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云南省经济追赶进程中的优势叠加分析
[摘要]未来十年("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云南省将面临重大的机遇期,借力"西部大开发新十年"和"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部署,实现云南省更快更科学的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在今天,单一优势已无法有效推进落后地区的经济追赶进程,还有可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所以,要实现经济追赶目标或要提高经济追赶的效率,必须形成优势叠加。本文首先对优势叠加进行分析,进而针对云南省所拥有的机遇和优势条件来说明形成优势叠加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云南省在经济追赶进程中应当采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云南省 经济追赶 优势叠加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正处在恢复阶段,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中国经济也面临很多困难,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在这一背景下,对经济发展处于落后状态的云南省意味着更大的挑战,但同时,未来十年("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借力"西部大开发新十年"和"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部署,云南省也将面临重大的机遇期。如何能切实抓住这关键的未来十年,实现云南省更快更科学的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
一、比较优势与优势叠加
1.比较优势理论。优势叠加中所指优势,主要是比较优势。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作为比较优势思想的发端,他认为各国按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并开展国际贸易,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之后,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认为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该差异源自各国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根据相对优势进行生产和交换,双方均可获利。20世纪30年代赫克歇尔-俄林(H-O模型)的要素禀赋说推进了对比较优势形成原因的研究。俄林指出,影响商品成本高低的是生产资源的相对丰裕度。该模型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及其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的国际差异的角度探寻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并指出,通过国际自由贸易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有效配置,通过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可使"要素价格均等化",并影响产业布局。至此,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最终形成了。
2.优势叠加促进竞争优势实现。(1)优势叠加。强调某单一优势,如资源优势,可能会陷入资源比较优势的陷阱,沦为廉价生产要素供应地。为了避免"比较优势陷阱",落后地区应通过后发优势,整合经济资源,引入先进技术与制度,把自身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市场条件、相关支持产业和竞争环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竞争优势,以实现优势叠加的作用。优势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单一优势往往难以形成竞争优势,需要多个优势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形成一种叠加状态。优势叠加后,诸优势会形成互补与合力, 使得各优势的总能量急剧扩大。优势的叠加不仅是一种量的叠加, 即由单一优势向多元优势的发展, 更是一种质的叠加。这种质的叠加是一种永无止境的上升过程, 在上升过程中区域比较优势所产生的能量以整体的非加和性的特点不断放大。(2)通过优势叠加促进区域竞争优势实现。当今时代,比较优势有利于一个经济区域建立竞争优势,但并不必然带来竞争优势。要实现区域竞争优势,需要具备一定条件。迈克尔•波特认为,一国(或一个区域)竞争优势的构建需要四大要素: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②需求条件,如产品和服务的需求;③相关和支持产业(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④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企业的战略与竞争状况。除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机遇与政府。
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通过政府的作用,抓住机遇,整合资源,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区域固有的比较优势可以优势互补,产生叠加效应,为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带来必需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撑基础和竞争环境(图1)。
二、云南省经济追赶进程中面临机遇和条件
1.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2010年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对未来10年如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新举措。这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后中央对西部发展的再次部署,西部将由此拉开描绘新一幅发展画卷的序幕。
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中提出,优化资源利益分配,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并且还给予了地方部分政策创新的权利--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在改革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支持西部地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桥头堡战略"的顺利开启。2009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桥头堡战略"是推进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部委紧锣密鼓地调研云南"桥头堡战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调研交换意见会上表示,云南实施桥头堡建设应遵循"统筹内外,互利双赢,以外促内,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桥头堡区域初步定位为: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大通道、沿边开放开发的合作试验区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外向型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示范区,以及西南重要流域的生态安全屏障。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欧盟(European Union)、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以及于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协议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历程中历史性的一步。
云南的地理位置处在中国、东南亚和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太平洋地区与印度洋地区的中间地带。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使得云南一跃成为中国连接东盟地区的前沿。这一区位优势将为云南经济带来重大的机遇,也将加强优势的叠加,加快云南省国际化的步伐。
三、云南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所具有的优势
1.区位比较优势。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疆,东进贵州、广西;北上四川、西藏;西部和西南部与缅甸毗邻;南部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是我国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在我国沿边开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伴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云南省成为了西南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这种天生的区位优势使其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多层实体内,此外云南省还参与到"两廊一圈"区域合作、南贵昆区域合作等区域经济合作中,拥有了多个成员身份。
2.资源比较优势。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资源,其中矿产、能源、生物和旅游资源尤为富足。其一,矿藏品种多样,品质优良。云南省已发现矿产142种,占全国168种的84.5%,其中有54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十位,居前三位的就有25种。其二,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全国待开发的水电资源1/3在云南;风能总储量为1.22亿千瓦;太阳能开发条件优良地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3%;生物质能原料种质居全国之首。其三,生物资源丰富。云南省药用资源有6000多种,居全国首位;香料植物约有400多种,也居全国首位;云南省脊椎动物就有1737种,占全国的58.9%。其四,旅游资源丰富。云南省山河风光绮丽,民族风情浓郁,为现代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