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的比较
一、 企业 边界的确定
溯自科斯的交易成本 理论 认为,企业与市场是相互替代的治理机制,一项 经济 活
动究竟应该交由市场还是企业去完成,取决于两者的效率比较(科斯,1937)。运用
市场这种治理机制会产生交易成本,而运用企业这种治理机制则会带来协调成本。哪
种机制所花费的成本较少,活动就应该由其来完成。通过这种比较,企业的最优边界
得到了确定,即在利用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利用企业协调的边际成本的那一点上
。这一结论在企业经营实践中则体现为"购买还是制造"(to buy or to make)的
决策(张维迎,1995)--为了将投入转化为产出,企业必须考虑哪些投入要素应该
由自己生产,哪些又应该从外部供应商那里去购买。这种决策决定了现实中企业的边
界(注:更确切的说是决定了企业的纵向边界。企业还存在横向边界,它是由企业的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决定的,对它的 研究 并不在本文的范围之内。)。决策的依据
则是交易成本、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这三者比较。当外部采购的成本(含交易成本和
生产成本)高于内部制造的成本(含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时,企业就会采用内部制
造的方式,导致边界扩大;反之,企业的边界就会缩小(Williamson,1975)。在通
常情况下,外部供应商的生产成本要小于企业内的生产成本,这是由供应商的专业化
生产以及规模经济的优势所决定的(Afuah,2003)。然而,交易成本理论更为关注
的是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协调成本的比较。
交易成本的主要来源是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以及资产的专用性(Williams
on,1975,1985)。首先,如果企业是从外部供应商那里购买投入要素,则它将与供
应商进入契约关系,对有关的事项进行谈判。但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双方所签订的
契约必然是不完备的,因此在契约的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事先未指明的状态
进行重新谈判。这一现实就为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合约的每一方都有积极性通过隐藏信息(逆向选择)和隐藏行动(道德风险)的行
为来欺骗对方以获取自身利益。契约过程中如果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
为,则会导致极高的交易成本(如监督履约的成本、进行 法律 诉讼的成本等)。与之
相比,企业组织可以有效缓解这一 问题 。在企业内部,行政命令和权威取代了法律,
成为保证契约执行和解决契约纠纷的有效手段,并通过激励机制的作用,使契约双方
的目标相一致,从而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减轻了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有效地节
约了交易成本。
其次,当契约中包含着专用性资产时,交易所发生的费用将会增加。所谓资产的
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
程度,它表现为特殊地点资产的专用性,特殊实物资产的专用性和特殊人力资本的专
用性等三个方面(Williamson,1985)。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越高,其用于其他用途或
被其他人使用的价值就越低。契约各方会利用资产专用性产生的"捆绑"效应进行"
敲竹杠"行为,以最大化地攫取利益。当双方能够在事先理性地预期到这种行为时,
将会减少对合约的专用性资产的投资,以防止被对方"套牢"(lock-in)。而这种
做法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契约双方的投资不足,从而导致效率的损失以及监督、谈
判等费用的大幅上升。在通常情况下,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将
市场短期契约变为企业内部的长期契约以节约交易成本,从而保证其边界的有效性。
利用企业组织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协调成本的上升。企业的
内部协调成本包括代理成本和决策信息成本(Gurbaxani and Whang,1991)。根据
委托--代理理论,企业可以看成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一组契约关系(阿尔钦和
登姆塞茨,1972)。委托人依据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通过签订相关的契约向代理
人指派工作。但是代理人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其工作可能和委托人的设想不
尽一致,工作效果也未如预期。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有股东--经理人、经理人
--企业员工等。由于委托和代理双方目标差异而产生的成本,就是代理成本,它具
体表现为监控成本、保证成本和剩余损失(詹森和梅克林,1976)。监控成本是指委
托人为了确保代理人如预期般工作而需要付出的成本(如雇人监督),保证成本是代
理人为了使委托人确信他如预期般工作而需要付出的成本(如经常汇报),剩余损失
则是指企业完全由委托人经营时的收益与交由代理人经营时的收益的差额。
决策信息成本是构成企业内部协调成本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它包含信息处理成本
和因信息质量低下引致的机会成本(Gurbaxani and Whang,1991)。信息处理成本
指的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因各种沟通需要而产生的成本,以及大量经营资料的记
录和存储成本。至于信息质量低下引致的机会成本,指的是这样的情况:利用较低质
量的信息去决策的企业往往不能取得较佳信息时的决策效果,由此产生了机会成本。
表1对以上讨论进行了简要归纳。
表1 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的决定因素
成本类型 决定因素
1.信息不对称
交易成本 2.机会主义行为
3.资产特定性:特殊地点资产的专用性、特殊实物资产的专用性和特殊人力资本的专用性
协调成本 1.代理成本:监控成本、保证成本和剩余损失
2.决策信息成本:信息处理成本(沟通成本和记录存储成本)和机会成本
资料来源:根据(Williamson,1985)和(Gurbaxani and Whang,1991)的有
关 分析 整理。
企业从事经营活动需要在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在基于交易成本理
论的分析框架之下,其有效边界是由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的比较所确定的,如表2所
示。
表2 企业边界的确定
项目 交易成本 协调成本 条件 企业边界
变动方向
外部采购 C[,1] - C[,1]<C[,2] 缩小
内部制造 - C[,2] C[,2]<C[,1] 扩大
二、信息技术 应用 对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的 影响
如上所述,企业和市场这两种机制都有弱点,企业的协调成本过高,而市场的交
易成本过高。企业的边界就是在这两者的比较中确定的。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
用则可以有效节约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
企业的交易成本主要是为了完成交易所发生的寻找最佳供应商、与之谈判签订合
约、监督合约执行等方面的成本。如前所述,决定交易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有资产专
用性、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交易双方的信息越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越盛行
,所需的关系性投资的专用性程度越高,那么交易成本就越高。信息技术应用对交易
成本的影响,正是体现在降低市场交易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以及降
低资产专用性程度等方面。
在很大程度上,信息不对称是由于信息搜索的成本过高以及信息使用过程中的排
他性所造成的。基于英特网的信息技术应用使信息搜索成本大幅下降,搜索范围显著
拓宽,从而使因空间和成本限制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得到极大的缓解。同时, 现代 信
息技术的 发展 ,也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群体能够在不降低信息效用水平的前提下,实
现信息的同步共享和利用,由此解决了信息使用的排他性问题。简言之,信息技术应
用降低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就资产专用性而言,信息技术应用可以降低其专用程度。对于受地理空间限制而
难以移动的专用性资产来说,基于英特网等新一代通讯基础设施的信息技术应用,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空间和时间限制,甚至实现远程控制与操作,从而降低了其专
用性程度。对于那些用于特定领域的专用性资产来说,信息技术应用主要通过两个方
面去降低其专用程度,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改造以后,有可能提高资产的灵活
性、扩大适用领域;二是 网络 环境下交易信息的高度扩散,可能使这类资产面对更加
广阔的市场范围。而对于专用性的人力资本来说,其由于经过"干中学"或培训掌握
了一些别人不易知道的知识技能,但经先进信息技术处理以后,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经
验和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结构化信息,通过网络达到共享的目的,结果是私人
信息变为公共信息,从而降低了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程度。
倘若一项经济活动因交易成本过高而交由企业去完成,那么便产生了由代理成本
和决策信息成本所构成的内部协调成本。在这方面,信息技术应用依然能够发挥积极
作用。就代理成本(监控成本、保证成本和剩余损失)而言,其大小取决于监控和报
告机制的成本和效率。英特网的渗透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形成
了低成本、高效率、大范围的监控和报告渠道。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设备并结合网络
应用,委托人能够及时、便利地跟踪和分析代理人的工作绩效,代理人则可以根据需
要,随时随地向委托人报告工作进展。显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企业内部监控机制
具有传统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节约了委托--代理过程中的监控成本和保证成
本,同时也提高了相关过程的效率,使委托和代理双方更易于协调,也使剩余损失趋
于下降。
内部协调成本的另一个方面是决策信息成本,它包括信息处理成本和因信息质量
低下而产生的机会成本。20世纪中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发并应用管理信息系
统,提高了企业内部各部门和个人之间的沟通效率和沟通质量,同时也将相当部分原
本费时费力的经营资料记录存储工作转化为标准化、程序化、自动化的操作。进入20
世纪90年代,电脑处理能力急剧提高,英特网应用迅速普及,使信息技术应用对提高
企业信息处理效率、降低信息处理成本的作用更加显著。进而言之,由于网络环境下
的企业面对范围广阔、 内容 丰富的信息空间,而且拥有日益强大的信息处理手段,因
此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决策时信息质量低下的困扰,从而降低了相应的机会成本
。
以上讨论表明信息技术应用对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都产生节约的效果。如果交易
成本的下降幅度大于协调成本的下降幅度,那么企业边界将趋于缩小,反之,企业边
界就可能扩大。至于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的下降幅度孰大孰小,则需要结合具体情况
进行分析。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