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经济学论文:探询榆林高新区发展路径引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来源: 2017-08-18 22:15

 当前,在"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指引下,国家高新区正以百舸争流、千舟竞发的态势投入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那么,如何做大做强榆林高新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高新区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议题,就相关问题,本刊专访了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榆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文明。
  新西部:国家高新区从1991年正式创办至今,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科技体制改革"实验区",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上缴税金、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近30%的高速增长。高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和排头兵,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发挥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已充分彰显。能否谈一下榆林高新区目前的发展现状,另外以"二次创业"为契机已形成哪些方面的内生优势?
  李文明:榆林高新区前身为榆林经济开发区,是陕两省人民政府1999年2月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2010年12月经陕两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和城市综合配套服务区。园区位于榆林市区西南郊,规划面积914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功能区为28.4平方公里,是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组团。
  建区13年来,高新区始终围绕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和区域中心城市示范区的目标努力奋斗。2011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5亿元,增长29.13%;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增长49.78%;工业总产值144亿元,增长32.78%;财政总收入23.72亿元,增长18.6%,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高新区助推榆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新区已形成的内生优势为其进一步强身健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交通快捷便利。高新区是榆林城市建设的新中心,与老城区连为一体,紧靠包茂高速、西包铁路、太中银铁路、榆阳机场等陆空交通大动脉,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区内愉林口岸办、榆林海关正在建设当中,是对外贸易的直通口岸。
  (二)基础设施完备。建区以来,城市功能区建成面积达13.2平方公里,建成市政道路50多条,园区全部实现"七通一平",形成了"三纵三横"的道路网骨架。建成榆横铁路(西包铁路支线),成为煤化工基地对外连接的主要物资运输通道。建成变电站4座、水厂1座、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处理厂1座、热电厂1座,通讯、供热、供排水等市政配套管网全部到位,电力环网初步形成。
  (三)产业优势突出。园区以"二次创业"为契机,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发展。截止2011年底,区内累计引进项目332个,投资及合作的500强企业达25家,科技型企业65家,占全市的一半,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主要企业有:甲醇产能位居全国前列的榆天化和延长石油集团,技术居同行业领先水平的两京电气集团,西部最大的玻璃企业华宝玻璃厂,羊毛防寒服占东北和华北30%市场份额的羊老大集团,后劲十足的陕西天宁、榆林广济堂等制药企业,实力雄厚的青岛啤酒、巨鹰枣业等食品加工企业。
  (四)科技实力强劲。园区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强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建起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共承担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48项,其中省级以上科技项目9项。区内80%的企业设有技术研发中心,拥有10个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等40多所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实施校地科技合作项目260多项,累计上报登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7项,取得市级重大科技成果85项,科技支撑和辐射示范能力不断增强。
  新西部:目前,榆林高新区的发展也同样面临着应对区域竞争、突破资源瓶颈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挑战,但高新区面临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请您谈一下高新区的发展有哪些方面的战略机遇?
  李文明:环境上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发展机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有利因素。
  (一)能源化工市场需求旺盛。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会改变。据统计,我国的乙烯、丙烯、合成树脂等大宗化工产品国内市场满足率只有50%左右,预计未来10年,国内化工产品仍将保持6%-8%的平均增长率。
  (二)中省市政策的叠加效应。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正式获批,《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榆林北部列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战略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规划》等国家级区域规划即将实施;省上加大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力度,在原27条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拟制定支持榆林持续跨越发展新的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榆林高新区建设、推进榆横一体化、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都有利于高新区得到更多的倾斜和支持。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明显加快,国家专门出台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政策,对中西部地区承接能源矿产加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作出指导,这对高新区充分发挥资源、产业、区位等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高新区将会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其作为全市产业、城市、科技、人才等创新发展"试验田"的作用会更加明显,也必将会成为引领示范、带动全市和区域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的新引擎。
李文明:未来十年榆林高新区应着重从"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四个方面推进,并创新机制体制,全面加强措施保证。

  (一)加强科技支撑,构建创新创业体系。一是要积极对接区域产业的科技需求,着力实施科技创新五大工程。研发资源集聚工程。要以榆林学院为核心,加强与重点院校、大型企业、国家级研发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同建设集研究开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创新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深化工程。进一步深化校地产学研合作峰会机制,继续加强校企对接、院企合作的传统产学研模式,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高端人才汇聚工程。围绕能化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努力聚集一批世界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引进一批紧缺型实用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就业培训基地建设。科技平台升级工程。启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组建能化装备制造技术联盟、矿区生态修复技术联盟等,合力攻关行业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科技金融支撑工程。加快设立科技创新扶持基金、中小企业扶持基金等科技基金,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装备等产业发展促进基金。二是要加快实施创业三大计划。载体建设提升计划。针对能化装备、节能环保、太阳能光伏产业,集中规划建设一批面积大、设施完善的科技孵化器和企业加速器。服务模式创新计划。建立"专业孵化+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中介服务"的运行模式,积极开展战略规划指导、市场开发服务、技术辅导服务、专业技术服务、金融支持等增值服务,加快从单纯的基础性常规服务向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多功能服务转变。创业环境优化计划。围绕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服务平台、创业资金资助、企业税收优惠、产品采购等方面研究制定促进创业政策体系。
(三)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一是优化园区空间布局,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要建成"一心、两区、多园"的核心区。"一心"即研发创新功能中心,"两区"即高端服务功能区和高端产业发展区,"多园"即包括创业及科技服务区、精细化工产业园、装备产业园、都市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教育培训园、能化物流园等。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土地集约利用。要着力完善基础设施,重点实施循环型水务工程,构建从水资源供应到收集、存储、处理、回用完整的水务系统。推进政务、教育、医疗、物流系统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构建完整的区域信息化体系。加快景观带改造工程、景观河道及大面积生态绿地建设,建成"一片、两带、多园"的生态景观系统。三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城市功能。要加快初中、小学及幼儿园建设,推进职业教育市场化运作。实现医疗服务覆盖全区,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成体育中心、图书馆、科技馆等设施建设,营造浓郁文化氛围。健全商务商贸配套设施,完善生活服务功能。

  (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生态园区建设。一是构建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要围绕主导产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原材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的相互共享关系,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间无缝连接。推动能源化工、能化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注重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二是构建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要根据区域干旱半干旱的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构建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建立不同类水资源供给综合联调系统。三是加强政府引导和经济激励手段。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榆林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循环经济的科技研究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大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服务等。
  (五)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加强措施保障。一是强化市场运作,创新开发建设机制。要探索新型园区开发建设机制,规范开发建设公司管理,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拓展开发公司业务。支持开发公司搭建投融资平台,开展产业投资、股权融资等业务。采用BT、BOT等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二是推进对外开放,促进园区国际化发展。要基于全球视野,在能源化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进一批技术全球领先的重大产业项目,吸引一批海外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经营管理人才。推进企业、产品和组织的国际化,着力推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三是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要尽快制定支持能化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意见,设立高新区发展专项资金,对高新区产业发展、引进科研机构、设立企业技术中心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予以财政支持。四是加强项目筛选,加快提升管理服务。要进一步提高项目准入标准,根据投资强度、土地投入产出比、税收效益和节能环保等标准筛选项目。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全程跟踪项目的推进和运行情况。探索建立"一站式"审批服务和"全程办事代理制"等绿色服务通道机制。五是转变评估思路,建立科学考核体系。要参照科技部颁布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评价指标》等指导文件,制定出台具体考核办法,突出对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与创业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政务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考评,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目标绩效管理长效机制。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