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新课改视角下《工程经济学》考试改革的思考
引言
研究型大学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词汇,同时也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研究范围内的一个热点话题。由于研究型大学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大学本科对学生培养水平需要发生质的提高。朱镕基曾说过:"除对基础教育应该予以十分重视以外,对于专业的教育,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管理方面的教育。目前中国最缺乏的就是管理人才。"这句话不仅真实反映了大学生本科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而且也重点突出了管理类课程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时代性。
随着我们国家城市化建设的速度提高,规范化管理施工现场要求的实施,建筑市场对既懂工程又懂经济的立体型人才需要增多,而且近几年迫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许多学生对实际亲身体验所学知识的渴望提升,同时国家教育部正积极推广新课改,其实质就是缩短课程学时数,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兴趣,这不禁对大学本科的教学激发了新的挑战。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隶属于管理类,并且工程经济学作为该专业本科必修的核心重点课程,理应响应国家新课改的要求,形象来说它就相当于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的一颗"螺丝钉",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扩大范围来说,该课程也是针对工科类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每年有近600名工科类学生选择该课来进行学习,这使得其教学改良十分迫切且有必要性。
1.《工程经济学》课程特点
工程经济学是许多综合性大学建筑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它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本课程从使学生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工程项目经济效果评价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盈亏平衡分析与敏感性分析原理,熟悉概率分析的一般原理;掌握投资项目多方案间的比较与选择分析方法;了解效益费用分析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原理与方法;熟悉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和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实施步骤;掌握投资项目财务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等入手,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经济意识,建立起正确的经济观点,使其全面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工程技术方案优选的基本过程,具备从事工程经济领域的基本能力,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意识,增强经济观念,在工程时间中能够运用工程经济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工程经济学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作为工程师,经济可行是技术方案能够实时的前提条件,技术经济效果的最佳匹配是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作为研究者,资源约束是从事研究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是决定研究成果价值的重要因素;作为管理者,要想被下属认可信服就需要共同具备技术与经济头脑,技术人员有广泛的机会成为管理者。
2.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
新课改是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广的政策,其要求学校可以压缩学时,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一旦可以被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其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也会水到渠成。少年强则国强,增强学生们的素质对我们国家至关重要。
在中国,学生们从小学到高中接受的都是"理论灌输"或"满堂灌"等教学模式,大学本科的教育也不例外,仿佛只要掌握了教材的基本原理和老师所讲授的解题方法,就得到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但事实上,很多学生在迈出大学校门后就吃惊地发现这所谓的"灵药"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并不能包治百病。溯其根本,这与陈旧的教学手段以及学生们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关联。所以工程经济学作为大学本科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方式的改良亟待解决,下面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1)启发式:针对《工程经济学》计算方法的特点,在讲授新计算方法的时候,一般先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与此问题相关的简单计算方法,并对新问题的特点进行分析、类比,由此启发学生想象新计算方法。例如在教授如何计算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的终值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简单的已知现值P求一次支付n年末终值F的计算方法,即为,启发学生比较两者的差异性,不难发现两个问题的差异在于以前学过的是已知现值P求F,而即将学的是已知年金A求F,即可激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测。这种老师引导学生大胆创新想象新算法的工程本身既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2)讨论式:设计一些思考题,通过组织课堂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各种计算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方法,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变化,从而在思考过程中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消化成自己的知识。如在请学生们思考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联系和区别时,使他们不经意之间就可以掌握到两种评价在立场、利益和目标上都有差异,二者在效益和费用的构成和计算上不尽相同,财务评价是国民经济评价的基础和前提,而国民经济评价是财务评价的深化,二者相辅相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道简单的思考题区别于要求学生们死记硬背两者的关系,而是悄悄在学生准备问题答案时就使得其可以深刻理解。
3)精讲多练:《工程经济学》问题类型多,知识点分散,且为贯彻国家新课改要求,其有效学时越来越少,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兴趣,譬如从原来的48学时压缩为现在的32学时,老师满堂灌输知识的时间减少,为此老师们可以采取仅讲解重要的并且具有一般性的知识点,重点教会学生用统一方法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用剩下更多的时间懂得与同学讨论疑难问题,自主学习老师在课堂上未全面讲解的内容,并亲身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运用与学习的差异性。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