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小学《品德与社 会》课堂教学中的若干关系

来源: 2019-01-29 11:49

   就当前的教育形势来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已经逐渐淡化了道德灌输,回归到儿童生活,在走向互动与开放的道路上开始关注儿童生命意义的实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怀着一颗求美、求善的心来向学生们展现一个真实完整的生活世界。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若干关系。 
  一、教师角色在课堂当中的体现 
  德育课程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整体,它以生活为基点,以师生的互动为重点。传统的德育课堂主要由明理、知情、导型三大步骤组成,所以学生在学习之前必须明确“是什么”“为什么”,因为只有明白了之后才能知道“怎么做”。这种模式下的教学过度拘泥于教材,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道德的传输过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扮演着一个“布道者”的角色,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从属关系,显然这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所以在当前的新型德育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开始把学生们的经历、体验和生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融入了教学,采取小组互动或者是生生交流的形式改革课堂模式,使小学的德育课堂耳目一新。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下仍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的角色设定以及职责分配还不是很明朗,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很难体现在学习活动当中。对此,以下将从两方面进行策略探究。 
  1.过程参与性 
  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共同体”,和学生们形成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与学生共同体验和经历整个学习的过程,进而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比如说,在教授江苏版教材当中关于法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一些图片和视频,然后做出一个是非的判断,让学生们来判断PPT上出现的行为是否合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做学生们的良师,带领学生运用教材中的知识逐步地对这些内容进行判断,更要成为学生们的益友,实现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自由探讨,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课本中的知识。 
  2.情感同一性 
  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忧伤、困惑、愤怒和喜悦等情感,作为学生学习上的领路人,教师应该和学生共同经历这一切,并且在整个的过程中积极地指引学生,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为了将这变为现实,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周边的环境观察和体验的结果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 
  比如,在学习“地球环境”这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设定一个“你所了解的地球环境”这一主题,让学生留心观察周边的生活,通过有效的途径搜集信息。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将这堂课安排在电教室里,在课堂上现场展示学生搜集到的图片和相关的现象,然后让学生相互讨论,这样学生们在分享的过程中既能够学到丰富的环境知识,还能加强交流,增强沟通。 
  二、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影响 
  预设是生成的关键前提,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这已经成为教师们的一种共同认知,教学的预设和生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具有同样的魅力,尤其是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生成的情感和智慧甚至让教师动容。在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把握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一些手段疏通学生们的本性冲动,让学生们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获得一种至真至美的体验。 
  比如说,在江苏版的教材中一个关于“学会沟通,享受亲情――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的社会性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要充分关注学生们在课题讨论过程中的情感生成。在这个过程中,设法确保沟通环境的安全性和私密性,让学生们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一些肢体动作给学生以鼓励和安慰,让学生能够轻松地释放自己的情感。最后,教师再通过委婉的话语对学生们进行引导性教育,让学生们学会解决问题,处理问题,最终学会享受亲情,明白家的温暖。 
  三、确保真实,体现教学开放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课堂已经逐步走出了教室,走向社区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当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认为学生们应该接受的是正面的信息,因而总是让学生们感受到社会阳光的一面。比如说,在谈家乡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都是引导学生们尽可能少地去探讨家乡落后的状态和愚昧的陋习,而是让学生们更多地去感受家乡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向人为地割断了历史,使学生们见不到一个完整的世界,属于封闭的教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保证内容的真实和开放,让学生们学会欣赏美的,并且懂得努力改变不好的。 
  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会涉及很多方面的信息和关系,因而教师既要处理好自己的专业职能,又要把握好学生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们能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当中学会欣赏和改变,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兴化市西鲍中心校)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