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台湾产业移转大陆趋势与浙台经济合作1
[摘要]在长三角发展国际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上海的功能更多在于发展虚拟制造中心,而浙江的功能主要在于形成实体制造中心,这与浙江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是一致的。当前,浙江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也已步入发展模式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属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经济,其主要依托及优势产业是传统的制造业,但新兴制造业也具有一定基础。浙江不具自然资源优势但有较强的体制优势、产业组织优势、企业家优势和经营人才优势。在经济发展对外部资源有强烈需求而有形资源转移成本较大的情况下,选择与浙江经济互补性较强且产业大规模外移的台湾开展经济合作是较为合理的战略。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浙台经济合作的政策思路和重点产业领域。
论文联盟WwW.LWlM.com
本文系浙江省台办2007年度立项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贺星岳(1966-),男,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与管理学。
借助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资本和制造业大转移的国际环境,充分利用中国加入WTO和国内区域一体化所创造的战略机遇,浙江将自身发展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协作体系之中,致力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国际化程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长江三角洲作为中国大陆最具经济活力和吸引外资的热点区域,正处于区域一体化机制深化的关键阶段。浙江应正视一体化机制深化产生的效应和台湾产业外移趋势,立足浙台两地经济的互补性,加强浙台经济合作,利用台资企业的营销经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式及服务推动浙江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浙江的经济发展,实现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
一、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的趋势
(一)台商大陆投资的阶段演进及特点
台商投资大陆经过了四个阶段(卜贵林2003)。以产业型态为分层标志,第一阶段(1987-1990),投资主要集中在纺织、成衣、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主体为中小企业,投资动机一是规避岛内日益上升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二是试探大陆对台商的诚意,因此,该阶段投资规模较小,主要投资区域为深圳特区以及与台湾同属闽南文化圈的福建省内;第二阶段(1991-1997),投资除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外,在化工、机械、化纤、家电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上也达到了相当规模,尤其电子产业在珠三角投资已有相当规模,投资主体仍以中小企业为主,但大企业投资已开始出现;第三阶段(1998-2000),主要投资产业逐渐由资本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笔记本电脑及周边产业成为台商该阶段的主要投资产业,投资企业主要是台湾各大资讯厂商,单体投资规模也呈大幅度增长,投资地域由珠三角为主转向以长三角为主;第四阶段(2001至今),投资基本集中在技术密集的半导体、晶圆代工厂、IC设计等领域,台湾资讯产业大厂纷纷抢滩大陆,使第四阶段投资的技术含量急剧提升,资金规模迅速扩大。综合来看,前三个阶段基本以建立生产基地和加工出口为主,第三阶段也表现出占领市场的投资特点,第四阶段则基本以占领市场和生产内销为战略意图。相应地,在生产经营模式上也由最初的"台湾接单大陆生产香港转口欧美销售"向"大陆接单大陆生产大陆销售"转变。其间虽经历了诸多型态,但总的趋势是由加工出口模式向生产内销模式转变。
(二)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的趋势
21世纪,在大陆经济快速增长的磁吸效应下,台湾厂商将继续将产业向大陆转移,以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第三波投资热潮的持续升温和第四波投资热潮的提早到来。但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的趋势与向海外转移的趋势有所不同,前者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后者除了制造业以外,还有服务业。因此,台湾产业外移大陆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转移大陆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投资层次趋向高级化
台商为进一步降低成本,不断转移生产基地,扩大在大陆的生产。在新的投资热潮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以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为主导,不但台湾的移动电话、数码相机、信息家电、软件、网络、电子商务等产业逐步加快向大陆转移的步伐,而且半导体厂商、电子零组件生产厂商也突破政策限制,纷纷到大陆投资设厂,其中包括中芯国际、宏力电子、联电,甚至还有台湾IC龙头台积电。据台湾一项调查显示,台湾高科技厂商已有大半到大陆投资,在电子零组件厂商中,台湾前30大PCB(印刷电路板)厂商几乎已全部赴大陆设厂,在资讯硬体业方面,台湾的鼠标器、电源供应器厂商九成以上转移至大陆生产,扫描仪、显示器、机箱、监视器等有六至八成在大陆生产,笔记本电脑和主板等也有五成在大陆生产。高科技产业的纷纷外移,提高了外移产业的技术含量,同时,外移的层次也趋向高级化,厂商不仅外移低附加值的生产制程,更兴起高资本设备的投入,包含先进技术的整厂输出。除此之外,台湾岛内的研发基地正加速向大陆转移,神达、明棋、仁宝、华邦、广达等台湾知名企业纷纷在大陆设研发中心、IC设计中心及软件开发基地,利用大陆软件高级人才,开发设计新产品。可见未来祖国大陆也将会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2.产业转移大陆朝集团化、大型化发展
随着台商投资大陆规模不断扩大,先行一步投资的台资中小企业,主要是中下游企业,拉动了对台湾生产原材料及半成品的需求,从而促进供应原材料的台湾中上游工业生产企业也前来大陆投资设厂,提供配套、连锁的生产与服务。目前,台湾许多大型厂家加入了外移生产的行列。在台湾排名前100大的企业中,约有70%来过大陆进行工商考察和经贸洽谈,并有一半以上在大陆地区投资设厂。台湾的上市上柜公司越来越成为对大陆投资的主流。根据台湾"证期会"的统计,到2005年初,已有450家上市公司赴大陆投资,占所有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二;400多家上柜公司赴大陆投资,占所有上柜公司的60%以上,根据台湾"工业总会"的调查显示,2004年赴大陆投资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台资企业明显增加,其中投资额500-1000万美元的企业占12%,1000-3000万美元的占15%,3000-5000万美元的占3%,5000万美元以上的占3%。
3.产业外移的群聚式现象突出,产业链整体外移加快
据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的调查资料显示,21世纪以来,赴大陆地区投资设厂的台湾半导体厂商,从上游的IC设计,到中游的IC制造,再到下游的封装测试,甚至到IC通路模组,关联产业都已相继在大陆地区进行群聚式的投资,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台湾产业转移的方式,从以往以单打独斗,个别办厂为主转向集体合作,从单纯的委托加工变为邀请卫星工厂共同参与。在高科技龙头企业"群聚效应"的影响下,台商投资大陆已出现"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势头。在外移的产业中,电子资讯业的产业群聚现象最为明显。目前台商在大陆地区的群聚投资区域主要是华南的"深圳-东莞-广州"珠江三角洲产业带和华东地区的"上海-苏州-杭州"长江三角洲产业带。
4.产业外移本地化趋势日益明显
首先是原材料供应当地化;在大陆投资的台湾厂商生产所需要的半成品、零组件及原材料有"就地取材"的趋势。台商在大陆投资设厂后,为因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采取原料供应本地化的策略,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台商对台湾原材料或零组件的供应依赖度逐年下降,由当地提供所需原料的比重已超过对台湾的依赖,台湾企业生产原料本地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并成为台商在大陆经营和发展投资企业的重要策略之一。其次是资金筹集当地化;一方面是台商在当地子公司的获利再投资,台商扩大投资规模所需的资金越来越少由岛内母公司提供,相反,海外子公司为岛内母公司提供了大量的利润资金,促进岛内母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台商在当地投资规模的扩大,也越来越多地通过当地金融机构融资,除了向银行贷款之外,台资企业已开始通过在当地股市挂牌上市进行资金的筹措,尤其是随着台商在当地经营期限的不断延长,这一筹资手段将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台商的重视和利用。其三是人才聘用当地化;由于台商投资的渐趋长期化,台籍人员与当地同级雇员的各项福利待遇的差异正逐渐缩小,台商向当地雇员开放中高层的经营管理职位,中高层干部中当地人的比例有明显上升趋势。这显示不论是为了分支机构人力管理和拓展当地市场的需要,还是与当地企业结盟合作的需要,或是为了降低成本,台商在投资当地实施"人才当地化"的现象都将更为明显。其四是市场当地化。随着企业经营向当地化趋势发展,企业对当地市场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5.台商投资热点地区不断向北、向西转移
论文联盟WwW.LWlM.com
台商对大陆投资的热点地区,从过去以华南沿海地区为"主战场"转向华东沿海地区,并将进一步向环渤海湾圈北移扩展。台商对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的投资步伐已明显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投资重心转向以上海为中心,苏南、浙北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宁波等地。尤其是近年的电子资讯产业投资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约占80%以上。未来台商投资热潮将继续向北延伸,逐步发展到以京、津、翼地区为中心,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圈。从长远趋势看,台湾厂商对大陆的投资,将在环大陆沿海外凸弧形地带的基础上,进一步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陆辐射,形成"遍地开花"的全方位发展格局。(于新 等2006)
二、浙江经济发展阶段及其优劣势
1.浙江经济发展所处阶段
2005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343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433美元;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15649亿元,位列全国第四,人均生产总值31684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近3800美元;2005年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6·4∶54·6∶39·0,以此经济指标、产业比例看,浙江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韩佳,徐长乐 2007)依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今后四至五年内,浙江省人均生产总值将处于4000~7000美元的区间,步入发展模式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刘亭江振林 2007)如果按要素结构、要素价格和发展水平的不同将各类经济主体划分成发达经济、新兴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经济、一般发展中经济4个不同的等级,可以认为浙江省的经济处于第3等级,为高速增长的发展经济,处于这一发展阶段和具有相应的要素结构的国家和地区,具有吸引投资者的优势,也有利用发达经济技术、经验和一般发展中经济资源的空间。
2.浙江经济的优势所在
分析一个区域在特定发展阶段的经济态势,必须以该区域该阶段所具有的优势产业和行业为依托。正如罗斯托所言,"在任何特定时期, 一个经济系统能够具有或保持'前进的冲击力',是由于若干个' 关键部门'( 主导行业) 迅速扩张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 ( Rostow.W.W, 1960,《 经济成长的阶段》)从浙江目前的产业结构看(2005年),第一产业(6.4%)已失去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优势地位,第二产业(54.6%)转而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第三产业(39.0%)虽处于上升阶段但对经济的支配与带动地位尚未形成。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即得益于一个一体两面的经济现象,即以轻型加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私营经济的规模性存在与发展。从行业发展对经济贡献的角度看,统计显示,1978~2004 年, 浙江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 增长速度居全国之首; 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比重由60%提高到 94.5%; 制造业从业人数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由 15%提高到 36.14%。(蒋海霞 等 2006)就浙江制造业在国内外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一个定性的判断是:从国内来看,①浙江制造业在全国制造业产业分工体系中已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纺织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品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规模在全国均居于前列;②浙江以专业化生产为特征的块状经济已形成相对规模的产业集群,培植出了一大批国内知名的品牌产品和具有相当竞争优势的工业产品。至2004年底,浙江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有519个,工业总产值6 000亿元,企业23.7万家;产值在10亿~50亿元的有118个,50亿~100亿元的有26个,100亿元以上的有3个。全国知名的品牌产品中,约有10%左右是浙江产品。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近600种主要工业产品(最终产品)中,浙江产量居全国前3位的产品仅200种,其中居全国首位的金60种。从国际范围来看,浙江以小商品为主的部分制造业已占据了相对份额的国际大市场,从而形成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不少产品由于拥有价格竞争优势,已经取得了稳定的国际贸易地位。嵊州领带加工企业达1000多家,产量占全国80%,世界总量的30%,有望超过意大利和韩国,成为世界领带业制造业中心;海宁皮革、诸暨袜业、义乌袜业、温岭水泵、温州打火机等在国际市场上也均拥有规模与成本两方面的优势。(王立军 等 2005)
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以轻型加工工业为主体的传统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浙江省的比较优势与特色所在。这一优势与特色既与区域产业资源、要素禀赋相符合, 也适应宏观市场环境的需求,不仅支撑了改革开放近 30 年来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 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作为浙江经济的支柱存在。
与上述优势同时存在的是浙江所具有的体制优势、产业组织优势、企业家优势和经营人才优势。由于独特的地理区位,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较少进入中央政府的重点建设区域之内,中央资本投入较少,但浙江有重商和亲和市场的区域文化传统,因此,浙江得以在计划经济控制较弱的体制背景下较早实行市场取向改革,从而锻造了一大批体制机制灵活、经营管理有方、市场拓展有力的微观市场主体民营企业。全国500强民营企业中,浙江就占有188席,这些民营企业就是浙江具有活力的微观市场主体的代表,也是浙江相较其他省份具有体制优势的主要标志。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权清晰、社会负担小,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宏观背景下,是一种较有利的产业组织形态。先发的市场化优势、体制优势和产业组织优势,为浙培育了一个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也锻铸了浙江的企业家优势和经营人才优势。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至2004年底,全省各行业共有各类型企业单位数30.53万家,资产总量43204.07亿元,而各行业拥有的中小型企业数量就达30.41万家,资产总量35683.81亿元,从业人员1130.71万人。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涉及了所有的竞争性行业和领域,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传统行业,占有绝对比重。从企业单位数看,在全部中小企业中,第二产业单位数占64.9%,工业中小企业单位数达到189515家,占全部的62.3%。非公有制占据主体地位。在全部中小企业中,私营企业单位数有216560家,占全部中小企业单位数的71.2%;私营企业拥有资产11511.19亿元,占全部中小企业资产的比重为32.3%;产业集聚发展特征明显(吴家曦 等 2005)大量涌现的包括乡镇企业、股份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在内的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兴企业是企业家资源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创新思维,创业精神,风险观念,经商能力"则构成了企业家的本质特点。相对丰盈的企业家资源是浙江经济发展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作为"市场大省",浙江贸易型企业、经营户数量巨大。这个庞大的中小工商企业群,无疑是个巨大的经营人才或企业家才能的训练场。培训了数量众多的独立经营人才。
3.浙江经济的劣势体现
与上述产业优势相对应的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劣势。首先,浙江省的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尤其是土地资源匮乏,浙江省平均每一农村劳动力的耕地面积仅为全国水平的27.5%,甚至仅为江苏省的44.4%。土地资源匮乏不仅制约了浙江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构成浙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展的瓶颈。浙江在其他自然资源方面也是个"小省",煤炭、石油等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浙江的产量近乎于零。其次,浙江省最具竞争力的是皮革、化纤、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但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对薄弱,竞争优势不明显;浙江省技术引进力度较大,装备水平有明显提高,吸纳配置科技资源能力较强,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浙江省中小企业数量多、机制活,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但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缺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企业。(王立军 等 2005)再次,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尤其是与专业化生产基地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迟缓,无法满足产业集群的进一步扩展。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