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贸易的风险分析及管理探索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国有企业贸易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展开讨论,首先阐述了贸易定义及其功能、贸易业务风险及其类型,以及风险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分析了国企贸易业务所面临的主要风险、风险特征,最终提出了规避贸易业务风险的具体措施,以促进国企可以形成有效的风险规避意识,在贸易业务中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
【关键词】国有企业 贸易 风险管理
一、贸易定义及其功能
贸易是市场经济领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行业,贸易业务发挥着活跃市场、平抑价格波动、发现市场价值等重要的功能。具体而言,贸易业务最基本的模式是利用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在恰当的时间用低买高卖的方式获得利润。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贸易业务特别是大宗商品的贸易业务已经结合了期货、期权、外汇等诸多的工具,通过跨市、跨期、跨品种等多样化的贸易结构,实现价差、息差、汇差的获取,从而实现业务收益。
贸易的发达与否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经济活跃度及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从近代欧洲资本主义海上贸易为代表,到近代晋商徽商浙商,再到现代的香港、广州、上海,许多事例可以说明贸易是实现价值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式。
二、贸易业务风险及其类型
总体而言,国有企业开展的贸易业务主要围绕其实体产业链上下游纵深发展,开展相关的国内贸易业务,或者依托海外资源开发,开创企业集团海外商业模式,打造以原油、钢铁、煤炭、粮油等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此类贸易业务具有占用资金量大、货权管理难、价格变动快、利润率低等特征,导致企业开展贸易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
国有企业贸易业务主要风险类型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合规风险及操作风险。其中,市场风险是指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动、供需变动或汇率变动等市场因素变化造成企业潜在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它是指合作方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贸易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合规风险是指企业因违反法律法规或集团内部的禁止性规定开展贸易而产生的风险;操作风险是指在贸易业务过程中,由于内部程序的不完善或失灵、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的可能性。
三、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其分析
形成前述风险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市场价格波动,以及客户资质、诚信和资金实力,一旦客户违约、业务人员违规操作或业务管理内部控制不到位,将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国有企业贸易风险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宏观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全球经济增长仍较为疲弱,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受国家产业政策、实体制造企业产能过剩严重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国内部分企业亏损持续加大,并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在企业经营困难、资金短缺的情形下,一旦一方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将对贸易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是由于贸易企业经营不善,资金流转不畅,甚至严重亏损,致使信用等级下降,无力偿还货款,产生信用风险或违约风险。有的企业为了保证本企业资金周转,也采用同样的手段,拖欠对方或他人的货款,从而使债务关系复杂化,形成困扰我国贸易企业经营发展的“三角债”。
三是企业的发展冲动和经营业绩压力。一方面,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天然就具有做大营业额和追逐利润的发展冲动,在盲目追求经营业绩的同时忽视了风险防控;另一方面,根据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目标,各企业均有经营指标和经营业绩考核方面的压力,为了完成经营指标,满足考核要求,各企业都参与了大量的贸易业务,可能会忽略风险的防控。另外,部分企业因资金缺乏,融资渠道有限,为了获取经营发展所需资金,而通过贸易的形式违规融资时有发生。
四是企业风险控制法律意识不强,部分所属企业对风险控制不够不严,企业领导往往只关注经营业绩,对企业经营风险重视不够,从事具体贸易的业务员风险意识淡薄,比如一些业务员明知道在开展有关贸易的过程中,存在单证缺失的情形,但未及时向企业领导报告,也未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而是盲目自信,认为只要资金流转到位,就不会引发其他风险,从而给企业埋下了风险隐患。
五是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或形同虚设。一些企业在风险控制制度方面不健全不完善,已有的制度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也未得到贯彻落实。比如有些企业贸易业务,由于金额较大,根据企业规定应该按照“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依法决策,但事实上却并未经企业领导办公会讨论,而只是由企业管理者签字同意即通过,给企业留下了风险敞口。
四、政策建议
针对以上风险,我们提出以下应对风险的措施:
一是进一步完善客户评价机制。统一整理分析客户信息资源,加强对合作客户的资信调查,在业务开展前,充分调研和了解合作方的资金实力、履约能力、市场诚信、经营状况等方面情况,全方位、多维度了解客户状况,防范和应对经营中潜藏的欺诈行为。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尽量选择央企、大型国企以及实力强、信誉佳的民营企业开展贸易业务;对已长期合作的客户建立客户档案并进行档案评级,并优先与其开展业务合作。
二是进一步健全市场评价机制。拓宽渠道对行业的市场调查与信息收集,深入分析市场动态、价格走势和市场交易量情况,及时掌握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法律等政策动向,研究各项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在业务开始前,我公司所属企业专业业务团队收集相关市场信息,做好市场调查与行情分析,就近期市�龆�态、价格涨跌、市场交易量情况等实时分析并加以研判,实时指导贸易交易,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
三是谨慎使用信用政策。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尽量先款后货或现款现货。如需采取先货后款的模式,首先分析合作方的财务状况、信誉、偿债能力、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等情况,制定相应的信用标准;其次,确定客户合理的信用期限,根据业务性质和合作方的信用情况,为了扩大贸易量,对于长期合作的客户给予一定的信用期限;最后,贸易业务发生应收账款后,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账款,并尽可能要求合作方需提供不低于货款额度的抵押担保。
四是健全和完善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体系。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分析、选择合理的信用政策、提高会计与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呆账坏账的管控政策;同时,积极贯彻“清理存量账款、严控新增账款”的原则,多措并举,利用谈判、协商、诉讼等一切方式,以及分期付款、以物抵债等偿债形式,积极清理和减少存量应收账款,加强应收账款处置管理力度;对新开展的贸易业务,采用先款后货或现款现货、要求提供保证金、抵押物或其他形式的有效担保等形式,严格控制新的增量产生。
五是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面风险防控体系。一方面,实行贸易业务决策、执行分离机制,坚持决策人员不负责执行、执行人员不参与决策的原则,加强业务流程中的风险防控;另一方面,推动贸易业务操作规范,决策时要遵守“三重一大”制度及相关规定,交易时要落实交易环节风险防控及合规审查;交易审计、纪检等监督部门要及时接入检查监督,抓好合规性整改,落实违规投资经营责任追究,做到违纪必追、有责必查。
六是加强监督检查,建立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全面覆盖、责任明确、严格规范、监督有力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多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加强企业集团、利润中心和成本单元违法违规贸易业务的监督检查,形成自查自纠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全面增强企业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对企业开展贸易业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做到纠正及时、处理到位、防范有效。
作者简介:钟敏(1977-),男,汉族,广西陆川县人,硕士研究生,经济师,主要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