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经济学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需求相关性调查与分析

来源: 2017-08-19 20:08

 国际职业教育和培训协会(IVETA)主席蒙度瓦(Abel Modunwa)先生在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发言指出:教师不仅要关注课程,而且要具备获取与课程相关信息的能力。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是否与行业、企业的需求相关,这会最终影响到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高职教学改革要实现"五个对接"。而实现对接的依据,是课程与工作岗位的相关性程度。这些都充分说明,课程与工作岗位相关性分析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逻辑起点。笔者通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与外贸工作岗位的相关性调查和分析,对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与改革提出方法和决策建议。
  调查设计与数据获取
  我院三年制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2012年立项建设的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为了推动该专业深化改革,我院申报立项了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高职课程与企业需求及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性研究"。2012年12月,课题组对湖南、广州、深圳的12家外贸企业第一线岗位工作人员进行了调研。调研目标:检测我院三年制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开设的所有课程(共46门)与外贸从业人员工作岗位需求的相关性程度。针对的工作岗位共12个,分别是国际贸易业务员、国际贸易单证员、国际贸易跟单员、国际贸易秘书、助理国际贸易师、助理国贸单证师、营销员、货运代理、报检员、报关员、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等。将工作需求与课程相关性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A)高度相关;(B)相关;(C)有一定相关;(D)不相关。调研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个人工作感受在调查问卷相应的相关性程度一栏打"√"。调查共收集到30份问卷,统计出结果如表1所示(为节约篇幅,仅列出部分结果)。
  (一)相关性分析
  数据标准化 为了消除原始数据因容量改变而产生的波动性,需要将原始数据标准化。把表1中各原始数据同除以样本容量30,取两位小数,得到模糊标准数据矩阵(见表2)。
  模糊综合相关系数 为了求得课程与岗位的相关性程度,我们将A、B、C三个选项的加权平均值作为相关性程度的度量,并称为模糊综合相关系数,其计算公式是r=(0.6×A+0.3×B+0.1×C)×(100/60)。根据公式计算出各课程的模糊综合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
  我们认为,相关系数r≥0.70的课程具有高度相关;0.60≤r< 0.70的课程具有较强相关;0.50≤r< 0.60的课程具有一定相关;r< 0.40的课程没有相关性。据此,对表3按相关系数的大小排序,得到以下结论:(1)相关性最强的课程有3门:外贸英语函电(0.79),外贸英语口语(0.76),英语听说(0.70)。(2)相关性较强的课程共7门:商务应用文(0.68),大学英语(0.66),演讲与口才(0.63),计算机应用基础(0.63),国际货物运输实务(0.62),国际商务谈判(0.61),国际贸易实务(0.60)。(3)有一定相关的课程共11门:国际贸易概论(0.59),电子商务(0.58),外贸业务案例分析(0.58),国际市场营销(0.57),商务礼仪(0.54),报关实务(0.54),进出口业务实训(0.52),外贸跟单实务(0.52),职业生涯规划(0.52),现代办公设备及应用(0.52),外贸单证实务(0.51)。(4)相关性不强的课程有14门:证券投资(0.18),入学教育(0.24),经济应用数学(0.27),毕业设计(0.29),中外报刊选读(0.30),毕业教育(0.31),形体训练(0.31),西方经济学(0.31),大学语文(0.33),基础会计(0.33),毕业顶岗实习(0.36),管理基础(0.37),报检实务(0.37),商品学(0.39)。
  (二)聚类分析
  为了构建新课程模块,可根据表1中各课程测评数据的相关性分类,利用MATLAB软件提供的聚类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其过程如下:
  确定距离选项 作聚类分析时,首先要确定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公式。共有5个选项,见表4中第1列。利用pdist函数计算出不同距离选项时的相关性程度如表4中第5列,其中b为表1中的数据矩阵。相关性程度越高,聚类分析的准确性越好。表4第5列中,马氏距离对应的相关性程度最高。因此,选择马氏距离为最佳判断。
  创建聚类 利用cluster函数,并根据表4中得到的变量之间的连接z2和选择不同的不连续系数,可将46个样本分为不同的类。研究表明,选择不连续系数0.8时,所得的分类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其运行命令是cluster(z2,0.8),结果将46个样本分为19类,情况如表5。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对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以下策略。
  (一)改革原有课程体系,构建"4模块"新课程体系
  依照相关性程度及相近类型,对原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并按基础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辅助技能模块、职业素养模块进行分类,具体如下:(1)将各岗位需求相关性强且类型相近的大学英语、外贸英语口语、英语听说、外贸英语函电、商务应用文、演讲与口才、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商务等8门课程设置为通用基础模块,作为专业的基础技能模块。(2)将各岗位需求相关性较强且类型相近的国际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运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外贸业务案例分析、国际市场营销、报关实务、进出口业务实训、外贸跟单实务、外贸单证实务等10门课程设置为通用专业模块,作为核心专业技能模块。(3)将各岗位需求相关性一般且类型相近的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保险、证券投资、商品学、经济法、世界市场行情等课程根据外贸行业的岗位要求,引进新的教学内容,如小语种、异国习俗等,设置为专业辅助技能模块。(4)将各岗位需求相关性较弱且类型相近的商务礼仪、职业生涯规划、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以及学生会、团委组织的系列课外活动设置为职业素养模块。
  (二)改革原有教学内容,构建"3项能力"训练体系
  语言能力训练体系 从外贸行业第一线岗位从业人员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口语、英语听说等课程是该专业最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只有基础打牢了,才能在外贸各岗位工作中得心应手。因此,需要将大学英语、外贸英语口语、英语听说、外贸英语函电这4门课程进行整合,并引进外贸企业谈判、邮件往来等真实案例,大幅增加教学课时,并建设良好的语言应用环境,构建系统的国贸英语语言能力训练体系,确保专业基础扎实牢固。
  专业技能训练体系 专业技能模块中按照业务流程,对国际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货物运输实务、报关实务、进出口业务实训、外贸跟单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外贸业务案例分析等10门课程进行整合,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职业基本素养训练体系 对各岗位相关性较弱的职业基本素养课程,按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将课内显性课程和课外隐性课程相结合,构建职业基本素养训练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
  总之,根据外贸工作岗位需求,按照以上方法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是该专业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点。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