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地方经济优化升级的人力因素研究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目标,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这一切从根本上来说,都取决于经济体中的人员素质。
一、我国地方经济人力资源现状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年增长率9%以上。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表现出的是落后的技术、低廉的劳动力,发展的实质是低端产业的恶性循环。据媒体报道,目前一些地方出现了"用工荒",究其原因是,为数不少的企业特别是地方企业,由于资本短缺和技术落后,长期以来仅依靠国内充足、低价的农民工等低素质劳动力。造成的结果是:这类企业没有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技术升级的能力,管理水平也相对低下。实现产业升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创新的关键是要依靠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实现产业升级,从根本上要依靠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因此,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是实现地方经济优化升级、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基本前提。当前,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知识型劳动者、高层次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科研人才,已成为最重要的任务,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其中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地方经济的优化升级,必须有高校培养的人才支持。
二、高校培养经济工作人才的优势与目标
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方向,应以服务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围绕地方经济特色和地方优势产业办好相关专业。学校应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增强所设专业的实用性,主动加强与地方产业尤其是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沟通联系,了解不断发展的产业经济对各个岗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参照,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改革,建立以强化执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根据产业需求设置专业,针对企业要求开发课程,形成课程满足职业、技能保障就业的良性循环。既要做好适应性服务,更要做好主动服务。适应性服务就是随着地方产业的发展对培养方向作出相应调整,不断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主动服务则是一种超前服务,重在做好服务的超前准备,加强服务的引领性、针对性。学校要面向所服务的地方产业制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定整体和长远规划,加强对地方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和相应需求的研究和预判,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重点要放在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研究、相关产业的重大技术创新、人力资源长远优化等方面,以体现高校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高校通过强化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及时培养实用、管用的人才,必然也会凸显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赢得地方乃至相关行业的重点支持,使学校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本着"合作、融入、共赢"的原则,汇聚社会各方力量搭建合作平台,优势互补,实施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要通过加强合作,优化办学条件,拓宽办学途径,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科技转化,强化高校对社会的服务功能,带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实践中,高校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与地方企业积极合作,实现多方共赢的目标。
在合作领域及方式方面,一是加强信息交流。通过合作建网站、召开会议等形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合作单位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合作项目信息服务。二是人才培养。通过开放教育培训、生产研发、设备设施、人力资源、就业岗位、社会市场等综合资源,让地方经济体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订单式人才培养、技能大赛等途径,通过高校之间跨校第二专业、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等方式,推动院校和企业等社会部门的人才培养业务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师资教学。校企之间师资互聘,高校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或开设流动课堂与专题讲座;企业聘请高校教师参与技术人员培训,构筑企业人员和院校师资培训优质平台。四是项目开发。通过整合校企资源,合理分工协作,组织技术攻关、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等工作,联合开展重点课题研究,提升科研和教学实力,共享研究和开发成果。五是校企共建。通过校企联动,集聚教育与产业合作的综合优势,创建标准化实习基地等校企一体的品牌项目,实现校企优质资源共享。实践证明,高校与企业进行校企融合并回报社会,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校企合作,必然会带来三个方面的效应:一是实现企业生产技术升级。企业通过与高校长期有效的合作研究,增强企业自身的研究能力,并在一些前景性项目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通过引进高校培养的与专业和岗位相适应的人才,实现了产业人员的优化,减少岗前培训费用,解决了企业在产业升级和转型过程中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也解决了人力资源供需问题,为推动企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从低端环节连续不断地向中端和高端环节过渡,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增添了后劲。二是促进高校办学。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提高了教师对科研的兴趣,使教师有机会研究现实问题,迎接一些更具体、更实际的挑战。同时,拓宽了传统学术界服务科研的范围,让高校科研人员有机会开阔眼界,促进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为生产实际服务,促进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高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依据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办学理念,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吸引优秀生源、扩大学校知名度。三是提升社会满意度。学校培养出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促进了社会稳定。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校期间就提前进入与本专业相应的岗位开展工作实践,必然提高了动手和实践能力,丰富了实际工作经验,为更好地选择就业岗位奠定了基础。三、国内高校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的一些典型做法
玉林师范学院结合地方特色,举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与地方产业相对应的重点专业,提高地方高中级技术人员比例,改善劳动者科学文化和职业技能构成。
燕山大学坐落在国家级重点旅游城市--秦皇岛市。该校根据河北省急需物流产业专门人才的市场需求,建立了物流工程硕士点,与海关船厂合作招收对口专业生源,做到人才培养类型与当地经济需要相吻合。目前已为秦皇岛市输送多批急需的旅游、规划等企业骨干人才。
广东惠州学院设立与地方经济适应的课程体系,根据企事业单位需求改革教学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地方经济培养合格人才。
河南省黄淮学院着力打造"实用、管用、好用、耐用"的应用型人才,把鼓励科技创新作为突破口,着重让学生把提升专业技能与提高动手能力更好地结合起来。2007年,苏州国际科技园在黄淮学院建立了唯一一家"河南软件与动漫人才实训及输出基地",通过这种方式,该科技园的项目经理、技术专家等优质教育资源进入教学课堂;2008年,该校又在苏州国际科技园建立了"黄淮学院苏州实习实训基地",联手打造"培训-带薪实习-就业"实训新模式。目前,黄淮学院通过这种模式已培养出100多名动漫专业学生,90%以上输送到长三角地区动漫、影视企业。
同济大学等学校与企业联手培育卓越人才,较好地弥补了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这块短板。而上海电气、上海通用等5家企业则成为上海交大优秀工科生的"分校"。学校把学生交给企业,企业则为学生配上高水平工程师当导师,与校内教授实行联合指导。交大还首创了签约企业学生双向互选制,双方签订"预招聘、预定制、预储备"协议,企业须向学生开放一线工作环境,让学生参与产品研发等核心项目。一般情况下,毕业生需5年以上磨合期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工程师,有了这种新机制后人才培养周期大大缩短。
湖南省教育厅与省工商业联合会签订了"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信息平台共建共享联盟框架协议"。依托省毕业生就业网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常设市场,整合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和高校毕业生生源信息等资源,共建共享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信息平台,着重为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百佳用人单位等重点单位提供毕业生招聘、培训等个性化服务。同时,全面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与内涵。高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冠名班、顶岗实习、就业实习基地等合作模式,并针对产业特点及企业需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努力寻求企业进校园、课堂入企业、校企一体化等校企合作促就业的有效途径。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上海为尔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针对该公司急需外语和暖通专业毕业生,双方协议:一是该公司与学校签订三年的就业实习基地协议,二是邀请该公司的美国技术专家来校讲学,三是启动订单式培养人才的校企合作模式。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采取"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当村官和社区工作者、专接本、出国深造和出国就业等多元化就业模式,并根据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开发培训、课程及教材,形成了长、中、短期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该校已与近300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
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参加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从大一便进入公司一线实习,工程师们成了他们的技术教练。大一不要求专业对口,大二要求学生从事的岗位专业对口,大三鼓励学生选择与所学专业对口的相关工作。如此紧密的"互动"让毕业生求职时更加从容。目前,该校的飞行员专业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均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从制定专业招生计划、培养方案,到实习资源、实习导师的配备,校企双方都共同协商。比如,航空公司根据净增飞机架数确定每年招生人数。从薪酬水平来看,这类蓝领的入职起薪大有赶超白领之势。据透露,一名汽车学院本科毕业生进入一线技工岗位,最高起薪可达9800元/月,航空维修技师的工资也在每月5000元左右,三年后如达到业内较高水平,有可能达到每月万元以上。这样的薪酬,已接近部分企业给博士毕业生的工资水平。
烟台南山学院在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求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努力,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很高。该校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讲课,学校多个专业的学生在南山集团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冠名班、顶岗实习、就业实习基地等合作模式,并针对产业特点及企业需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努力寻求企业进校园、课堂入企业、校企一体化等校企合作促就业的有效途径。学校努力使所培养的人才适应合作企业、熟悉合作企业,学生一到工作单位就能派上用场,适应了市场变化,为在合作企业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探索出大学生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