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内蒙古经济体制改革40年的经验、启示

来源: 2019-01-16 12:03

   摘 要: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稳步有序向前推进,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内蒙古经济社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为新时代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系统总结40年来内蒙古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经验,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开启内蒙古现代化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内蒙古 经济体制改革 经验 
  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 
  经济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理论。在中国40年的经济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尤其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向新高度,指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回顾内蒙古4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自治区党委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理论武器为指导,并与内蒙古改革实践相结合,分析经济、把握规律、指导实践。紧紧围绕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不动摇,努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更好实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统一。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出一批有力度、有特色、有影响的改革举措,形成改革成果近600条,行政审批、财税金融、国资国企、农村牧区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强大生命力,体现了内蒙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运用。 
  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内蒙古区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只有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认识内蒙古经济建设过程,把握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回答内蒙古经济建设及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面向新时代,内蒙古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新征程、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提供强大支撑。 
  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促发展 
  改革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打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前,内蒙古同全国一样,也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并一直持续20多年。计划经济体制在加快经济恢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时期,对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自1978年内蒙古跟随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内蒙古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曾连续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全国首位。1978―2017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8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6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58.04亿元快速增加到2017年的16103.2亿元,40年间增长了277.5倍。人均GDP由1978年的不到350元快速增加到2017年的63786元,40年间增长了201倍。 
  同时,内蒙古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也是与时俱进创新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较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推动农牧业生产的较快发展。其中,内蒙古的“家庭联产承包”比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早了好几个月。进入新世纪以来,先后提出了“快” “大” “长” “好”的具体发展要求,实现了从加快发展到又快又好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转变。特别是内蒙古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提出了构建“四大体系”、建设“五个基地和一个知名旅游目的地”和促进“五化协同”的发展思路和决策部署,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这些都是内蒙古创造性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生动体现。 
  内蒙古经济体制改革4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尤其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步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经济发展也进入了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新�A段,内蒙古发展也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这就需要内蒙古在改革实践中,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必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4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我国经历了“计划为主、市场为辅”“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尤其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凸显。与此同时,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也进一步优化,对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的探索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政府职能的转变步伐不断加快,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意识提升,这些为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从内蒙古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来看,从市带县体制开始,内蒙古不断深化市场体系改革,大力发展资金市场、技术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劳务市场,加强市场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场交易规则,积极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经过40年的实践发展,内蒙古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得到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机制,在全部消费品和绝大部分生产资料生产中取消了指令性计划,95%以上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内蒙古按照自身实际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强化对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保障经济建设有序开展。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党委、政府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等领域改革,最大限度地向市场、向社会放权,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政府全部公布权责清单,自治区本级行政权力精简率45%。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开,降低了市场主体制度性成本,让经济建设享受改革红利,激发了社会投资和创业热情,促进了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增长,增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与主体的发展信心,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保持活力和充满竞争力。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完善和深化的实践的过程,是不断深化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能力的过程,只有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更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仍需要进一步需要围绕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统一,协调推进和落实相关领域改革,不断扩大和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和功能,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