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经济学论文:试析安徽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对策(全) 摘要关键词

来源: 2017-08-19 13:42

 二、确立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

    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对安徽省来说,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的科学合理与否,更是决定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1、欠发达地区选择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1)缓解就业压力,是欠发达地区选择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安徽省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15-64岁劳动力资源人口数达4242.1万人(2002年),占总人口数的72.2 % ,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常常被引以为安徽经济发展的优势。但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落后的情况下,它又对就业形成巨大的压力。据测算,"十一五"期间,全省城镇需要安置就业的劳动力约350万人,农村需要转移就业的富余劳动力1000万人以上,而且安徽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一直呈下降趋势,因此,解决就业问题是安徽省选择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的关键制约因素。
 
    (2)发挥比较优势是欠发达地区选择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
 
    在市场竞争尤其是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差别优势总是竞争力的基本来源。安徽省的比较优势,最重要的还是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因此,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和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这意味着,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还要处在国内国际产业链条的低端,只有今天的低端,才可能有明天的中端、高端。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一定意味着技术落后,如服装生产、电子产品加工装配等产业也有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一些在国内、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企业,而且我、们今后也要逐步发展这样的企业和产业。但是,就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总体来说,还必须从现实出发,把技术路线的选择定位在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上。
 
 
    (3)适应高新技术挑战是欠发达地区选择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必然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竞争,欠发达地区必须充分关注这一发展趋势。从继往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看,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阶段。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把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过程,工业化作为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推进信息化进程,信息化则成为工业化的推动引擎和提升动力,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正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的突出体现。安徽省是在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面临着既要加快信息化又要完成工业化的双重任务。在选择经济发展技术路线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挑战和机遇,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及发展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争取在发展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上的主动性。
 
    2、安徽省经济发展技术路线的选择
 
    (1)继续采用适当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用足比较优势,简言之,"适当的技术"是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一定成本条件下使企业能够赢利的技术。当然,"适当的技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技术应用条件发生变化时,其本身就会随之发生变化。随着欠发达地区资本积累增加,技术应用和经济的发展,生产者技术素质的提高,我们所采用的"适当的技术"的水平将会不断提高,最终达到能够在更多的领域采用高新技术,并能自我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的水平。
 
    对安徽省来说,采用适当技术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符合比较优势原则的。在存在大量社会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时,在经济体制、教育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还不理想的条件下,我们不要盲目追求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利用高新技术,否则企业将会因缺乏市场竞争力而造成生存危机。从社会角度看,巨大的劳动力资源本身是社会财富,扩大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本义,是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劳动者如果不能充分就业,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会由于劳动权利的不平等导致社会危机。因此,在安微的下一步发展中,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外资发展来料加工、发展各种加工装配业务和能体现低成本优势的各类产业,增加工业经济的总量,扩大就业,特别是让更多的农民从农业生产转移到从事工业生产,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虽然这样的技术路线使我们不能获得与资本、技术相联系的高附加值,但却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能增加国民收人,能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省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能量积聚过程。这种选择并不排斥同时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某些高新技术产业,这二者之间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2)继续发展传统产业,不失时机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
 
    安徽省的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2003年为例,加工制造业GDP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48.89%,加工制造业总资产占全部工业总资产的74.11 %,加工制造业的税收占全部工业的80.70 %,加工制造业的利润占全部工业的77.47 %。加上其他的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安徽省工业经济的总量水平。在国际上,传统产业也还是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如2000年世界500强的前十位,基本上是传统产业,他们的营业额合计占、500强营业总额的11.3 %,其比重比上年还提高了0.2个百分点。同时,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还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相对性,在时间上,产业发展总是要从低级向高级演进,今天的传统产业正是过去的新兴产业,同时也必须向新兴产业过渡和发展;在空间上,在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视为传统产业的产业,在欠发达地区可能仍然是新兴产业。
 
    安微省发展好传统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传统产业的产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无论对人均GDP几万美元的发达国家还是人均GDP刚超过100()美元的中国,人们的基本生活消费还主要由传统产业来提供,如纺织业、服装鞋帽业、食品加工业、家电业等等。但一些传统产业对发达国家或地区来说,由其比较经济利益决定,已不适宜生产,安徽省可以利用自身的低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挖掘传统产业的发展潜力。二是传统产业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并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一般说传统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比高新技术产业要低一些,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传统产业并不必然意味着低技术结构,从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发达地区的实践看,恰恰是一大批传统产业因为其技术素质的不断提高。才使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不仅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且创造了更多的技术革新者、创业者。
 
    安徽省在努力发展传统产业的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升产业的技术结构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要运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一些现代适当技术武装传统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以实现产业升级。要使我省的传统产业在技术和标准等方面与国际水平接轨,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要跟踪世界和全国科技发展趋势,尽量采用最新科技成果,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有计划、分层次地选择不同的技术进步重点,不断增强传统产业的综合技术经济实力。
 
    (3)有限目标、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安徽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浪潮中,我们决不能迟疑和懈怠,必须不失时机地在有优势的领域加快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构成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形成后发地区后发优势的关键,安徽省首先需要有选择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有限目标上实现重点突破,在有限领域抢占制高点。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三种技术创新模式:一是自主开发模式。主要依靠自身的科技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和独占性的商业利润。但自主开发投入大、风险高、成果前期要经历中试和孵化过程,需要有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必要的研发设施。二是引进消化模式。即通过技术引进,在引进的专利或专有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或作进一步的开发。这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系统集成、改进完善的二次创新模式,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济快速发展的"秘决"之一。其缺点是引进技术多是在专利保护期内,购买费用较高,同时关键技术难以引进,模仿中技术破译难度大,模仿技术如果有利可图,可能引发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三是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它是前二种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型技术创新过程。
 
 
    对安徽省来说,自主开发的原始创新由于其投资和风险大,要仔细选择领域和项目,以便能集中资源、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相对较容易实现技术跨越的领域,获取关键技术突破,在某些领域走在全国甚至世界的前列。此模式适合在有很强的研发实力的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及科研院所(高校)采用,并且需要国家财政资助。
 
    对安徽省来说,引进消化的二次技术创新是大多数产业和企业可以运用的技术进步模式。它要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引进大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有规模的项目,在较短时期内实现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跨越。既解决改造传统产业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来源问题,又解决先进技术的来源问题。这一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大大提升我省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还将能在传统产业和严格意义上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边缘产生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安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