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唐代以前我国西域种植葡萄历史疏证
--试论精绝国、高昌国葡萄园土地所有制与酒业管理之形式
葡萄:Vitis vinifera L. 落叶木质藤本。掌状叶,3-5缺裂。复总状花序,通常呈圆锥形。浆果多为圆形和椭圆形,富汁液,熟时紫黑色或红而带青色,或黄白色、或粉红色、或青绿色,外被蜡粉。色泽随品种而异。花期6月,果期9-10月。种类很多,主要由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美国葡萄(V. labrusca)。葡萄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人民最喜爱、最常吃的水果之一。葡萄酒也是世界上 历史 最长、产量最大、品质最优的果酒品种。我国西域现在种植的葡萄有200多个品种。其中以吐鲁番、鄯善等地产的无核葡萄最有名气。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西域地处欧亚中心地带,是世界上较早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地区之一。同时,西域在东西 经济 、文化交流史上又占有特殊的地位。"葡萄种植史"是"西域农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域农业史"不仅是" 中国 农业史"的一部分,而且又是"中亚农业史"的一部分。在此,笔者想通过历史 文献 、考古资料、尤其是尼雅遗址、吐鲁番地区出土的相关文书资料的 研究 ,对唐代以前我国西域的葡萄种植业与酿酒业勾勒出一个大致轮廓,由于论述不够全面,故题曰"疏证"。
一
任何一种农作物的起源,都要经历一个从采集野生果实(或根茎)、驯化野生品种、到人工培育成功,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以致远程传播的过程。葡萄的起源与 发展 也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那么,葡萄是从那里起源的呢?世界上什么地方最早种植葡萄、葡萄又是何时被人们酿制成酒、葡萄的栽培与酿酒技术又是何时传入我国西域的呢?有些 问题 已经在历史前进的步伐中被时间所湮没。
㈠、葡萄种植、酿酒技术的起源与早期传播
考古资料证实,世界上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的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西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已开始了葡萄的栽培。波斯(即今伊朗)是最早用葡萄酿酒的国家。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考古学家在伊朗北部扎格罗斯山脉的一新石器 时代 晚期聚落遗址里,发掘出一个罐子,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麦戈文在《 自然 》杂志发表文章说,这个罐子产生于公元前5415年,其中有残余的葡萄酒和防止葡萄酒变成蜡的树脂。
考古资料证实,古埃及也是最早栽培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古国之一,在埃及最著名的phtah-Hotep古墓发现了一幅距今6000年以上的壁画,上面清楚地描绘了当时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⑴。在古埃及第一、二王朝的陵墓中曾发现有"王家葡萄园印章"和无数的完整或破碎的酒具,有些酒具的粘土塞上的印记,还提到王家葡萄园的名称和管理它们的大官的称号⑵。说明在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前两千七百年时期,古埃及已经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了。
欧洲最早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一些旅行者和新的疆土的征服者,如腓尼基人和古代两河流域的亚述人就是从古科尔希达人那里学会了葡萄的栽培、酿酒技术,而通过航海和贸易,将葡萄的栽培和酿酒技术从小亚细亚和埃及带到希腊的克里特岛,才逐渐遍及希腊及其诸海岛。公元前一千年,希腊的葡萄种植已极为兴盛,在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所写的史诗巨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有许多章节讲到葡萄园和葡萄酒。
公元前六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即今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以后,很快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古罗马时代,葡萄种植已相当普遍,颁布于公元前450年的"罗马法"(Twelve Tables)规定:若进入葡萄园行窃,将受到严厉惩罚。公元一、二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葡萄栽培和酿酒技术迅速传遍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茵河流域。
㈡、葡萄的栽培与酿酒技术何时传入我国西域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329年到323年,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文明带入中亚,从此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和酒神崇拜,开始在粟特人中流传。据希腊学者家罗念生考证,汉时'蒲萄'二字发音,直接源于希腊文'Botrytis'。汉学家劳费尔在名著《中国伊朗篇》(Sino-Iranica)里认为葡萄一词是波斯语Budawa的对音,而中亚粟特语里的意思是'藤蔓'"⑶。这是一种传统的认识观念。西域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远在西汉以前,西域就有多种民族活动。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率众降汉,西汉王朝取代了匈奴对西域的控制权。神爵三年,置西域都护,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行国。都护治所在今新疆轮台县境内的乌垒。西域归入我国版图时,其西界直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南部直至喀喇昆仑山的南北两麓。"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⑷。唐朝时,其疆域较汉代为广⑸。由于历史的变迁,汉唐时期已归入我国版图的西域诸城国中已部分独立或归属其他国家领地,但笔者所论述的是唐代以前我国西域的葡萄种植与酿酒业,故本文所涉及到的西域材料,就有可能超出狭义上的我国现在的西域地区--玉门关以西,主指"新疆"的地理概念。
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西域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历史只能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即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宛国见"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积数岁不败"⑹。至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大宛国即为汉西域都护所辖。但是,《汉书》所记的汉王朝西域诸城国中,像且末国、大宛国种植葡萄和酿酒之情景,并不是西域诸城国种植葡萄和酿酒的最初写照。所以说,我国西域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历史,应该以纳入汉、唐王朝版图的西域诸城国的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历史为准,而不能以现在我国版图中所保留的西域疆界中的古城国之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历史为准。
1948年,前苏联考古学家在今土库曼国境内之尼萨古城一宫殿遗址内,发掘出帕提雅王国(中国古称安息波斯国)时期的60多枚象牙角杯,亦称"来通"(Rhyton)。其部分"尼萨来通"的口缘处雕刻有葡萄藤蔓和希拉神邸,此遗址年代为公元前二世纪⑺,但古安息波斯国种植葡萄的历史远不止公元前二世纪。因为把葡萄作为雕刻对象,用 艺术 形式表现在生活器具上,是需要经过长期生产实践、生活观察的。
据《光明日报》报道:在2003年进行的新疆吐鲁番鄯善县洋海墓地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从约2500年前的一座墓穴中发掘出一株葡萄标本。新疆考古所专家认定它属于圆果紫葡萄的植株。其实物为葡萄藤,全长1.15米、每节长11厘米、扁宽2.3厘米⑻。这是新疆考古中发现最早的有关葡萄种植的实物标本,不仅把吐鲁番地区种植葡萄的历史年代提前了一大步,而且向传统的说法与观念提出了挑战。
由此可见,"公元前329年到323年,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明带入中亚,从此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和酒神崇拜,开始在粟特人中流传"的说法并不可靠。隶属我国汉唐时期的西域诸城国,像大宛、罽宾、波斯、种植葡萄与用葡萄酿酒的历史会更长。仅从吐鲁番鄯善县洋海墓地出土的葡萄藤来看,西域种植葡萄的历史已突破公元前五世纪,其用葡萄酿酒的历史也当同时发生。
二
本文命题为:"唐代以前我国西域葡萄种植历史疏证",首先我们就要从历史文献的角度来查证唐代以前我国西域的葡萄种植和用葡萄酿酒的记载,同时辅以考古学材料佐证。前面我们已经论及到汉唐时期我国西域的地域范围问题。提出:故本文所涉及到的西域材料,有可能超出狭义上的我国现在的西域地区--玉门关以西,主指"新疆"的地理概念。
㈠、文献所见两汉至唐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西域诸城国
《汉书·西域传》云:"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
《汉书·西域传》记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有:且末国、难兜国、罽宾国、大宛国。
且末国,地处今且末县境内车尔臣河上游。法国伯希和在我国敦煌盗走的公元886年《沙洲都督府途经》写本中称"播仙镇,故且末国也。"《汉书·西域传》且末国条:"且末国,王治且末城,去长安八百二十里。户二百三十,口千六百一十,胜兵三百二十人。…西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二百五十八里,北接尉犁,南至小宛,可行三日。有蒲陶(葡萄)诸果"⑼。
难兜国,在今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之东北部。《汉书·西域传》 难兜国条:"难兜国,王治去长安万一百五十里。户五千,口三万一千,胜兵八千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二千八百五十里,西至无雷三百四十里,西南至罽宾三百三十里,南与若羌、北与休循、西与大月氏接。种五谷、蒲陶诸果"⑽。
罽宾国,即今巴基斯坦北部及克什米尔西北部地区,与阿富汗东南部。《汉书·西域传》 罽宾国条:"罽宾国,王治循鲜城,去长安万二千二百里。不属都护。户口胜兵多,大国也。……罽宾地平,温和,又苜蓿,杂草奇木,檀、槐、梓、竹、漆。种五谷,蒲陶诸果"⑾(斯按:汉罽宾,魏仍罽宾,每使朝贡。隋之漕国也,大业中,遣使贡方物。唐罽宾国,开元年间向唐王朝称臣纳贡,但诸正史中未提及其种植葡萄,故在此列出)。
大宛国,地处今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汉书·西域传》大宛国条:"土地风气物类民俗与大月氏、安 息同。大宛 左右以蒲陶(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至数十岁不 败。俗嗜酒,马嗜苜蓿"⑿。
《后汉书·西域传》云:"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蒲陶。其北又有柳中,皆膏腴之地。"⒀ 伊吾即今哈密。
《魏书·西域》中记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有:焉耆国、龟兹国、南天竺国。
《大唐西域记》中称焉耆国为阿耆尼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土宜糜、黍、宿麦、香枣、蒲萄、梨、柰诸果。"即今新疆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焉耆都城在今焉耆县四十里城子东四里。《魏书·西域》焉耆国条:"焉耆国,在车师南,都员渠城,白山南七十里,汉时旧国也。……其后汉,土地良沃,谷有稻粟菽麦,畜有骆驼。养蚕不以为丝,为充绵纩。俗尚葡萄酒,兼爱 音乐 "⒁。
《大唐西域记》称龟兹国为屈支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宜糜麦,有粳稻,出蒲萄、石榴、多梨、柰、桃、杏。"即今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都城为库车附近之匹郎旧城。龟兹国鼎盛时期其疆域包括今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等县。《魏书·西域》龟兹国条:"物产与焉耆略同,唯气候少温为异"⒂。
《魏书·西域》载:南天竺国,"世宗时,其国王婆罗化遣使献骏马、金、银,自此每使朝贡"。"有伏丑城,……城东三百里有拔赖城,城中出黄金、白真檀、石蜜、蒲陶。土宜五谷"⒃。天竺,古印度之别称。《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
《隋书·西域》中记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有:高昌国、康国、于阗国。
高昌国,位于今吐鲁番盆地,东西300里,南北500里。西汉时原为车师前部地,称高昌壁。前凉时始为郡县,北凉至唐时建城国。高昌故城在今吐鲁番市东约40公里的哈拉和卓乡。
《隋书·西域》高昌国条:"高昌国者,则汉车师前王庭也,去敦煌十三日行。其境东西三百里,南北五百里,四面多大山。……地多石碛,气候温暖,谷麦再熟,宜蚕,多五果。…多葡萄酒"⒄。
康 国,汉康居之后,其统治着昭武九姓,都城在萨宝水上游的阿禄迪城。名为强国,西域诸国多归之。米国、史国、曹国、何国、安国、小安国、那色波国、乌那曷国、穆国皆归附之。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隋大业年间,始遣使贡方物。《隋书·西域》康国条:"康国者,康居之后也。……多蒲陶酒,富家或致千石,连年不败"⒅。
于阗国,地处今新疆和田,《大唐西域记》作瞿撒旦那。故址在今和田县城东南24公里之什斯比尔,位于玉珑喀什河西岸。隋大业年间,频遣使朝贡。《隋书·西域》于阗国条:"土多麻、麦、粟、稻、五果,多园林,山多美玉。东去鄯善千五百里,南去女国三千里,西去朱俱波千里,北去龟兹千四百里,东北去瓜州二千八百里"⒆。此条虽未记葡萄,但有"五果",且"多园林"。园林的五果中必包括葡萄。
《唐书·西域》记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有:乌茶国(一曰乌伏那、亦曰乌苌)⒇、俱位国(或曰商弥)(21)。
乌茶国,《大唐西域记》称其为"乌仗那国"。直天竺南,地广五千里,东距勃律六百里,西罽宾四百里。"山谷相属,川泽连原。谷稼虽播,地利不滋,多葡萄,少甘蔗"。据《全唐文》卷九九九记载:乌苌国王达摩"贞观十六年因陀诃斯遣使奉表献方物。"《册府元龟》卷九六四外臣部封册第二:"(开元八年)四月,遣使册立乌苌国王……并降册文,皆赐彩二百段。"
俱位国,《汉书》作双靡,《洛阳伽蓝记》卷五作赊弥,《魏书》作舍弥,《大唐西域记》作商弥,《悟空行记》作拘纬。据季羡林先生考证:其地当在今克什米尔地区的马斯图吉(Mastuj)和乞特拉尔(Citral)之间,北与钵和(今瓦罕),东南与小勃律(今吉尔吉特)相邻。
照例,《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还有:斫句迦国、跋禄迦国素叶水城(亦作碎叶城或素叶城)(22)、笯赤建国(23)等。
《大唐西域记》云:"斫句迦国周千余里。…山阜连属,砾石弥漫,临带两河,颇以耕植。蒲陶、梨、柰,其果实繁"。据季羡林先生考证:斫句迦国在《后汉书》和《法显传》作"子合国"。即今新疆叶城县。跋禄迦是梵文Baluk或Valuka的音译,义云"沙",即今阿克苏,汉时的姑墨国。跋禄迦都城在今温宿县,素叶水城因碎叶水而得名。唐一度为安西四镇之一。近人根据苏联考古发掘材料指出,碎叶城故址当在今托克玛克城西南八公里处之阿克--贝西姆。季羡林先生认为:《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所云:"新城之国,在石(城)东北赢百里。有弩室羯城,亦曰新城,曰小石国城,后为葛逻禄所并。"其弩室羯与笯赤建当为同一城名之译音。苏联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结果,将此城定在今塔什干地区的汗阿巴德(Ханабад)。
汉唐时期,我国西域诸城郭国不仅种植葡萄于田野,而且有栽培葡萄于城中者。敦煌遗书《沙州地志》伯5034号云:"艳典种蒲桃(葡萄)于城中","从石城至播仙八百五十里,有水草.从新城西南向蒲桃(葡萄)城二百四十里,中间三处有水草,每所相去七十余里.从蒲桃(葡萄)城西北去播仙镇四百余里"(34)。石城,本汉楼兰国。据莫高窟藏经洞所出五代后晋天福十年(945年)写本《寿昌县地境》记载,鄯善镇,唐贞观中康国大首领康艳典东据此城,胡人随之,因成聚落,名其城曰兴谷城。上元二年改为石城镇,属沙州。鄯善,本名楼兰。"播 仙镇,故 且末国也。"(25)新城,康 艳典 修,东去 鄯善三百三十里(26)。"蒲桃(葡萄)城,南去石城镇四里,康艳典所筑,种蒲桃(葡萄)此城中,因号蒲桃(葡萄)城"(27)。历史文献不仅记明筑建葡萄城的主人是康国大首领康艳典,而且将葡萄城的准确位置记载得清清楚楚。
从上述文献所记,两汉至唐,我国西域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地域范围涉及到今阿富汗西北部、东南部;巴基斯坦北部及克什米尔一带;中亚的伊朗、阿姆河上游及费尔干纳盆地;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一带;巴基斯坦东南部;印度南部及东北部;塔什干地区的汗阿巴德;马斯图吉和乞特拉尔;和我国今新疆自治区的且末、焉耆、、龟兹、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和田、吐鲁番、温宿、哈密等县市。其战线之长,分布范围之广,种植葡萄与用葡萄酿酒风气之盛是前所未有的。
㈡、新疆境内所出土的两汉至唐时期的"葡萄"标本与酿酒工具等
有关两汉至唐时期西域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出土文物十分丰富,历年在我国新疆境内出土的有:
1、1975年,在天山北麓一座古墓中,发掘出距今2000年的酿酒器具一套,其中有球形青铜壶,扁形陶瓷发酵器和木制压榨葡萄的工具(28)。
2、1978年在特克斯牧场出土了一件环径为1.3cm的西汉时期的葡萄坠金耳环(29)。
3、1984年在乌鲁木齐的乌拉泊水库一西汉时期的古墓中出土了一件长2.5cm的葡萄坠金耳环(30)。
4、1995年10月在民丰尼雅遗址一号墓地三号墓一座男女合葬墓中,在女主人脚下成组的陶器、木器中,内置有羊腿、梨、葡萄、粟饼等物(31)。
5、1985年12月,在吐鲁番火焰山公社以北的哈拉和桌的一座汉代古墓中,在位于死者木棺的底部发现了许多古代葡萄藤(32)。
6、20世纪初,斯坦因在民丰县尼雅遗址曾发掘出,一处公元一至三世纪的果园,果园位于居址近旁,至今还保留着已经枯干的成排的桃、杏、梅、葡萄等果树(33)。
7、1959年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在民丰县一座东汉时期的合葬墓里发掘的毛织品中,有一种古代被称作"罽"的毛布上,织绘有人兽葡萄图案。"图案中有深目高鼻的人像,有虎头、鹿头等兽形,有成串的葡萄和叶、藤以及小花朵等纹饰"(34)。
8、2004年夏,吐鲁番阿斯塔那一座墓室为9平方米的古墓壁室正面,发现了一幅长2.5米,高0.6米的"庄园主生活图"壁画。其下角画有一块葡萄地,画面上再现了葡萄酿酒从榨汁到蒸馏等全过程。墓葬的年代为距今1700年前(35)。
9、1960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320号墓出土有酸梅、梨、葡萄实物等。1969年在吐鲁番哈拉和卓52号墓曾出土葡萄实物。1972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169号墓发掘出小麦、糜子、枣、葡萄;在198号墓发掘出枣、葡萄。1973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527号墓中发现葡萄。这五座墓均属麴氏高昌王国时期(36)。
10、1966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69号墓出土一串葡萄干,此墓属高昌至唐西州时期(37)。
11、1960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318号墓出土了酸梅、葡萄。1966年在61号墓出土梨、枣、葡萄实物;在44号墓出土有葡萄干。1969年在150号墓出土红枣、葡萄。 1972年在186号墓出土了枣、梨子、葡萄 ;在192号墓出土棉籽、枣、葡萄、麸皮 等。1973年在213号墓出土枣子、葡萄、芝麻;1975年在吐鲁番哈拉和卓104号墓出土枣子、葡萄、麻束。此八座墓均属唐西州时期(38)。
12、1984年8月21日-9月1日,在库车县库木吐拉村之西部河岸,当地称之为"达吾子牙"的地方,先后发现大陶缸16口,四长排成东西排列,最多一排5口,大部分缸口径40,高140厘米,细泥红陶,外施米黄色陶衣。最大腹径150,一般腹径120,壁厚3厘米,其中9号、5号缸内还发现了葡萄籽粒。缸盖系方砖(39)。
13、1958年,黄文弼先生在库车县哈拉墩遗址发掘出若干组"陶缸群"。其中A区18口大缸排列有序,缸通高130-150厘米,缸外涂有10厘米厚的胶泥,缸盖系烧砖(40)。有人认为:此种情况与唐大明宫麟德殿原遗址中发现的大缸相似,大明宫发现的大缸于缸外及口部均涂有泥,缸口封泥并印有文字,注明缸内盛物为酒和蜂蜜等,因此这18口大缸可能当时也是盛酒浆的容器,其时代大致相当于唐。
根据笔者的考证,库车县库木吐拉村之西部河岸与哈拉墩遗址发现的大缸是一种大型贮酒器,其名称"姓"(41)。此类大缸在伊犁、吐鲁番、沙雅等地也出土过(42)。
14、在以往发掘过的吐鲁番东晋时期的墓葬里,曾发现过不少入殉的干葡萄串。有的墓里还绘有地主生活情景的壁画,其中就有葡萄园的画面。哈拉和卓曾发现过一幅北凉时期古墓壁画,壁画下部绘有葡萄园(43)。
15、巴楚县脱库孜沙来遗址的唐代文化层中曾出土过不少干葡萄串(44)。
从考古出土的葡萄实物、葡萄坠金耳环、大型贮酒器、酿酒工具,以及反映当时 社会 庄园主生活的有关葡萄种植和用葡萄酿酒的壁画来看,西域的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是十分盛行的,但分布的地域并不广泛。主要集中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北沿的库车、沙雅;西北沿的巴楚;南沿的民丰;以及乌鲁木齐、伊犁等地,这与文献记载的两汉至唐时期西域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地方要少得多,其地域范围也要小得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葡萄是一种怕碰撞、难存放、极易腐烂的果实,汉唐葡萄存至现在实属不易。二、尽管新疆地域辽阔,但现今新疆自治区仅是两汉至唐时期我国西域版图的一部分,且历年来考古发掘工作覆盖面很小,所获资料零散或只能集中在少数地点。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