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经济学论文: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SWOT分析研究

来源: 2017-08-19 13:20

 摘要:运用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方法,在对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存在的自然资源、产业技术和地缘区位、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及机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列举了在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组织发展及区域发展环境、产业增长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劣势与挑战。提出应遵循创新、市场主导及政府扶持与互利共赢协调发展三原则,采用内外支撑的资源保障策略、高新技术优先发展策略、产业集聚策略及大型企业空间扩张策略,以促进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关键词: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条件;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053-03 
   
  由于产业转移的路径依赖及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使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具有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显不同的区域特征,借用企业战略的SWOT分析方法,通过对产业转移内部因素的优、劣势分析,外部因素的机遇、威胁分析,利于提出相应的产业转移策略。 
   
  一、比较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东北经济区各主要自然资源区域分布汇总显示,区域内部资源梯度差异明显,蒙东的能源、原材料产业承接区,东三省的装备、机械等传统工业移出区已具雏形。区域外部总体处于产业承接、产业集聚发展阶段。 
  2.人口与劳动力资源优势。东北经济区人口年龄金字塔显示出成年稳定型特征,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最多的年龄组为30-34岁组人口,比重占总人口的10.42%,其次为35-39岁组,占总人口的10.14%。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仍是近期东北经济区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3.产业和技术优势。一方面,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东北经济区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重型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等领域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高科技产业的引进,使机床高速加工、重大装备精密轴承等一大批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和国有重点企业的技术装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二、相对劣势 
   
  1.经济发展速度滞后,区域产业转移动力不足。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的经济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受"东北现象"和"新东北现象"的困扰,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总体上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产业组织发展滞后,产业转移主体缺位。东北地区绝大多数企业远远没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企业使产业之间关联性不强,产业链条不完善。所有制结构转变相对较慢,目前,东北地区的国有经济工业比重仍在50%以上,国有经济退出没有明显改变,民营企业发展历史短、基础差,受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政府行为影响大,发展环境欠佳,适应市场发展的企业家培育环境与沿海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3.产业结构转型迟缓制约产业转移范围小、层次低。长期以来,东北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是传统资源依赖型产业,新兴产业的比重在10年内难以超过传统产业。而同期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采选业、木材加工业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发展环境会进一步恶化,生产成本将会上升,丰富资源基础上的比较优势日益丧失。而汽车、机械、石化等产业面临技术升级、改造,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竞争力不强,使产业结构演进出现断点,发展后劲不足[1]。 
   
  三、机会分析 
   
  1.地缘区位优势。东北经济区处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北部及西部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和蒙古国接壤,南面与朝鲜半岛相连,东部与日本隔海相望。在不断深化的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独特的地缘比较优势及毗邻国家与地区的互补优势,使跨边界要素流动趋势不断增强,为东北经济区快速、高效融入新一轮国际转移提供了必要条件。 
  2.随着国家东北振兴战略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使东北经济区"政策洼地"效应逐步显现。增值税转型、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和中央企业分离职能办社会、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减免表外欠息和核销呆坏账、国家制定支持东北重大装备工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相继落实,为东北经济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奠定了产业转移的基础。 
  3.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东北经济区内,铁路、公路、机场、港口、邮电、通信、电力等都已初步互联成网,区际综合运输通道日益通畅。已经开始建设的哈大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纵贯哈大经济带,集中了东北汽车、机械装备、石油化工和冶金工业的主体企业,是东北经济区的脊梁。此外,东北区在煤炭、水能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了强大的电力工业。东北经济区已在地理可进入性和经济可进入性方面为产业转移的发生提供了重要机遇[2]。 
  4.投资增幅高于全国,外商投资增长迅猛。自从国家"振兴东北"政策出台以来,国际与国内资本已呈现向东北地区聚焦的趋势。2006年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10 520.1亿元,同比增长37.4%,高出全国12.9个百分点[3]。累计批准涉及外商投资项目数50 469项,合同外资金额1 136.9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34.18亿美元,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总数、合同外资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8.49%、7.68%和6.34%,说明东北经济区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呈不断加强趋势。 
   
  四、主要挑战 
   
  1.区域发展软环境欠佳,影响产业转移速度和质量。区域软环境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东北经济区企业跨区域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社会信用环境有待提高、投融资条件差,资金短缺、市场化程度低、投资法律保障缺乏和体制环境不配套等多种问题。资源配置仍然是政府导向为主的约束型机制,导致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许多生产要素在东北地区的市场机会要明显少于东南沿海地区[4]。
  2.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东北地区长期以来实行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技术设备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与发达省市差距大。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加剧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五、发展策略 
   
  (一)基本原则 
  1.创新原则。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切合实际产业政策和法规制度体系,实现制度创新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和企业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引进资金和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同时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不断完善政府各项职能,打造法制化的有限政府,保障经济平稳、有序发展,弥补市场自身缺陷,促进产业形成规模。 
  3.互利共赢、协调发展原则。统筹考虑产业项目、布局、方向及国际国内合作等系统配套性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以协调发展的手段,加强产业的规划管理,清洁生产,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二)产业转移主要发展策略 
  1.内外支撑的资源保障策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不断展开,日本和韩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将继续向外转移。东北地区具有产业基础雄厚、要素资源相对充裕的优势,易于与日、韩转移出来的产业实现对接。矿产资源开发与俄、蒙对接,建立内外并重的资源保障体系。加强资源型产业链的建设和潜在农牧业资源开发,逐步降低经济发展对传统资源的依赖,适当控制铁矿石、有色金属、石油、森林等资源的本地开发规模。积极完成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市场优势--竞争优势的转换,充分发挥地缘比较优势引导区域产业转移向纵深发展[5]。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