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理念及路径选择
摘 要:在世界贸易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培养既顺应时代发展、又满足社会需要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拟从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人手,重点探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办学理念及路径选择。
关键词:教学应用型 办学理念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b)-0004-02
1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及办学理念
1.1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
参照国外的分类和结合我国的实际,结合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硕士、博士)、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三大层次,可以将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种类型。
对于教学应用型大学内涵的表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权威的是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孔繁敏教授的表述:教学应用型大学要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应用学科专业;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应用能力;重视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理论应用和技术能力,为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基层单位管理服务的应用性专业人才。
1.2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
(1)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突出"应用型"。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点与特色在于"应用",教学应用型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坚持本土化战略,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培育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急需的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强调学科类型结构、科研与当地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以加快科技向地方转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的形成为己任。
(2)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应用型"。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本科层次教育,既有着普通本科教育的共性,又有别于普通本科的自身特点,它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鉴于此,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首先必须树立"能力本位"、"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确定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品德、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应用能力。这类人才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比以就业为目标的高职高专人才知识面宽;比以传统本科生应用能力强,"后劲足、上手快"是其主要特点。
(3)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管理上突出"应用型"。
首先,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注重凸现"应用性",合理分配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应加大实务课程的开设的力度。
其次,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注重实践教学,既包括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还包括集中性教学环节。
第三,教学应用型本科高校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实训基地建设,把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实训基地作为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和平台。
(4)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科学研究上必须突出"应用型"。
对于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科研要做到依托学科,面向应用,坚持为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
2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理念及路径选择
2.1 完善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
(1)制定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按其职业取向可以分三种类型:其一,从事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理论研究的高级研究型人才。这类人才侧重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发展历史现状及其演变趋势、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国际分工与合作、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国际投资、世界贸易组织等理论研究;其二,从事国际商品(货物)贸易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侧重于国际商品(货物)贸易理论及实务的研究,毕业后主要从事国际商品(货物)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企业管理、公关文秘、国际商务谈判等具体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其三,单纯从事国际商品(货物)贸易基础性服务工作的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报关员、货代员、报检员、单证员、业务员、跟单员等工作。
第一类人才主要由研究型重点大学承担,第三类人才主要由高职高专类学校承担。教学应用型大学主要承担直接从事外贸进出口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任务。
(2)打造合理实用的专业课程体系。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应主要分为四个模块:技能教育模、通识教育模块、学科教育模块和专业教育模块。如表1所示。
2.2 创新教学方式、注重能力导向
(1)推广"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校教师应是思想的传播者,思维的启发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推广"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坚决杜绝课堂教学"一言堂"的现象,为学生留下多练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关系,突出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讲"是什么",更要讲"为什么"、"怎么用",让学生达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2)转换教师角色,突出学生本位。
美国课程专家多尔说的一句名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这句话首先表达了师生的平等契约关系。教师应转换传统课堂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和角色,从"传道"者转向获知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生惑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创业的指导人(戴瑾2004)。
(3)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应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开设BBS讨论区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提供动态、丰富的资讯,生动具体的教材,从而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印象,增加课堂信息量,加强老师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实现交互式教学,达到教学目的。
(4)加强"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体验式"教学应以仿真模拟为依托。在教学过程中应引人了计算机全仿真模拟实训,实训的内容为真实的外贸业务,使学生以一方交易人的身份独立全程完成一项业务,体验实际工作,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在模拟实习过程中,实习导师要通过实习系统随时掌握实习进程,对每个学生的每个环节的操作结果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修改错误,精心指导。
2.3 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应用能力
(1)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
模拟实验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深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应适当引进"进出口贸易模拟实训系统"、"国际商务单证管理"、"国际结算模拟实验平台"等实验教学软件,学生可以通过模拟训练体验与全真的各种外贸业务过程,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展。
建立稳定的、能与企业良性互动的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必然要求。首先,积极与当地进出口公司、外贸代理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等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将企业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其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应为推广新技术,服务地方经济作贡献;再次,校外实习基地要成为教师实践技能训练与提高的重要场所,为练就"双师型"教师队伍服务。
2.4 重组师资队伍、增加双师成分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其专业实践经历和能力显得格外重要。首先,学校应该推出各种措施,让教师采用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到校内外一些实际工作岗位上去锻炼;其次,定期选派教师到校内外实习基地、合作办学企业或校办企业轮岗实习。
参考文献
[1] 孔繁敏,陈朝雁.普通教学型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发展思考[J].北京教育,2005(10).
[2] 王长全,邢邦圣.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职业圈,2007(24).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