分析,提出降本具体措施及建议。
5.在合规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手段管控降低人工成本
第一,科学合理的定岗定编,控制劳动用工人数。第二,制定有效的薪酬考核制度,提高员工劳动效率,降低单位人工成本。第三,合理合法使用各项福利支出等,杜绝无效人工成本。第四,加强员工知识技能培训,避免由于非标准化产品更新快而需要增加的人工成本。第五,加强企业文化宣传及建立员工成长通道,减少由于员工流动性过大形成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等、员工不稳定造成的其它隐性成本支出等。第六,加大智能设备的技术改造及新增,推行“机器代工”生产模式,降低人工成本。
6.采取质量预防、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手段降低质量成本
非标准化产品工艺均不相同,为合理降低质量成本,首先,需要制定质量�A防制度,不同产品采取不同的质量控制方案,减少不合格品,降低质量成本。其次,合理安排生产节奏,对非标产品进行分类,工序及工艺相同及相似的产品满足客户要求前提下,合理进行生产安排,减少工艺不稳定造成的生产质量损失。再次,坚决制定和执行质量方针和手册,加强质量检测手段,尤其是采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工检测, 杜绝由于质量损失造成的售后质量维护成本。
参考文献:
[1]任高岭.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现代商业,2011(35):228.
[2]林伟雄.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J].现代商业,2012(01):114+113.
[3]马小丽.构建企业人工成本宏观监测系统.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