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经济学论文:关于双湖特别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来源: 2017-08-18 17:21

 双湖特别区位于藏北高原西北部,是那曲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自然 环境最为恶劣的一个县级区域,牧业增加值占县级GDP的66.4%,是一个纯牧业区。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及中石油集团公司的对口援助,双湖区 经济 和 社会 发展 呈快速发展的态势,县级GDP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2年牧民人均收入已达2608元。如何保持这种快速的增长势头,逐步摆脱依靠"输血"的建设发展模式,建立并拓展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双湖区经济激发出可持续发展的自身活力,是双湖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当前面临的主要 问题 
  双湖特别区成立于1976年,地处偏远、气候恶劣,社会基础设施薄弱,底子薄、起步晚,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普遍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枚业生产 科技 含量低,生产方式传统,生产效率低下。长期对草场的掠夺式经营,使草场沙化、退化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2、产业结构单一,社会经济缺乏活力。尽管县级GDP连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但其结构比例严重失衡。以2002年为例:双湖区县级GDP为672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占66.4%,第二产业仅占7%,第三产业占26.6%。而且,第一产业中各类畜产品之间的比例还不够合理,白绒山羊还没有形成优势种群。对于市场需求,没有相应的调节机制。 
  3、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健全。对牧区而言,缺乏必要的流通渠道,畜产品销售信息不畅,牧民增收进程缓慢。双湖至今没有农贸市场,畜产品主要通过个体商贩进行交易,这种交易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很大,牧民往往是弱势的一方,不但损害了牧民的正当利益,不利于在牧区树立市场意识,而且还会进一步增强牧民的惜杀惜售的心理。 
  4、枚业基础设施薄弱,防杭灾能力弱。传统的牧业生产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了牧业生产只能靠天吃饭。以1997--1998年特大雪灾为例:牧区直接经济损失就800多万元。不但相关产业都受到了一定的 影响 ,而且牧区返贫率也聚然升高。 
  5、 交通 设施落后。地处偏远,交通设施差,导致生产和生活消费较高。 
  6、人才缺乏,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据调查:全区未上过学的人口占全区总人数的54.5%,不识字的占55.4%,初中及小学文化的仅占2.6%。文化素质低导致了牧区思想僵化、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使牧民群众缺乏小康信心。 
  7、能源开发设施急缺。有能源资源,却没有提供能源的设施,制约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二、存在的优势 
  1、政策优势。第四次西藏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双湖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此外,中石油集团对口援助也为双湖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中石油集团对双湖的第一批资金就达到了4000余万元,并将逐步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对双湖进行人才培训,为双湖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资源优势。双湖地处藏北高原腹地,独特的地理位置蕴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1)能源资源。双湖年均日照时间大于3000小时,辐射能量约7000兆焦耳/平方米。而且不受季节的影响,太阳能资源利用前景广阔。此外,还有丰富的石油资源。(2)野生动物资源。双湖历来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具有极大的 旅游 价值和科考价值。如:藏羚羊、藏野耗牛等数量多、分布广;雪豹、棕熊等珍稀动物也有少量分布。(3)矿产资源。双湖区境内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除了盐湖资源以外, 目前 已探明的矿种有:岩(砂)金、硼砂、锑矿等。据 中国 工程院院士、著名盐湖学家郑绵平对旁依查卡湖进行40多年的 研究 发现,该湖卤水中含有新型的硫酸锂矿石和镁硼矿,潜在的经济价值达百亿元。(4)渔业资源:藏北最大的内流河从东南部流过,境内流长约160公里。河内生长着藏北高原特有的高原无鳞鱼,量大味美,蛋白质含量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此外,还有质优量大的卤虫卵(丰年虫)资源。(5)旅游资源:随着无人区的开发,其神秘的面纱被逐渐揭开,广袤万里的草原,雄伟壮丽的雪山,星罗棋布的沼泽湖泊,人迹罕至的奇峰异洞,构成了双湖特有的风物景观,为双湖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社会优势。据2002年统计数据:双湖区牧民人均收入在那曲11个县(区)中排名第一,牧区 政治 形势稳定,牧民安居乐业,乡村两级基层政权健全,有效地保证各项政策措施在牧区的落实。 三、应对措施 
  要实现双湖的 经济 跨越式 发展 ,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和 社会 政治 局势日益稳定的机遇,立足现有基础,从双湖实际出发,按照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基础建设为基础,生态建设和保护为根本,产业结构调整为关键, 科技 和人才培养为条件,改革开放为动力,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双湖区经济激发出可持续发展的自身活力。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传统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在生产经营方式上,双湖至今仍沿用传统、粗放型模式,主要是靠牲畜数量的扩张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对草场的掠夺性经营,直接导致了草场退化,加重了草畜矛盾;同时,因为草场的单位面积载畜量降低,又引发了牧业生产力水平的降低,为了满足需求,又不得不无休止的进行扩张,增加牲畜数量。 
  因此,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是牧业增产、牧民增收的前提条件。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总的原则是:在现有牲畜数量不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 科学 养畜来提高牧业生产力。首先是大力加大出栏率。出栏率直接关系到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成败,我们要按照"总增多少,出栏多少"的原则进行出栏,这一点必须列入各乡目标责任制的 内容 ,并作为重点进行考核。其次是调整畜群结构。一是公母比例,按照羊群1:10、牛群1:5左右的比例确定畜群,以此来淘汰不必要的公畜;二是提高经济型畜种的比例,按照"加快发展白绒山羊、适度发展耗牛、稳定发展绵羊、严格控制马"的原则调整畜群结构。三是有意识地培育优质种畜,并逐步推广。对于本地的优质品种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可以在双湖推广的外地品种,则积极引进。以扶贫等方式分配到各乡,逐步改善畜群。四是积极探索"公司+牧户"、"培育养畜大户"的路子,通过以强带弱等形式,逐步转变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二)以基础建设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制约双湖区发展的瓶颈。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藏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确定了中石油集团对双湖的对口援助,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树立新思路、新战略,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建设一批对双湖经济发展有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一方面,将争取到的工程项目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全面落实项目法人制、质量终身制、工程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工程审计制,切实把工程项目建设好、管理好,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另一方面,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和后续管理工作,全力加快基本建设的步伐,积极主动地争取新的项目。 
  基础建设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牧业基础设施,主要是网围栏、棚圈、人工种草等,既提高了牧业生产效率,又加强牧业抵御 自然 灾害的能力。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来源,除了依靠国家投人以外,还要鼓励牧民参与到基础建设中来,共同致力于牧业基础建设。二是加快 交通 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加强382至双湖、382至南措、双湖至南措的公路建设,逐步形成"三角形"的公路框架,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完善沿线乡村公路网。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涵洞、桥梁以及一些过水路面,要急群众之所急,以最快的速度加以解决。三是城镇基础建设。在"十五"后期和"十一五"期间,以索嘎鲁玛和措折罗玛镇为中心,加强以通讯、交通、商贸为重点的基础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城镇的中心辐射作用,利用这两个城镇的区位优势,将他们建设成为双湖区经济贸易的中心支撑点。四是社会基础设施。包括 教育 、卫生、广播电视和防抗灾设施,以上设施将采取逐步积累的方式进行建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持续、稳定地改善社会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双湖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施资源开发。双湖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几年卤虫卵的捕捞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避免资源枯竭,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卤虫的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强捕捞队伍的管理、切实维护湖区的生态环境。 目前 ,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导致降水增多,卤虫卵的主产湖区--其香措盐度下降,不利于卤虫卵的生长,要利用水利设施,对其香措的盐度进行人工调节,为卤虫卵的开发创造条件。此外,可以在中石油集团的支持下,尝试着进行卤虫卵的初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近几年,自费到双湖 旅游 的日渐增多,而且双湖已申报了开放县,将逐步向中外游人开放。独特地理位置造就的独特 自然 风光,为双湖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要抓住新机遇,着手旅游方面的工作,为这个新产业的开展创造条件。 
  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将生态保护放在与开发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决不搞"先开发、后治理"。开发与保护要同时进行,比如说:矿产资源开发时,要注意草场的保护,该回填的要回填、该掩埋的要掩埋。开发渔业资源时,根据产量制定捕捞计划,在不破坏渔业资源基本数量的情况下,进行有组织的捕捞。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则提倡生态旅游,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 
  畜牧业是双湖的支柱产业,每年都提供大量质优的畜产品。山羊绒因双湖地域的特殊性,在国际上称作"克什米",价格昂贵,有"软黄金"的美誉;绵羊毛产量大、毛质粗长,是生产地毯和藏式卡垫的主要原料;耗牛绒产地独特,为青藏高原所独有,是国内一些厂家纺织高级织物的优质原料。然而,长期以来,畜产品只是作为原材料出售,区内至今没有一家畜产品加工 企业 ,产业结构单一,产品价值含量低,牧民增收进程缓慢。双湖拥有丰富的畜产品,却没有充分的利用。因此,畜产品资源的开发将是 经济 和 社会 发展 的必经之路。 
  开发畜产品资源必须制定和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利用国家给西部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双湖内投资兴办畜产品加 工业 。通过"借鸡生蛋"的方式,端正心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从根本上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畜产品的开发。二是在牧区加强技能培训和人员协调,为畜产品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保障。畜牧业特殊的生产方式,导致牧区拥有大量的富余人员,要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劳动生产技能培训,不但能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和劳务输出,而且能有效地改善牧区的生产和生活观念。 
  (四)以收民增收为目的。双湖牧民的经济收入单一,主要来自牧业。人均收入相对农区来说较高,但是对于当地牧民以肉食为主的生活方式而言,生活水平是很低的,加之气候恶劣,生活条件差,牧民的生活并没有本质的改善。因此,牧民是否增收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经济和社会是否发展的主要标尺。 
  要使牧民增收,需从两个万面着手。一是建立健全畜产品流通渠道。先以优质白山羊绒为主要产品,打出市场,建立稳定的客户,以此为基础,带动其他畜产品的销售。可以借鉴"订单牧业"、"合同牧业"方式,并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加以完善,最后形成具有牧区特色的畜产品流通渠道。二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劳务输出和增加就业岗位等方式,来丰富牧民的增收渠道。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牧区富余人员进行劳务输出,另一方面也为培育养畜大户创造了良好的空间。2003年新成立的建筑队,已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渔业捕捞队也正在开展中。 
  总之,我们要认真贯彻 学习 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以西部大开发和青藏铁路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扬成绩,改进工作方式,推动双湖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