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经济是黔东南的强州之路
【摘要】 发展生态经济,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思想所在。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民富国强,更是关系到黔东南的可持续发展。就黔东南而言,走生态立州的发展道路,是符合州情的,更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关键词】
生态经济;黔东南;可持续发展;强州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由此可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更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思想所在。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民富国强。结合黔东南的实际,就黔东南发展生态经济谈想法和建议。
一、黔东南州的基本州情和区位综述
(一)基本情况。黔东南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东邻湖南,南接广西,与本省黔南、铜仁毗邻,境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全州辖16市县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循环经济工业区,有90个镇,116个乡(17个民族乡),5个街道办事处,89个居民委员会,68个社区居委会,3226个村民委员会。首府凯里市,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黔桂铁路,湘黔铁路、公路320、321国道从境内经过,凯里与贵阳高速路连接,至贵阳龙洞堡机场不到2小时行程。全州总人口446.91万人,有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81.87%,其中苗族人口占42.09%,侗族人口占31.86%。
(二)自然条件。黔东南州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4-19摄氏度之间,雨季明显,降水较多,年降雨量在1000-1600毫米,日照年均约1200小时,无霜期长,为260-220天,南部地区无霜期平均为310天,农作物三熟潜力较大,北部普遍轮作两熟。资源优势:黔东南是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之一,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资源优势突出。生物资源品种多,价值高,全州森林面积188.7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0959.7万立方米,覆盖率达62.78%。自然风光神奇秀丽,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浓郁迷人。
(三)民族风情。美丽富饶的黔东南州居住着苗、侗、汉、水、瑶、壮、布衣、土家等民族。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高原豪放之气。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民族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苗、侗、水、瑶、畲等民族的干栏式吊脚楼,土家族的衙院庄园,侗族的鼓楼、花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牢固树立保住青山绿水是政绩观念
(一)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作为黔东南州,既是各项政策措施方略的制定者,更是具体实施的执行者,大家必须认真学习“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发展思路,认真学习“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重要文章,同时更要深刻领会考核不再是纯粹的经济GDP,而要树立绿色GDP也是政绩的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推动经济发展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三高一低”型模式尽快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和高效益“三低一高”型模式转变。
(二)抢抓“两高”历史机遇。黔东南面临“两高”的发展机遇前无古人,黔东南人做梦也没想到,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会通过黔东南。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把“亦步亦趋”跟在别人后面走的发展思路转变为“跳起来摘桃子,跳出黔东南看黔东南”的发展思路,但这一思路,需要我们有一定胆略和决策层面的魄力,总言之统一全州各族群众的思想,才能全州一盘棋地加快发展。因此我们把黔东南的发展大计放在重中之重,着手调整修编各项发展规划,力求可操作性,切勿贪大求全,切勿空洞无物。
三、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经济强州
(一)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着力培育肉牛、笋竹、中药材、蓝莓、茶叶等后续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供应能力和竞争力。坚持标准化生产,在榕江的车江、忠诚等乡镇沿河坝区连片开发反季节蔬菜,在黎平、锦屏、天柱、从江等县重点抓好油茶经济林生产,在麻江蓝莓产业化的基础上再打造黄平蓝莓天下第一县。以黔东南茶叶为品牌,抱团发展以雷山、黎平、岑巩、丹寨等县的茶叶产业。通过以企业为龙头,做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增加黔东南本地品牌系列产品科技含量,走精品化发展的路子。思洲柚、黄平马铃薯、台江金秋梨、榕江和丹寨的西瓜的种植和黎平小个子黄牛、榕江的香羊、三穗麻鸭、三板溪的渔业、从江和剑河的香猪的养殖等等。
(二)加快生态工业发展。在工业的发展上,必须首先看对生态所带来的影响,必须看对环境的影响,必须算生态效益账,绝不能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代价来谋求一时的发展。要坚持护我环境、惜我资源、利我地方、惠我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保护青山绿水、发展富民强州产业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努力推动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快水能资源开发。二是抓好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加工增值。
四、探索建立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是黔东南发展生态经济的良好保障
积极探索建立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和发展贵州省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坚定走生态文明崛起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首先努力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其次,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第三,努力在扩大投资上取得新突破。第四,努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新突破。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