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经济学论文:海工装备产业,地方经济发展新动力

来源: 2017-08-18 21:59

   上海航运交易所的"2012年度中国港航船企创富榜"显示,根据2012年年报数据,包括A股、H股等在内的70家航运、港口、船舶海工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排名中,海工企业因为去年行业呈现的高景气度,成为当年最大的"亮点"。 

  "未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增长速度仍将高于海洋经济总体增长速度。"5月20日,我国首部海洋经济发展报告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在京发布并作出上述预测。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海工装备业务的崛起,或将打破当前传统船舶制造业的市场惨淡局面,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 
  市场竞争"热火朝天" 
  近日,舜天船舶发布重大合同公告称,公司和国内另外两家公司一起与挪威宝澳海洋平台供应船舶公司签订合同,向其建造出售两艘多功能海洋平台供应船,合同金额约9亿元人民币。该合同的签订,意味着舜天船舶开始进军海工装备领域。 
  事实上,舜天船舶进军海工装备领域并非个案。包括中国重工、熔盛重工在内的多家公司都拿到了海工装备领域的订单。 
  据统计,2012年全球海工装备订单总额为 428亿美元,首次超过传统船型的订单总额,甚至超越了金融危机前2005~2008年的平均历史最高水平,呈现出较为景气的态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我国对海洋开发的需求越来越大,促进了海工装备行业的加速发展。 
  在巨大的市场诱惑下,各地纷纷出招,从国有造船集团到地方造船企业,都在加大海工装备的支持力度和拓展速度。 
  从制造企业的类型看,主要有三类企业角逐海工装备市场。第一类是以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为代表的央企集团,在高端产品建造上占据优势,如大型FPSO、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第二类是地方造船企业,如中远船务、中集烟台来福士等,这些企业发展迅速,实现了重点突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FPSQ改装、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上已占据一定的市场优势。第三类是石油系统企业和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如中海油下属的海油工程天津基地、中石油的青岛海工建造基地、辽河石油装备、上海振华重工、四川宏华集团等。 
  从地区竞争态势看,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的三大地域正在形成,分别是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 
  环渤海地区以大连、天津、青岛、烟台等地为主,聚集了大连船舶重工、大连中远船务、中海油天津塘沽基地、中海油海西湾基地、中石油青岛海工基地、中集烟台来福士、蓬莱巨涛毒洋工程公司等,产品集中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大连船舶重工作为该地区的龙头企业,具有丰富的海工装备建造经验,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数量在国内遥遥领先。 
  长三角地区以南通、上海等地为主,代表企业是中船集团长兴造船基地、外高桥船厂、上海船厂、中远南通船务、振华重工、熔盛重工,产品侧重于高端装备,如外高桥建造的"海洋石油981"超深水钻井平台,熔盛重工建造的3000米深水铺管船"海洋石油210",上海船厂建造的物探船和钻井船等。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南部的海工装备基地,主要以广州地区为主,包括中船集团龙穴造船基地、黄埔船厂、招商局重工等,产品集中在模块、海洋工程辅助船建造和各类平台、FPSO的修理,还缺乏高端产品的支撑。 
  其中,南通市的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在长三角地区较为突出,竞争态势明显。迄今,南通已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海工装备产业基地,2009年实现产值226. 5亿元,占全国海工装备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产品覆盖从近海到深海的所有种类。"十二五"期间,南通将力争产值达到1000亿元规模。目前规模以上船舶及配套企业中,已经有29家转型为海工装备制造企业。 
  地方政府"兴致勃勃" 
  无论从产业政策、内需市场,还是从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规律上看,今后数十年的巨大发展潜力使得地方政府正在有意引导海工装备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3月,浙江省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海工装备列入海洋新兴产业,作为浙江省培育发展的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同时提出打造国家级的海洋先进装备业和海工装备基地目标任务。 
  2011年6月,浙江省制订的《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海洋工程作为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加以重点研究和扶持。其中,对推进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方面,浙江省表示将重点支持舟山海工装备产业的发展。 
  2 012年1月,江苏省政府发布《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其中提出重点发展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和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确保江苏海工装备製造研发和产业化大省的地位。 
  受此地方政策良性刺激,2012年,在世界船市波动、市场低迷的不利环境中,该省南通市海工装备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产业规模全国第二,占据全国海洋工程市场1/3份额。据介绍,南通的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是:第一、准确把握了转型升级的要求,将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第二、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第三、做好产业布局规划;第四、在招商引资、产品重点、科研服务、建立市属专项基金、出台相关发展政策方面狠下功夫。 
  此外,诸多省市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类似政策,引导本地具备条件的船企"转攻"海工装备制造市场。 
  国家政策"高处着眼" 
  海工装备领域订单的增加离不开国家对船舶工业的政策扶持。目前,一系列国家政策也在引导海工装备的发展力度。 
  工信部日前发布《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包括:环渤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造船基地成为世界级造船基地,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占国际市场份额超过20%。 
  2012年2月,《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资委、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在这之前的2011年9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组织编制发布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这是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首次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创新发展战略,体现了对海工装备产业的高度重视。 
  有行业人士认为,伴随《国家中长期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关于印发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的通知》等海工装备产业支持政策的颁发与落实,我国海工装备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按照最新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2015年,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2020年,年销售收入达到4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据此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海工装备市场规模将扩大6倍,行业复合增速将达46,行业进入黄金发展阶段。 
  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中国海工装备制造商面临市场认知度、国产化率、行业标准化等方面的问题,但考虑到未来海工装备市场前景较为广阔,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一定工程经验积累,加之中国对海工装备制造业政策支持力度高,整体看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成长势头较好。未来几年,中国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形成与韩国、新加坡等地的海工设备主要建造企业共同竞争的格局,重演上个十年间世界造船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一幕。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