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经济学论文: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来源: 2017-08-21 11:25

 一、 问题 的提出和已有的 研究 

 
  美国 经济 学家奥肯发现,在3%的GDP 增长率水平上,GDP 增长速度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 每下降1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奥肯定律被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明,也就成为调控宏观经济,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依据。
 
  但是,统计 分析 显示,20世纪80年代我国GDP 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而 目前 还不足0.1个百分点,"九五"期间就业增长速度不足"六五"的三分之一。为什么我国在1997年以后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劳动力市场却失衡加剧,失业率逐年增加,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呢?
 
  国内关于 中国 的就业问题的思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条从劳动力市场角度讲。蔡昉、顾建平认为传统的就业制度、工资制度和分割的劳动就业市场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第二条思路从供给方面讲。岳崇明、赖小琼、胡鞍钢等人认为非正规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虽然中国的就业问题与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需求有关,但是我们认为我国的就业问题需要联系产业结构考虑,一方面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问题,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内部的协调 发展 问题。
 
  二、中国的就业结构趋势及国际比较
 
  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尽管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就业结构可能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是其基本趋势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库兹涅茨的多国统计和钱纳里的多国模型的实证研究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存在。
 
  从 历史 趋势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第一产业结构偏差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的结构偏差整体趋势是越来越小,这是符合经济发展一般 规律 的。但是,我国的第二产业结构偏差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其中在1987-1991年期间偏差最小,但是随后又扩大,并且在1998年后不断扩大,这与库兹涅茨和钱纳里 总结 的国际经验正好相反。库兹涅茨和钱纳里认为,在 工业 化初期,就业结构的转变会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变,直到工业化后期这种情况才发生逆转。
 
  从国际横向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多国模型表明,随着人均GDP 的增加,世界其他国家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差都是不断变小的,说明了这两个产业吸纳的劳动力的比例正逐步与产业创造的产值比例相匹配。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经验的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与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三个产业结构偏差大于其他国家,并且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偏差越大。
 
  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结构偏差趋向均衡的速度大大慢于其他国家。
 
  三、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的原因和实证
 
  中国的结构偏差大并且趋向均衡的速度慢,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劳动就业的困难所在:从静态的角度看,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上的配置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吸纳过多的劳动力,而二三产业却吸纳劳动力不足;从劳动力配置的动态调整看,中国存在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过慢的现象。
 
  农业部门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劳动力的过程,也就是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吸纳农业劳动人口的问题。从三个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的相关关系看,农业的就业弹性与其他产业就业弹性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1)。所以,本文将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角度解释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的原因。表1三个产业就业弹性相关系数及其检验**表示在0.01的水平上,相关性显著,结果根据SPSS11.0版本 计算 。
 
 
  (一)第二产业:资本替代劳动
 
  任何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劳动和资本两种基本要素,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出发,假定一个生产函数,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资本和劳动以一定的比例共同生产产品。
 
  人均资本是描述生产函数中资本劳动比例的指标,它是由生产的技术条件决定的,技术进步使得资本劳动比例发生变化。但是,技术进步只是导致资本和劳动相互替代的必要条件,实际生产中这种替代是否发生还有赖于要素的相对价格。如果一个国家资本相对丰裕,资本价格较低,那么生产者倾向于使用劳动节约型的技术,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一个产业如果运用了劳动节约型的技术,发生了资本替代劳动,那么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必然会低于产业的增长率和资本投入的增长率。分析表明,中国目前第二产业正发生着这种变化。
 
  首先,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弹性较小。我国1981年到2002年之间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吸纳劳动力的增长情况表明,21年间我国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幅度为11.5%,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年增长16.75%,而劳动就业平均年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和产值的增幅都远远大于劳动就业的增长,显示了我国第二产业不断的资本深化过程。从弹性来看,第二产业的产值就业弹性波动很大,但是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其中1989年、1999年和2000年为负值,表明这几年工业增长其吸纳的劳动力反而减少。2001-2003年,工业就业弹性接近0,表明工业增长并不能带动就业的增加。
 
  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GDP 就业弹性和投资就业弹性都是最小的。1991-2002年间GDP 就业弹性为0.114,投资就业弹性为0.05,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低于许多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