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中国 的 经济 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起飞以来,每年平均以8-9%的速度在高速增长,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亮丽的风景线。但是,走进中国经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中国 企业 的成长局面却并不象它的经济增长那样的耀眼,相反,在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总体上却每况愈下,与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非常不协调的局面。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它也是我今天要讲的话题。对我而言,我觉得我今天的这个话题可以从两个重点有所不同的角度来展开。第一,可以把这个话题的重点放在对中国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力量的考察上面,也就是说,既然中国的企业表现不佳,或者说微观经济层面长期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率 问题 ,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何以能表现甚佳?第二个角度是,既然20年来中国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那么,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却一直表现不好?或者说,经济起飞了,企业却没有起飞呢?我曾经有一篇文章着重解释了前一个问题,那篇文章的题目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了什么?"因此,今天我的演讲想从第二个角度展开。
为了理解今天我的这个演讲的题目,我们有必要先从 理论 上解释一下经济增长与企业绩效之间可能存在着的关系。我想,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懂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式的关系,因为,企业普遍表现不佳的经济一般是不可能有高速增长的,至少不可能使增长维持下去。反过来,如果经济长期表现不佳,不能保持增长的话,那么企业的经营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关于企业的表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一个例子,不妨让我们回忆一下最近的媒体的报道。近年来,我们经常从媒体上可以听到,美联储主席格林斯盘在国会的听证会上说,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企业的生产率的改善,特别是得益于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 科技 的企业的经营绩效。如果美国的那些大企业的经营状况显著改善了,美国的经济增长似乎就有了保障。同样,如果企业遇到了麻烦,要裁员、减薪,或者压缩投资和库存,经济的增长马上就会受到 影响 。所以,企业的绩效与经济表现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我们对企业的绩效与经济的整体表现之间的这个关系表示认同的话,那么,我们显然就会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表现与中国企业的绩效表现所形成的剧烈反差表示困惑:不仅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生产率在整体上处于不断恶化的趋势之中,而且至今并没有造就出许多与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增长率相称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自己的企业,在这样的微观经济基础看起来十分薄弱的条件下,中国的经济又何以能持续保持高速的增长呢?
我想啊,解开这个困惑的一个可能的线索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也许主要不是靠了中国自己企业的经营表现,而是靠了政府每年规模庞大的基本建设投资的支撑以及外资企业在中国持续增长的直接投资。这个解释实际上也是我在"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了什么?"中提出来的。的确,这些年来,相对于GDP的增长,投资在以更快的速率在增长。去年,投资的增长率是GDP增长率的2倍还多。那么,投资都投到什么地方去了呢?绝大多数投资到了基础设施和新建扩建生产能力去了,也就是我们俗说的去"铺摊子"了:总的数量扩大了,但个量没有变得更有生产力。
就外资来说,这些年的流入规模越来越大,去年高达500亿美金。外资在中国的生产从汽车、 电子 到服装、拖鞋,几乎分布在各行各业。现在中国的贸易已经占到中国GDP的50%,而其中一大半的贡献实际上是外资企业做的贡献。如果我们具体到象中国的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两大经济增长中心地区的话,那么,可以说,外资或者外资企业实际上已经成为增长的最重要的力量和源泉。
但是我说过,这不是我今天的演讲所要重点解释的问题。我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是,在一个能保持20年高速增长记录的大国经济里,为什么中国的企业总体上还没有"起飞"?不错,我们现在有了象海尔、联想和希望这样的著名大企业,但是相对于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增长率而言,可以说我们的企业至今还没有起飞,真正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凤毛麟角。远的不说,回顾一下我们身边的亚洲经济,比如东亚的日本、韩国以及印度的经济(其实,新加坡、 台湾 和香港也有与其经济规模不成比例的许多著名企业),我们都发现,经济的成长伴随着的是企业的成长。或反过来说,企业的成长推动了经济的成长。事实上,我们是通过认识那些著名的、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企业来认识这些经济的 发展 进程的。对于日本和韩国的著名企业,不用我提起,我们都耳熟能详。我只想在这里提一下印度的例子。
虽然从规模上讲,印度的经济只有中国的一半,但是这些年来印度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不错的记录,有6 %的增长率。而进一步看,印度在经济成长过程中逐步壮大了它的企业,它今天实际上拥有大量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根据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黄亚声教授提供的资料,中国最大的私人企业集团是四川的四兄弟创办的希望集团,1999年,希望集团的年销售额约为6亿美圆;而印度最大的私人企业,塔塔集团(Tata Group),在1995年的年销售额就达到了72亿美金,仅茶叶这一项,每年的销售额就有1.6亿美金。在制药行业,印度的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兰巴可西公司(Ranbaxy),在1995年的年销售额为22亿7千万美金,而相比之下,尽管中国的药品市场三倍于印度,但是作为中国最大的制药企业,三九集团的年销售额仅有6.7亿美金。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