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当前政府会不会再出台刺激经济政策
从最近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来看,上半年,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银行信贷等数据都表现不错,整个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基本确立",但是,"回升的基础是不稳固、不平衡的,有一些不确定、不可持续因素。"即当前中国经济回升是不稳固、不平衡的,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
论文联盟Www.LWlm.com 为什么经济回升的基础不稳固、不平衡呢?这可以从国际与国内两个层面来看。从国际情况来看,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之后,经过美国及各国政府联合救市,美国的金融体系开始稳定,2008年9月那种最为黑暗的情况已经过去,但是美国金融危机摧毁了整个美国金融体系,这个金融体系要想全面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在这个金融体系复苏的过程中,并不排除金融体系出现新的震荡与反复。从实体经济来看,尽管有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企稳回升,但世界不少国家实体经济仍然处于下滑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世界经济这种状况,对外贸依赖程度较大的中国来说,这种变化除了对中国经济引起短期冲击外,还将在中长期对中国经济结构造成较大影响。
从国内的情况看,经济回升的基础不稳固、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这一轮经济的回升主要是由固定资产投资拉动,而固定资产投资最为主要的部分又以公共基础设施、铁路、公路等方面为主导。这种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不仅不可持续,因为这些投资的商业回报率是相当不确定的,而且它对社会实体经济其他方面的投资回升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同样,当前的消费增长很大程度与政府的优惠政策有关,随着时间推移,就业和收入下降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可能就会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可见,经济回升的基础是不稳固的。
二是经济回升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东南沿海地区和企业复苏较慢,而与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的行业及地区回升强劲;政府直接投资或支持的大企业、大项目资金充裕,广大中小企业依然融资困难;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缓慢,城市经济增长复苏快;经济落后的中西部经济复苏慢,发达经济地区经济复苏快等。这种不平衡不仅会加剧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而且容易给经济发展积累潜在的风险。
三是这一轮经济回升存在不可持续的因素。比如大规模的政府财政投资不可能长期实施,随着时间推移,空间逐步缩小;银行信贷的超高速增长不可持续,因为,这种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容易推高资产的价格,容易吹大股市及楼市泡沫。而资产泡沫的破灭,引发了新一轮的银行危机及金融危机。
■ 调整宏观调控核心 扩内需保增长转为保增长调结构
从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与分析来看,一方面希望短期的应急政策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以刺激经济短期内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又担心这种短期应急政策的负面影响。政府部门为了减少这种短期应急政策对未来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开始有所变化,即宏观调控的核心由以往的"扩内需、保增长"调整为"保增长、调结构"。
比如,央行货币政策开始出现一定条件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央行解释为央行货币政策的微调,但是实际上是要改变上半年那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变。另外,可以看到,最近银监会不仅出台一系列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文件,如第二套住房政策重申其严肃性等,而且近日对数家商业银行发出窗口指导,严禁月末突击放贷,否则将重罚。同时,银监会要求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重新审订贷款额度和激励方式,甚至下调贷款,要求严格执行存贷比不超过75%的规定等。这些相关政策一出台,从7月份开始,银行信贷收缩十分明确。7月份银行信贷增长只有3559亿元,估计8月份的信贷增长也不会超过3000亿元。如果下半年信贷规模以这样的程度收缩,那么这种收缩相对于上半年的情况也就不是微调了。
对于上半年的应急经济政策出现的负面影响,政府开始关注,估计在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基本确立之后,会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提高回升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上,更多地关注中国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及经济结构的调整。8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新的重要判断是,"部分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这是最近中央政府向市场发出最为明显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出现较大调整的政策信号。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完全打乱了中央政府中长期经济政策的重大部署,由上半年的宏观经济应急政策代替了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因此,中央政府作出的关于经济运行的新判断是向市场发出的最强烈调整经济结构政策信号。
其实,这种政策信号在最近的三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已经连续向市场发出。在8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成为该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在8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研究部署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安排。在8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研究部署了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可以说,8月中旬以来的三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尽管主题各不相同,但都贯穿了"调结构"这条主线。而"调结构"的含义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调结构"既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主要发展低碳经济;也有企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对中小企业在政策上的支持,希望中小企业成为保经济增长的主力;也得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以图跳出去库存化--再库存化--再去库存化的恶性循环怪圈,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 经济新刺激政策出台几率小 调整结构才能保经济持续发展
从最近中央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及政策出台的倾向性看,出台新的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或政策可能性不大,只是会在现行的政策基础上,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及银行的信贷结构等。中央政府通过结构的调整来保证中国经济升级换代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执行这次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些扩张性应急政策,产业结构恶化进一步加深,保证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严重的后果。产业结构调整和遏制过剩产能势在必行。比如,中小企业应得的流动性被高耗能、低效益的传统产业占据。按照工信部的数据,到去年底,部分产业产能就已严重过剩。重复建设的势头甚至蔓延到了新能源领域,如风电和多晶硅等的重复建设十分严重。在政府部门看来,如果再不着手调整,中国经济就会重新走上非理性建设的老路。中央政府希望借这次金融危机孕育出一批新兴潜力产业,以便为经济复苏后的经济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提供新动力。比如发展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新一代IT产业、绿色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医药保健业、现代农业等。这些新兴潜力产业具有的共同特点是,都属于短缺型产业、内需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实体型产业、政策鼓励型产业或危机获益型产业。发展这些产业既能有效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可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的经济增长点;既有利于政府政策鼓励资助,也可减弱中国经济对外依赖的严重性等。
结构调整的重点还有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从不少的媒体报道和政府的政策倾向来看,重点都放在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上,认为当前大中型企业获得大部分资金,而且中小企业融资却十分困难。这样既不利于增加民间投资,也不利于居民就业及经济成长。目前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而是政府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多少便利的条件,在银行信贷融资结构上如何能够顺利调整。
总之,从当前政府政策取向及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政府的宏观调控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微小的。因此,估计下半年政府不会出台重大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而只会在调整结构上多做文章。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